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用意,僅僅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嗎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用意,僅僅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內蒙古的河套地區,秦朝大將蒙恬率領以步兵爲主的秦軍,與兇狠的匈奴騎兵展開了一場殊死之戰,因爲秦剛剛統一天下,所以秦軍士氣正旺,一舉拿下了河套地區。匈奴殘部望風而逃,遠遁大漠。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用意,僅僅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嗎

然而勝利的秦軍得到的命令卻不是繼續攻佔漠北,而是轉攻爲守,三十萬大軍以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爲基礎,就地修築長城,從西北的臨洮一帶一直延伸到遼東,形成了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

那麼秦始皇爲何放棄進攻,而選擇修築長城呢?

事實上,任何一種軍事力量都是由其背後的社會結構所支撐的,在秦軍的背後是一個剛剛被整合起來的黃河流域鐵器時代初期的農耕文明,這就決定了秦軍乃至日後所有從中原發家的軍政集團都無法做到對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一系列草原遊牧勢力的徹底消滅。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用意,僅僅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嗎 第2張

地理學上講到:“長城走向與400毫米等降水線相重合”。這條線對於中國古代史而言,是最爲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與它能夠相提並論的可能唯有秦嶺淮河一線了。這條長城線,雖然對於我們現代工業文明而言並不是一個足以影響到社會結構分野的分界線,但它對於以成熟的農耕文明爲古代文明主體基石的古代史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這條長城線以北,就是古代農耕文明所無法存續的氣候環境,若想在這種環境下維持軍事存在,就必須付出遠超黃河長江腹地十倍百倍的成本來:農耕人口必須靠遷徙、降水稀少必須靠河流綠洲、寒冷環境只能產出遠低於中原的產量、服裝被褥的生產也需要靠黃河流域產出補給,若不是河套平原的連片陽坡河邊綠洲的存在,蒙恬戍邊壓根就不可能實現。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用意,僅僅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嗎 第3張

換言之,農耕文明在河套平原存在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戍守邊塞便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向陰山以北地區的掃蕩與征服就更是難上加難。從秦漢帝國的巔峯時期——漢武帝一朝不斷打擊匈奴,以至於後期國力虛耗到流民四起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滅匈奴”對於秦漢兩個帝國的成本是何其之大。而且,秦朝在空間上其實僅僅是以黃河流域作爲基本盤的政權,其對南方長江流域乃至關東地區的治理“熟度”遠遠不夠,而匈奴在此時雖然尚未完全控制塞外之地,但也是冒頓單于奪位並拳打四方之前,實力未必能夠小覷。從空間資源調集程度上講,剛剛經歷戰國時期兼併戰爭的黃河流域未必能夠負擔得起跨氣候帶的遠征作戰,並一舉挫敗剛剛成爲陰山霸主的匈奴。

更何況,秦軍的主體構成依舊是戰國步卒,並不具有在戰略機動性上能夠在漫漫草原抗衡並殲滅全民皆兵、全兵皆騎的匈奴主力之條件,在獲得優良馬種與天然馬場以前,在陰山與黃河之間建築邊塞堡壘(秦長城的基本形態),充分利用步卒的守城優勢,把一個個邊塞相呼應地連綴在河套平原上,並充分利用北方的各處山脈(從燕山到陰山)纔是秦王朝在前述自然地理環境下的最優選擇。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用意,僅僅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嗎 第4張

加之匈奴遠在蒙古高原,倘若秦軍出動,勢必使得補給線加長,不利於後勤的供給,對於戰爭的持續有很大影響,再加之六國滅亡後關東需要安撫,南方也需要加大投入,出於種種考慮,秦始皇於是沒有進攻匈奴,而且修築了長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