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爲何還能在鄗代之戰大敗燕國?

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爲何還能在鄗代之戰大敗燕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於精,秦國退兵是有條件的,作爲代價,趙國必須割讓六個城池給秦國,此時趙王深知這樣的行爲不過是以身飼虎,於是聯絡魏國齊國楚國共同抵抗秦國,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士氣旺盛,自然不是摟草打兔子的燕國可以對抗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鄗代之戰是在長平之戰九年後纔開打的,當時趙國實力有所恢復,並非奄奄一息。或者換句話說,趙國打不贏秦國,打燕國還是綽綽有餘的。

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爲何還能在鄗代之戰大敗燕國?

首先燕國錯誤的判斷了形勢。長平之戰後趙國雖然國力軍力都遭受了嚴重損失,但以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保衛戰來看,趙國還是有些底蘊的。尤其邯鄲之戰後,趙國趁三國聯軍抗秦大勝之機奪回了太原郡這一戰略要地,又經過近十年的休養生息,趙國的國力已經得到部分恢復,此時大約是趙國中興的開始時期。以軍力而論,長平之後,廉頗又得到了重用,被委任爲相國主持軍政事務,再有趙國地緣位置比較尷尬,東秦,南魏,東齊,北匈奴,處在諸方強大勢力的包圍之中,趙國曆來便民風彪悍尚武成風,“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慄腹帶回的消息,極有可能只是表面現象。臨戰而不知彼,大忌也。

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爲何還能在鄗代之戰大敗燕國? 第2張

其次·戰國時期各國領土和人口是不斷變化的,這份資料應該是推斷出的各國在某一時間節點的人口和地盤,權威性上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完全能夠提供一些參考,燕國人口相比其他國家就是少。

關於燕趙實力的對比,蘇秦曾說:“燕地2000裏,兵甲數十萬,車600乘,騎6000匹,趙地2000餘里,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可見,燕國在騎兵數量上就不足趙國。

再者燕國統治者選擇的時機看似是在乘虛而入,實際上實在是在頂風作案,要知道,當時的趙國上下都因爲長平之戰而憋了一肚子的氣,所謂的哀兵必勝的典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對於這些個燕國軍隊乘虛而入的賊寇行爲,必然會激發趙國士兵的血性,給燕國的進攻事業帶來無窮的麻煩。帶來麻煩也就算了,還會讓燕國上下品嚐到原本是給秦國虎狼之師準備好的防範準備,要知道,趙國可是曾經可以和秦國虎狼四六開的大國,這樣的大國實力自然不能小覷,而且非要在人家憋了一肚子火,準備開大招的時候撞上去討便宜,不輸那是不現實的。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