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18世紀歐洲怎麼打仗:以鐵的紀律保障“排隊槍斃”

18世紀歐洲怎麼打仗:以鐵的紀律保障“排隊槍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隧發槍+刺刀徹底淘汰長矛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的大半個世紀裏,歐洲的線條戰術日趨成熟。騎兵的比例從原先佔軍隊將近一半下降到了1/4,步兵成爲戰場上的“王后”。步兵中,長矛兵的比例不斷下降,火槍手的比例在不斷上升。

這一時期,科學技術被越來越多的引入戰爭中,莫里茨和古斯塔夫都用輕便望遠鏡指揮戰鬥,軍事製圖學受到重視,盔甲逐漸消失,對士兵的制度化訓練和軍官的正規教育都開始出現。隨着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17世紀後期重商主義的出現,中央集權國家的軍隊在規模上都大幅度擴大,古斯塔夫國王時代,瑞典只有3萬多常備軍,其他國家軍隊人數略多一點,但到了17世紀末期,法國的路易十四已經有40萬軍隊,其中10萬人是野戰軍。此時,現代軍隊的基本要素都逐漸齊備——標準的軍服、正規化的軍銜,健全的規章制度和懲戒條例,專業的後勤和供給機構,武器的標準化、制式化。1675年,黎塞留主政時代的法國軍隊第一次頒佈了軍銜等級表,明確規定了各級軍銜的特權和晉升要求,授予軍銜時間的早晚確定指揮權的原則也得到了確立,各國紛紛仿效法國的軍銜制度,現代歐洲各國軍銜詞彙的詞源多出自法語,正是這一歷史的遺蹟。法國軍事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將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法軍造就爲歐洲最強大的軍隊。

火槍還在不斷改良,17世紀後期最重要的發明是燧發槍的出現。燧發槍以燧石撞擊鋼鐵產生的火花引燃火藥,比老式手工安裝引信再點燃火門要可靠得多。雖然火藥還會受潮,但擊發裝置受惡劣天氣影響的可能性大爲減小。燧發槍大幅度提高了射擊穩定性,同時子彈進一步變小,使用更加輕便,每磅子彈由12發增至16-24發,每名士兵通常攜帶25發。燧發槍的射擊成功率能達到80%,訓練有素的射手每分鐘能有效裝填、射擊兩次,火繩槍和滑膛槍被迅速淘汰。

18世紀歐洲怎麼打仗:以鐵的紀律保障“排隊槍斃”

燧發槍出現後,阻礙火槍手主宰步兵的最大戰術障礙,是面臨騎兵攻擊時,火槍手還需要長矛兵的護衛。17世紀後期,有人想到了解決辦法,發明出可以塞進槍筒的刺刀,這樣火槍手也能臨時客串長矛兵。但這麼幹就出現兩難式的選擇,騎兵逼近時,如果火槍手最後一次齊射沒能打退騎兵,就可能面臨不能及時裝上刺刀的風險;但是提前上刺刀,就放棄了火槍發揚火力的機會。直到17世紀90年代,在刺刀出現大約一代人以後,插座式刺刀的發明解決了這個難題。插座式刺刀據說由法國的沃邦元帥最先引入法軍,能固定在火槍頭部,既不妨礙火槍射擊,還能有效起到舊式長矛的作用,長矛兵徹底失去了在戰場上存在的必要,1700年以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戰場上,長矛兵這個古老兵種已經消失,歐洲軍隊普遍裝備了燧發槍。燧發槍比舊式火繩槍和滑膛槍都要複雜昂貴,每支槍必須按照標準尺寸精心製造,才能裝上制式的刺刀。

1703年,布朗·貝斯燧發槍出現,很快成爲此後近一個半世紀里歐洲大多數國家步兵的基本武器。這種槍口徑0.73英寸,在40碼距離上可以命中1平方英尺大小範圍內的目標,距離越遠,精度越差。18世紀末期,普魯士軍隊曾用裝備燧發槍的步兵進行過試驗,架起一面寬100英尺、高6英尺的帆布,作爲模擬敵軍的目標,然後一個步兵營在不同射程對其進行齊射。距離225碼時,命中率只有25%,150碼時提高到40%,75碼時命中率達到60%,每名有經驗的軍官都明白一個道理,交戰中開火距離越近,殺傷力才越大。很多線條戰術時代看起來彬彬有禮、極具紳士風度的“戰場佳話”,實則是這一基本戰術原則的體現。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1745年英法兩軍在豐特努瓦戰役中相遇,排列好隊形的法軍看到英國禁衛軍不斷接近後,指揮官大聲呼喚英軍指揮官查爾斯·海男爵,請求他們先開火。男爵極其謙恭地說:“不,先生,我們從來不會先開火,你們先請!”英軍繼續緩步向前,直到最後逼法軍子彈齊發。當法軍完成齊射正在裝填子彈時,英軍不顧同伴死傷繼續前進到距離法軍只有30步的距離,才停下腳步開槍,瞬間就打死打傷法軍19名軍官和600名士兵,剩下的人迅速崩潰了。

