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爲何還能打贏邯鄲之戰?

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爲何還能打贏邯鄲之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中後期,一場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大戰在趙國境內展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此次戰役以秦國的全面勝利而告終,而與之相對的戰國後期的另一霸主趙國在此次大戰中損失了四十五萬人,趙國有生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其一度有國家滅亡之風險。

從長平之戰之中的秦趙對決之中就能看到,彼時趙國軍事力量雖然是列國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但是和秦國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其中經濟上的差距更是一目瞭然,主場作戰之趙國竟然在糧食軍需問題上比之客場作戰的秦國遠遠不如,可見縱使趙武靈王進行了“胡服騎射”,卻終究未能改變趙國的頹勢。

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爲何還能打贏邯鄲之戰?

當時有少部分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兩國之間的差距,可卻還是未能挽回趙國的頹勢。然而筆者看來有趙國君臣自身也犯了兩點致命性錯誤導致長平之戰最終失敗:

對秦盲目的樂觀主義:長平之戰爆發前,秦趙之間爆發了一場閼與之戰,這一戰趙奢在極度不利的情況之下打贏了這場戰爭,可以說就是這一次勝利刺激了趙國,在他們看來能夠打贏一次就能夠打贏第二次。趙孝成王過於年輕:我們從之後趙孝成王能夠認真聽取虞卿的正確意見來看,趙孝成王並不是一個昏君,然而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在長平之戰之時,趙孝成王還是過於年輕了。他一方面知道外交關係的重要,積極拉攏列國共抗強秦,可是另一方面卻沒有清晰認識到秦趙之間的大戰已經不可避免,而他私下和秦國議和的舉動最終到賬成爲長平之戰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長平之戰”結束後,趙國的確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當此趙國危急之時,趙孝成王正確聽取了蘇代等人的意見,以割地的方式進一步挽回生死存亡的趙國,同時利用範睢和白起之間的矛盾迫使白起退兵,這樣一來趙國爭取到了一線生機。

此時趙國內部一個名叫虞卿的大臣對趙國割地發出了不同的見解:割地固然可以爲趙國爭取一線生機,可是一旦秦國實力有所恢復,那麼便會對趙國再一次形成泰山壓頂之勢,故與其如此倒不如將本該割讓給秦國的土地割讓給山東列國,讓他們和趙國站在同一戰線上共抗秦國。

趙國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再一次激怒了秦國的怒火,“長平之戰”一年之後,秦趙兩國重燃戰火。

與“長平之戰”不同的是,此次大戰之中有生力量損失殆盡的趙國竟然奇蹟般地抵擋住了秦國的連番進攻,那麼是什麼原因何以讓趙國能夠取得“邯鄲之戰”的勝利呢?

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趙國爲何還能打贏邯鄲之戰? 第2張

秦國內部的矛盾導致秦國失去了滅亡趙國的最佳時機

“長平之戰”結束後,武安君白起已經開始進一步圖謀滅趙了,其副將王齕、蒙驁等人都已經肅清了圍繞在邯鄲周邊的據點,可以說只要其一聲令下,那麼趙國絕對有覆滅之危險。

白起作爲“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其本身就對戰局有充分的認知,當時趙國內部的情況是這樣的:

舉國上下都未從長平之戰中的悲傷以及震驚之中恢復過來,此時趙國朝野瀰漫在了一股悲傷的情緒之中,可以說此時的趙國軍民無疑是行屍走肉,根本架不住白起的進攻。在有生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情況之下,趙國根本來不及重新構築防線,且此時邯鄲周邊的據點都已經被白起肅清了,可以說整個邯鄲就是赤裸裸地暴露在了白起的鐵蹄之下。可以說,此時的秦昭襄王如果能夠正確地聽取白起的意見的話,那麼很有可能趙國會提前幾十年滅亡。

然而此時秦國內部有一個人不願意是最不願意看到白起再一次立下不世之功的,這個人就是當時的秦國丞相範睢,而範睢和白起的矛盾在邯鄲之戰前則開始進一步激化:

本身白起是前任秦國丞相魏冉所舉薦的,史學之中有一種說法是“魏冉爲相,白起爲將”是秦國的最佳組合。然而由於範睢的介入,導致魏冉最終被秦昭襄王罷黜,這無疑是魏冉和白起矛盾的根源。“長平之戰”後,白起憑藉着此次勝利已經和範睢平起平坐了,而其一旦在“邯鄲之戰”之中取得勝利那麼無疑會壓範睢一頭,而這又是範睢本人不願意看到的。當趙國君臣挑撥白起和範睢之間的關係之時,精明如範睢難道會看不出來這是趙國君臣的“緩兵之計”嗎?恐怕不可能,然而就是這個赤裸裸的陽謀卻逼得範睢不得不往裏跳,很顯然在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面前範睢選擇了後者。

在秦昭襄王的詔令之下,白起不得不退兵,看着滅趙的“不世之功”就讓範睢給攪黃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則再一次激化,趙國君臣利用這個空檔趁機恢復自身的實力,這大半年時間固然不能改變秦強趙弱的絕對優勢,卻讓秦國失去了滅趙的最佳時機:

