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漢朝的太子爲什麼會隨母姓 這和當時的制度和規定脫不了關係

漢朝的太子爲什麼會隨母姓 這和當時的制度和規定脫不了關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子隨母姓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漢朝時期,有些皇帝的兒子在被封爲太子時會被冠以母性,而不是父姓。原先還以爲皇帝這樣做是爲了以示區別,才把這些太子改成母姓,畢竟每位皇帝的兒子也都挺多。不過一般來說太子位只有一個,這總不會認錯人吧,爲什麼太子也要隨母姓呢?這就跟當時的制度還有規定離不開關係了。其實我國古代人名是個非常複雜而且講究的東西,不像現代人的“名”可以隨便取,也沒什麼太大的禁忌,那究竟漢朝對於取名方面的規定是怎樣的呢?

漢朝的太子爲什麼會隨母姓 這和當時的制度和規定脫不了關係

翻開漢朝時的典籍,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皇子和皇女經常被冠以其母親的姓氏。如漢景帝的兒子劉榮,在被封爲太子時,就被稱爲慄太子(他的母親是慄妃);漢武帝的太子劉據,他的母親是衛子夫,劉據稱爲衛太子;劉據的兒子劉進母親是史良娣,就被稱爲史皇孫;東漢時期漢獻帝劉協從小就被其祖母董太后撫養, 因此被稱爲董侯;漢少帝劉辯因爲被撫養於史道人家(人名,不是道士),被稱爲史侯。這些都是男性皇室成員的命名。

女性皇室成員的命名也和男性差不多,不過,顯得更加複雜一點,也變相的增加了我國姓氏來源的複雜性。比如漢景帝的姐姐劉嫖,她和漢景帝劉啓、樑王劉武是一奶同胞,母親是竇太后,劉嫖就被稱爲竇太主;漢初功臣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尚(娶)了平陽公主,就是後來嫁給衛青的那位,先嫁平陽侯曹壽,再嫁夏侯頗,後嫁衛青,可見漢朝時根本不限制寡婦再嫁。

漢朝的太子爲什麼會隨母姓 這和當時的制度和規定脫不了關係 第2張

不過,這位平陽公主並不如很多戲說中描述的那樣,是漢武帝同父同母的姐姐,而是一位不知名的孫姓嬪妃的女兒,所以,平陽公主在宮中是被稱爲孫公主的。而且,平陽也不是她的初封,而是陽信公主,因爲初嫁的是平陽侯曹壽,所以,又被稱爲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死後,繼承她封地的子孫就改姓爲孫,這就說明,衛青後代中有一支是姓孫的。從平陽公主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她隨母姓,她的兒子又隨她姓,這說明,在漢朝時,子女隨母姓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這種習俗在皇室都很常見,就無論普通民衆了。

漢朝的太子爲什麼會隨母姓 這和當時的制度和規定脫不了關係 第3張

母系社會究竟於何時進入父系社會,確實無法以斷代的方式來解釋清楚。不過,即使在名義上統治者是由男性擔當的王朝,也不能意味着就是父系社會。

就以商朝爲例,表面上看是父系社會,歷代商王皆由男性擔當,可是,女性在國家整體中發揮出的作用絕不比男性少。周朝推翻商紂王時,其中有一條罪狀就是紂王寵信婦人,其實,這就是欲加之罪!周朝是很清楚商朝的運轉體制的,也很清楚女人的在商朝的政治地位,因此,此一條罪狀根本就站不住腳。就連周朝其實也是這樣,在推翻商朝之後,也是要和姜氏結爲互爲姻親的血親,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漢朝的太子爲什麼會隨母姓 這和當時的制度和規定脫不了關係 第4張

與其說是女性在先秦三代乃至於漢朝時期的婦女地位高,還不如說統治者很在意“舅氏”勢力的存在。古時候,無論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鞏固統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聯姻,通過與有勢力的家族聯姻來爭取儘可能的支持,一旦有變,這些血親們就會毫不猶豫地予以支持,因爲,如果這些皇子們一旦成爲最高統治者,那麼,自己的家族自然就會受到優待,這種事跡在先秦時期比比皆是。

漢朝也是出於這種考慮,才繼承了這種習俗。被冠以外家姓氏的皇子只有在稱帝后或者就藩的時候,才能把外家(舅氏)的姓氏去掉,改爲劉姓,女性則終身不變。繼位的皇帝爲了依靠舅氏的輔佐,一般來說都要給予舅氏封侯(稱爲恩澤侯)或者大將軍的政治待遇。不過,這種制度經過實踐證明,已經嚴重落後於時代的前進步伐了。如果皇帝在繼位時年齡大好好說,如果是幼年登基,幾乎無一例外都出現了與皇帝政權的局面,翻看一部《漢書》,這種記載隨處可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