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長平之戰的失敗,到底應該怪誰?

長平之戰的失敗,到底應該怪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長平之戰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長平之戰,趙括率陣出戰秦軍,結果卻是四十萬趙軍被坑殺,成就白起殺神之名,自己也落得個“紙上談兵”的醜化形象,遺臭萬年。

長平之戰的失敗,到底應該怪誰?

不過,歷史一向是任人裝扮的小姑娘,越過那些流傳下來的刻板印象,我們用客觀角度看,長平之戰背景下,真實的趙括又是如何呢?

/鶴立雞羣的貴族子弟

說趙括,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趙奢。

馬服君趙奢,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在世時也是天下最頂尖的將領。他曾進攻齊國麥丘之地,大獲全勝,也曾主導過著名的閼與之戰,大勝秦軍。

趙奢爲國家立有大功,官拜上卿,享受副國級待遇,又被封世襲的爵位。

按說趙括作爲他的兒子,養尊處優、安享富貴足矣,沒有必要“妄言兵事”博取名利。

就好比廉頗、藺相如位列上卿,但是他們的子孫全都庸庸碌碌,寂寂無名,也是一種過活。

由此可見,趙括並不是紈絝子弟,他好學習,自幼熟讀兵書,立志做一個優秀職業軍人,爲國效力。

史記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這段話在後世往往被用來譏諷趙括,畢竟知子莫若父,連自己父親都不看好,也難怪趙括會在戰場上一敗塗地。

但且不論太史公這段話是否主觀意味過大,不看好也從不代表不欣賞或者完全否定。

能夠熟讀兵書,在用兵上駁倒久經戰陣的趙奢,可見趙括並非是死讀書,他是真切地以一個兵家的思維邏輯和父親探討用兵之道。

而事實上,在戰國那樣一個軍事教育未曾普及的時代,“熟讀兵書”也絕對是評判一個將軍優秀與否的核心指標。

這不僅要你地位顯赫,出身高貴,而且,你還要具備足夠的潛力和悟性,否則“兵書”這等傳家典籍可不是平庸的世家子弟能夠隨意觸碰的。

此外,正史未曾明確記載下,也有一些說法是趙括曾經參與過麥丘之戰和瘀與之戰,甚至麥丘之戰,趙括曾巧用攻心計策,一舉拿下麥丘。

按照趙奢的從軍經歷以及戰國的軍中風氣,當時正值青年的趙括的確有理由長期跟隨趙奢歷練。

所以趙奢只是覺得年輕的兒子暫時還難以擔當大任,卻絕對不曾否認趙括本身的才能。

畢竟,他雖然從來沒誇過兒子,但是無論是名將樂毅的推崇,還是趙王欽定的馬服子,抑或是長平之戰關頭,君臣的一致推舉都可以看出,趙括確實是一個很優秀的軍二代。

只是,這樣一個優秀的軍二代,爲什麼會留下如此“臭名昭著”的戰役呢?

/廉頗老矣,尚能丟鍋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對上黨郡的爭奪。

秦國經過苦戰,奪得韓國的野王,將韓國一分爲二。韓國無奈,將孤懸在外的上黨郡割讓給秦國。

上黨郡守馮亭,將上黨轉獻趙國,趙國接受上黨,引發了秦趙大戰,而大戰初期,與秦軍對壘的就是老將廉頗。

廉頗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武廟中的地位還在趙括之父馬服君趙奢之上,可以說,趙惠文王時期的廉頗,破齊伐魏,鮮有敗績,一時間風頭無二。

只是在上黨之戰下,廉頗率領以戰力強悍聞名的趙軍,在郡守動員當地力量全力配合情況下,居然屢戰屢敗,將整個上黨都打丟了,成了秦軍的供應基地。

這個過失,不可謂不大。

之後,廉頗又退守長平,與秦軍在長平丹河對岸形成相持態勢,閉門不戰,一晃就是三年。

《史記·趙括列傳》載:“故秦相應候行千金於趙爲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爲將耳,廉頗易與,且降耳。趙王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聞秦之間言,遂以括爲將,代廉頗。”

長平之戰的失敗,到底應該怪誰? 第2張

按照太史公的說法,趙王是不應該換廉頗的。

但令人疑惑的是,趙孝成王的確是中庸的君主,他的一干臣子卻是不乏有藺相如、樂毅、信陵君這般的大才,趙孝成王準備撤換廉頗,竟然得到了決策層的一致通過。

唯一提出不同意見的藺相如並非支持廉頗,只是同樣不看好趙括!