首先,趙國君臣利用這大半年的緩衝期成功的在趙國都城邯鄲周邊構起了防線,爲之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其次,在“長平之戰”結束之後的趙國舉國沉浸在悲痛之中,可以說都還未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然而就是這大半年時間的足以讓悲痛之情化爲力量抗擊秦國,“哀兵必勝”這詞用在彼時的趙國身上最爲合適。第三,大半年時間也足以讓趙國利用這段時間開始進一步拉攏盟友,彼時的趙國君臣清楚知道在如此絕境之下光靠趙國一國之力是守不住邯鄲的,因而這大半年的時間之內趙國奔走四方拉攏盟友。可以說正是由於秦國國內將相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秦國失去了攻滅趙國的有效時機,這一幕就如同長平之戰前的趙國:在攻與守的問題上爭論不休;而彼時秦國朝堂的矛盾也聚焦在了打與不打之間。可以說秦國白起和範睢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是秦國在“邯鄲之戰”中慘敗的最主要原因。

合縱破秦發揮了巨大作用

“長平之戰”的趙國的確是吃了外交上的虧,趙孝成王自身也清楚憑藉一己之力是難以抵抗秦國的,因而我們有看到他積極地向列國派出使臣換取糧食等以此來支撐趙國國內缺糧的局面。

然其畢竟太年輕,在向列國派出使臣的同時,私底下卻又和秦國議和,此舉無疑是讓秦國抓住了把柄,被其大肆宣揚之後列國最終只得作壁上觀。外加上秦趙兩國之間的對決無論是哪國勝利對周邊列國來說都是一個極爲不安定的因素,因而坐山觀虎鬥令其兩敗俱傷才符合當時山東列國的利益。

總之歸納來說,趙國在“長平之戰”時外交失敗的原因是以下:

趙孝成王太過於年輕,戰與和之間的搖擺不定讓秦國鑽了空子。列國心懷鬼胎,坐山觀虎鬥的心理讓列國無所作爲。然而在“邯鄲之戰”之時形勢已經急轉直下發生了變化:

之前兩超多強的時代已然變化爲“一超多強”,倘若任由秦國滅趙,秦國的實力將急速增長,那麼列國就盡皆爲魚肉了,爲了自身的安全考慮,列國則必須救趙。趙國將本該割讓給秦國的土地都已經給了列國,換句話來說此時之列國已經成爲了長平之戰前的趙國,不救趙那麼其一旦騰出手來,那麼列國就將承受秦國的怒火。而且更爲重要的是,秦國在征伐列國的過程當中製造了太多的敵人,“天下苦秦久矣”這句話並非是一句空話,數次“河西之戰”讓魏國跌下神壇,“鄢郢之戰”讓楚國的宗廟、都城毀於一旦,而這些都迫使列國在“邯鄲之戰”和趙國在同一條戰線之上。

我們也可以看到,縱使秦國在戰國末期成爲了頂級的巨無霸,可是面對“合縱”其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三個被秦國打的半殘的國家還是能夠對秦國造成重大傷亡,可見“合縱攻秦”在當時還是一條可以對抗強秦的辦法,而趙國君臣能夠聯合楚國、魏國對秦國進行“合縱攻秦”無疑也是其能夠勝利的原因之一。

“長平之戰”傷亡太大,尚未恢復元氣便爆發戰事

“長平之戰”雖然是以秦國的勝利而告終,然這場仗對於秦國來說同樣是驚險萬分,爲了支援“長平之戰”,秦國也將國內可用的有生力量全投入到了戰場之中才獲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

然而古語有云:“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長平之戰勝利的背後也讓秦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秦戰事結束後,白起欲對趙國進行進一步打擊之時,昭襄王爲什麼聽範睢而不聽白起的呢?一個原因固然是範睢其在背後挑唆導致秦國失去了滅趙的戰機;另一方原因也尤爲重要,即秦國在長平之戰之中的損失並不小,因而繼續進攻邯鄲無疑會加劇秦軍的傷亡,這就促成了秦昭襄王迫使白起退兵之緣由。

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之間僅僅相隔了大半年時間,在這一段真空期之內趙國可以拉攏外援、構築邯鄲周邊的防線,對於分秒必爭的趙國來說的確是極爲重要的緩衝期;然而此時的秦國在這一段時間內又能做什麼呢?

長平之戰耗空了趙國,卻也讓整個秦國元氣大傷,長平之戰爆發的幾年間,整個天下都在鬧饑荒,爲了支援長平前線,秦國國內的民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此時的秦國國內經濟也處於崩潰之中。長平之戰趙國戰死四十五萬,而秦國卻也折損將近二十餘萬兵馬,僅僅半年時間想要將折損的二十餘萬兵馬迅速恢復至戰前無疑是不可能的。所以秦國在經濟以及軍事力量都尚未恢復的情況之下便對已經構築了堅強邯鄲發起進一步攻擊無疑是不現實的,而這一點又和之前所說的秦國內部矛盾導致失去了最佳戰機相呼應。

邯鄲之戰無疑是“長平之戰”之後的最終結果,可以說秦趙兩國在兩次戰爭之中都沒有做到全勝:趙國損失了“胡服騎射”之後趙國所有的軍事力量,從而導致其最終元氣大傷直接導致了趙國的滅亡;而秦國在兩場戰鬥之中的傷亡也已經接近於彼時的趙國了,更重要的是之後的合縱破秦讓秦國多年的輝煌戰果一朝化爲烏有,秦國的統一大業不得不推遲了幾十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