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爲何不求救與其餘幾國呢?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爲何不求救與其餘幾國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方五國不救援趙國完全是因爲趙孝成王決策失誤,被秦國耍了一把,從而使趙國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以至於最後被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這裏說的決策失誤並非是指趙國接受馮亭獻上的上黨郡十七座城池,上黨對於秦趙的戰略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趙國做爲一個大國沒有理由不接受它,儘管接受它就意味着與強秦可能會有一戰。而且趙孝成王接下來做出的決策也是正確的,讓平原君趙勝去上黨接受土地,讓廉頗在長平駐守,迎接秦國可能會有的痛擊。

當然秦國確實出兵了,派出了左庶長王齕,王齕很快攻下上黨,然後進攻長平與廉頗對戰。初戰廉頗就打了敗仗,這對於趙國來說確實是個打擊,趙孝成王找來樓昌和虞卿召開緊急會議。接下來趙孝成王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直接導致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趙孝成王看到吃了敗仗,決定親赴現場與秦軍對決,樓昌則主張派人去秦國議和。

虞卿認爲盲目議和沒有用,因爲談判的主動權掌握在秦國手中,況且這次秦國進攻趙國是不遺餘力要攻破趙國。如果真想議和並取得勝利,就先派使者帶着重金去魏國、楚國活動,這樣秦國忌憚魏楚出兵,就會願意和趙國進行議和。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爲何不求救與其餘幾國呢?

但是趙孝成王並沒有接受虞卿的建議,直接派出鄭朱去秦國議和。秦國本來還害怕趙國合縱他國抗秦,看到趙國的議和使臣到了就放了心,並將該事件擴大化,當時,秦國初戰勝利,諸侯國都派出使者去秦國慶賀。秦昭襄王和范雎就隆重接待鄭朱,造成議和的假象。給各諸侯國傳達了一種秦趙和解的訊息,各國不再關心長平戰事,於是秦國再次進攻趙國,而趙國失去了合縱的機會。

秦國的數次進攻,廉頗基本沒有打過勝仗,最後不得不堅壁不出,想拖垮長線作戰的秦軍,卻不想拖垮了自己,原來趙國缺糧了,糧道又被秦軍所阻,而秦軍卻有充足的糧草儲備。所以趙孝成王着急了,一次次催着廉頗應戰,而廉頗卻不肯應戰。這個時候秦國的范雎使出反間計,無法冷靜思考的趙孝成王撤下了廉頗,換上了準備速戰速決的趙括。

而秦國同樣想快點結束戰爭,於是祕密換上白起爲將。其結果就是,趙括的軍隊被餓暈了,上了白起的當,趙括被殺,趙軍投降,而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爲何不求救與其餘幾國呢? 第2張

有人可能會說,東方五國不肯救援趙國是因爲:燕國是秦國的盟友,齊國記恨趙國,而韓魏楚則是忌憚秦國。

五國確實不想救趙,但這只是很小一部分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趙孝成王盲目議和,給五國造成了秦趙和解的假象,不敢盲目出兵。

倘若趙孝成王能夠派使者積極合縱,五國並非不肯出兵,畢竟脣亡齒寒,秦國攻下了趙國對東方五國都沒有好處。一年之後的邯鄲之難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長平之戰慘烈收場,震驚了東方六國,白起欲直接攻進邯鄲,好在趙國派出了蘇代去遊說范雎,給了趙國喘息的時間。

一年後,秦國復攻趙國,平原君積極尋找外援,最終魏國信陵君帶八萬之衆和楚國春申君十萬之師與平原君裏應外合打敗秦軍。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