這說明廉頗的防守戰術也是錯誤的。

要知道,秦軍以60萬大軍進攻,趙國以45萬精銳防守,而趙軍的作戰能力天下聞名。防守一方一般佔很大優勢,所以軍力上趙軍並不吃虧。

但問題是秦國國民經濟實力雄厚,戰略物資儲備充足,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只是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綜合國力明顯處於劣勢,無法支持大規模的連年戰爭。

所以,廉頗的消耗戰對趙國來講絕非上策,這只是一種慢性死亡。

說好聽些,廉頗是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選擇穩妥行事,說難聽些,廉頗就是老而失志,開始變得惜名,他的防守策略只是一種不背鍋的軟弱行徑,實在誤國不淺。

面對秦國虎狼之志以及變法後的強大國力,只有主動進攻,纔是趙國唯一的選擇,而廉頗長達三年的耗戰,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爲後來的長平之戰降低勝算。

老了的廉頗,也爲盛名所累,其實難副啊。

/趙括的非戰之罪

其實無論趙國接不接受上黨郡,秦趙之間,也必有一戰。

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在胡服騎射後,兵力強大,秦國與其幾次交手都沒有佔到便宜,趙國已成爲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

所以傾全國之力與趙國進行一場戰略對決,已經是秦國必然的選擇。

在長平之戰前的幾次戰役,秦國已經對邯鄲已經形成三面包圍。

秦國一旦佔據上黨,就可以居高臨下,直撲邯鄲,其針對趙國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

而趙國對這場戰略對決,可以說沒有任何的防備。趙王接受上黨,完全是出於貪圖小利,所以戰爭早期,趙國才一敗再敗,完全陷入被動。

此外,秦趙大戰,某種程度上就是天下大勢的走向,秦國勝,則東出一統天下;趙國勝,則山東六國還能維持現狀。

因此在這場戰爭中,趙國和其餘五國是利益共同體,應該最大限度地爭取後者們的支持。

但是長平之戰,從頭到尾,都是趙國在孤軍作戰。其間趙國糧食耗盡,向齊國借糧,而齊國不許,這可以說是齊國目光短淺,但也說明了趙國外交的失敗。

加上長平之戰前,廉頗把雙方拖進了一場消耗戰,這場消耗戰其實對雙方都極爲不利,消耗到最後的結果,往往敗是慘敗,勝是慘勝。

所以對峙後期,趙國國內糧草已經耗盡,向國外借糧而未成,其臨陣換將選擇主動進攻是非迫不得已。

趙括被包圍後,在困境中堅守待援46天,整整46天,趙括沒有得到後方的任何有效支援。

長平之戰的失敗,到底應該怪誰? 第3張

看看秦國,經過認真籌劃後舉全國之力進攻趙國,正面和側面的、正當的和不正當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史記》雲:“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正是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民兵部隊,硬生生截斷了趙括與都城邯鄲的聯繫,使白起的野戰軍順利完成了對趙軍的“甕中捉鱉”。

再看趙國,由於對秦國滅趙的戰略野心認識不足,倉促應戰,丟失了晉西南戰略要地,以至於無險可守還消極避戰。

初戰不利,趙國統治集團即遣使赴秦試探求和的可能性,這簡直就是與虎謀皮,同時表現出聯盟抗秦的反覆猶豫。

而秦國在加緊進攻的同時厚待趙使,一來以慢趙國抵抗之心,二來做出秦趙和談的假象,使其餘五國舉棋不定而放棄援趙。

綜上所述,趙國高層在整個戰爭期間,重大戰略決策的全盤失誤,是長平大敗的根本原因,這一點,豈是某個將領所應該承擔的?