  腓特烈大帝與線條戰術的巔峯

18世紀線條戰術時代,步兵戰術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要找到一種適合使用燧發槍和刺刀的作戰形式,並解決隊形快速變換問題。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對軍隊編制體制和線條戰術進行了無人能比的改革。腓特烈的父親威廉國王,率先將傳統的步兵橫隊減爲3列,並排列得更緊密,還將早已在騎兵手槍中應用的鐵質推彈杆引入步兵,代替了傳統易折斷的木質推彈杆——線條戰術時代軍人們之所以必須直挺挺站立着承受敵軍子彈,就是因爲無論火繩槍還是燧發槍,必須從槍口裝彈,再用推彈杆將子彈推進槍膛,臥倒或以其他動作躲避的話,將無法裝彈。“以鐵代木”這個不起眼的發明,有效提高了裝彈速度,嚴格訓練的普魯士士兵每分鐘能發射5發子彈,大大快於歐洲其他國家平均2發的射速。

畫作,1741年4月,在莫爾維茨會戰中,普魯士步兵憑藉良好的素質扭轉戰局,擊敗奧地利軍隊 普魯士軍隊是通過強制服兵役招來的。普魯士由很多州組成,每州負責徵召一個團(步兵團有5000人,騎兵團有1800匹戰馬),並有能力爲這個團提供三次補充。每個男孩出生後,負責洗禮的地方牧師必須向當局報告並登記,男丁在18到40歲期間必須隨時聽從軍隊的徵調,免於當兵的只有獨生子、寡婦的兒子、手工業者、神學院學生或有一大家人需要供養的農夫。腓特烈對強徵來的士兵所組成軍隊的勇氣、忠誠或團隊精神不抱幻想,他認爲,單個士兵、獨立的小分隊或沒有軍官監督的部隊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嚴格的紀律和持續不斷的操練,才能把軍隊變爲具有統一思想和意志的工具,從而能使腓特烈大帝充分施展他的統帥藝術。

18世紀歐洲怎麼打仗:以鐵的紀律保障“排隊槍斃” 第2張

腓特烈繼承了自從古斯塔夫國王以來一系列軍事革命的成果,他對戰術最大的貢獻是對軍隊施行嚴格的紀律和操練。當時大多數歐洲軍隊都是按照每分鐘75步、每步75釐米的緩慢節奏訓練行進的。距敵100步時,三列步兵開始依次交替齊射、後退裝彈、再次齊射。由於減少了列數縮短了間距,普魯士軍隊的橫隊能很容易變換成行軍的縱隊,縱隊寬度恰好是普通道路的寬窄。

在開戰前,普軍以連爲單位的縱隊行進,到達戰場上再立定轉向或行進間轉向,隊列變爲射擊時的橫隊。閱兵場上不斷操練的隊列訓練和隊形變化,就是戰場上實際用到的戰術隊形和動作。戰場上任何人沒有命令不得做任何規定外的動作,即便取得勝利的部隊也必須保持隊形,而不能擅自追擊被擊潰的敵軍。否則,隊形散亂的軍隊無法保持火力,很容易陷入危境。1745年腓特烈大帝下令:“如果一名士兵在戰鬥中左顧右盼或擅自離開隊形,他身後的軍士就有權用刺刀將其當場擊殺。”這就是腓特烈強調刻板的紀律和不斷操練的原因。腓特烈大帝在1752年寫道:“除非在和平時期對每名士兵在戰時必須做到的事進行嚴格訓練,否則他們只是一些徒有其名而不知如何打仗的士兵。”

18世紀初,法國軍隊還是歐洲組織最完美的軍隊。到1740年腓特烈登基時,普魯士的人口在歐洲各國中只排第12位,常備軍卻有8萬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法國和奧地利,人口10倍於普魯士,但軍隊分別只有16萬和10萬。腓特烈將自己的軍隊錘鍊成線條戰術時代最精良的一支軍隊。到七年戰爭時,法軍在作戰中面對普魯士軍隊,再未贏得一次決定性勝利。1757年,普魯士軍隊在羅斯巴赫打敗了人數遠多於普軍的法軍,年底在洛伊騰再次以寡擊衆打敗奧地利軍隊,兩場勝利奠定了腓特烈在世界軍事史中的地位,並對當時整個歐洲軍界產生極大影響。各國開始對普魯士這個偏僻、貧窮且人口稀少的德意志小邦國刮目相看,紛紛仿效普魯士的做法,很多外國軍官雲集于波茨坦,學習普魯士的訓練模式和戰術,並回國應用於本國軍隊。

腓特烈把線條戰術發展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但是,他的繼承者卻沒有什麼雄才大略,看不出有何必要對腓特烈式的“精兵”加以改革。這注定了幾十年後,普魯士軍隊的桂冠在耶拿這個地方,被拿破崙踩得粉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