/兵種的較量

這場戰爭的另外一個背景就是雙方所使用軍種與兵器導致的巨大差距。

秦國軍隊主要以步兵構成,並配以強大標準化的弩機,用強大的戰陣和射擊來完成戰爭局勢的控制。

而趙國經過著名的趙武靈王的努力,通過長期與北方匈奴民族的對抗中,軍隊以輕騎兵爲主。

重裝步兵適合大規模集團方式作戰,用強大的火力、兵陣組合完成戰場實施,而騎兵部隊適合長途奔騎的移動方式作戰(這樣的水平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被運用到了極致)。

單純從戰爭效果上,其實無法簡單的比較這兩種軍事組成的實際效果,但是在長平戰場上,由於長期對峙形成的陣地戰局面,其實重裝步兵更加適合這樣的對峙局面。

而戰爭的結果也是按照這樣的軍事配置的形式來走:趙國率先進攻,秦國重兵包圍,並大規模使用弩機實施速射完成戰爭結果的達成(趙括就是被弩箭射死在陣中)。

當然也正因爲優勢不同,導致秦國雖然取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但是他們卻停止繼續向前進攻的步伐。

趙國雖然慘敗,但是由於北方尚有善於進攻的李牧率領的輕騎兵部隊,使得首都邯鄲暫時無憂。

這個局面也讓秦國也不得不停止進攻戰略,選擇更加適合重裝步兵採取的策略。

/被忽略的功績

一直以來長平之戰都被認定爲是秦國的完勝,但有幾個數字卻顯得很有趣。

《史記》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

自古以來,關於四十萬降卒這個數字是有爭議的,水分很大。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趙軍的戰鬥力不亞於秦軍,趙括分兵四路拼死突圍,對秦軍的殺傷力相當驚人。

白起曰:“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據此有人推測,秦國在長平之戰中陣亡人數不下三十萬人,兵力嚴重不足導致其不能趁勢進攻邯鄲。

史書記載趙國前後死亡四十五萬人,大多是在進攻過程中陣亡的。趙括死後,趙軍精銳喪失殆盡,已無力發動進攻,殘存的士卒纔不得不放下武器。

秦軍原本已傷亡慘重,對十數萬老弱傷殘的降兵根本沒有辦法處置,於是殘酷的殺戮開始了。

所以仔細一思量,長平之戰,秦軍60萬,而趙軍總共出動45萬,後來被廉頗的接連大敗損失了5萬,到趙括手裏是40萬。

雙方傷亡卻是秦國60萬人損失過半,也就是至少30萬。而趙括戰死後,按趙軍投降的人數,其實趙軍只戰死了不到20萬。

可不要忘了,戰爭後期,趙括大軍被斷糧,而趙括在固守中,嘗試了當時還沒有人使用過的,“孫臏十陣”中的“車城圓陣”,在斷糧的情況下固守46天,而大軍沒有生亂,這難道不是兵家史上的一個奇蹟。

紙上談兵,簡直是笑話!

即使將投降被殺的20萬人算上。絕糧46天強攻壁壘,而傷亡比例爲4:3,要知道攻守雙方的傷亡比例一般是1:2。

也正是因爲秦軍損失慘重,所以秦王纔在勸說下退兵,爲趙國贏得了喘息時間。

秦軍損失之嚴重,使得幾年來衆志成城的秦國廟堂竟然失去了繼續作戰的信心,此後數十年未能向山東六國大舉用兵。

縱然戰爭是一向是成王敗寇,不論是非功過,只爭勝負的贏家遊戲,但若是以此就將趙括貶的一文不值,是否有失公允?

臨危受命,身先士卒,以死殉國,一代軍事天才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就英年早逝,到頭來還要任由時人污衊,遺臭萬年。

相比之下,白起雖然在事後也被秦王賜死,但卻有“殺神”之名,流芳百世。

可見歷史,殘酷至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