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打敗燕國?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打敗燕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一年的時間又經歷了邯鄲之戰,在這兩場戰爭中,趙國元氣大傷,輕壯幾乎一空,趙國岌岌可危,但在這種時候,趙國仍然將圖謀不軌的燕國打的滿地找牙。

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長平之戰,邯鄲保衛戰之後九年左右,趙國發生了三件事情,後來影響深遠。

第一:趙孝成王任命名將廉頗做了相國,並封信平君,也就是說幼稚的趙孝成王,終於明白了廉頗的重要性,這是後期打敗燕國的關鍵。

第二:燕國派慄腹訪邯鄲,獻五百金做趙王的酒資,假意達成燕趙盟約,爲背後一刀做準備。

第三件:燕國背信棄義,派出兩路大軍合計約50萬人大舉攻擊趙國。

燕國爲什麼要攻打趙國?

戰國七雄之中,燕國一直是最弱小的那一批,常年和韓國爭倒數第一。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較尷尬,被齊國和趙國這兩大強國給堵在了薊遼一帶,還經常被欺負。雖然當年五國伐齊硬氣了一把,但也只是曇花一現,一直是弟弟。

燕國曾經有樂毅,也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樂毅幫弱小的燕國北起河北宣化,南至今天韓國首爾,達到歷史最大的疆域,可惜燕昭王死後,他的兒子燕惠王什麼也不懂,讓紙上談兵的騎劫代替樂毅,中了田氏代齊裏“田單”之計策,樂毅害怕被殺,逃亡趙國。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打敗燕國?

而齊國趁機收復了七十餘座城池,燕國的實力大減。

燕國攻打趙國,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進行的,當時燕國內部混亂,外無良將,全憑君臣在朝廷上一拍腦瓜,異想天開,說幹就幹。

樂間是樂毅的兒子,他試圖勸阻燕王,他說:

“現在攻伐趙國,是趁人之危,名不正則言不順,何況現在趙國軍民皆哀,哀兵必勝。”

燕王根本不聽他那一套,因爲他早就讓丞相慄腹去趙國,趁着趙王做壽送禮了——實則探聽虛實。慄腹回來後說,趙國沒人了,除了老人就是半大的孩子,廉頗老了,國內無良將,此時攻伐必然對燕國大有好處。

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樂間再三勸阻,說不行,燕王一意孤行於是從全國竭力蒐集了60萬軍隊,還有臨時組成的雜牌軍,湊夠了數目,給慄腹四十萬,給卿秦二十萬,兵分兩路,勢在必得。

燕趙實力大比拼

從實力上來講,無論何時趙國應該都是碾壓燕國的,趙國雖然不屬於中原國家,但還是有一部分地區挨着中原,經濟上較爲富庶,雖然比不上其他強國。

在經歷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成爲軍政國家,軍事實力明顯提升,成爲在戰國中後期唯一可以叫板秦國的國家。

反觀燕國,從戰國開啓以來就沒有什麼存在感,之所以稱爲戰國七雄,大概就是因爲燕國在戰國時期陪跑全程吧!

戰國七雄各有千秋,魏國前期稱霸,齊、楚中期稱霸,秦國中後期一直稱霸,趙國後期崛起,韓國也曾曇花一現,就是燕國始終沒有崛起。齊國曾兩次滅燕,可見燕國的實力。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地處荒涼,人煙稀少,雖然在土地面積上不是各國中最少的,但是人口絕對是最少的。一份數據來看:

秦國面積3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燕國面積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

趙國面積20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

齊國面積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韓國面積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楚國面積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魏國面積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戰國時期各國領土和人口是不斷變化的,這份資料應該是推斷出的各國在某一時間節點的人口和地盤,權威性上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完全能夠提供一些參考,燕國人口相比其他國家就是少。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打敗燕國? 第2張

關於燕趙實力的對比,蘇秦曾說:

“燕地2000裏,兵甲數十萬,車600乘,騎6000匹 ,趙地2000餘里,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可見,燕國在騎兵數量上就不足趙國。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爲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一、燕國沒有抓住好時機。

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上殺掉趙國45萬大軍,但是自身的損失也相當慘重。這使得他們不敢繼續發動進攻。同時,剛獲得的上黨也人心不穩。因此,秦國把軍隊撤回去,休養生息。這樣延續了整整一年的時候。

這一段時間,正該是燕國進攻趙國的好機會。可是他們並沒有在這時候發動最趙國的進攻。一年以後,秦軍重整旗鼓,重新發動對趙國的進攻,圍攻邯鄲一年之久。這時候,也正該是燕國進攻趙國的時候。可是燕國並沒有這樣做。

燕國真正進攻趙國,是在長平之戰近10年之後的公元前251年。都經過了10,年,那些在邯鄲之戰上都上過戰場的孩子,早就已經成長起來了,而且正是勇猛善戰的年紀,怎麼還說趙國的孩子沒長起來呢?

二、趙國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名將。

趙國雖然經歷了長平之戰,元氣大傷,軍隊的戰鬥能力大大減弱。但是因爲有廉頗、李牧、龐煖這樣的大將,因此,趙軍的戰鬥能力其實一直不弱。

當燕國在公元前251年第一次攻打趙國的時候,就是廉頗率軍和燕軍對抗。這一戰,廉頗打敗並斬殺慄腹,又一直打到燕國的都城,把燕國的都城包圍起來。最後還是燕王派使者求和,廉頗才取消了對燕國都城的包圍。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43年,由於廉頗遭猜忌被逼走,燕王認爲有利可圖,於是又一次進攻趙國。這時候,龐煖接過了趙軍統帥的重擔,打敗了燕國輕敵的劇辛。接着,李牧又參與夾攻燕軍,因此燕軍慘敗,前後損失了兩萬人,從此,再也沒有能力再和趙國對抗了。

三、趙國軍隊的精神強大。

趙軍無疑是戰國末期,除秦國以外,最爲強大堅韌的軍隊。雖然他們在長平之戰上敗給了秦軍,元氣大傷。但是,新的一代趙軍,在經歷了邯鄲之戰的磨礪後,雖然人數上比不過之前的趙軍,但是在精神力量上,絲毫不亞於之前的趙軍。

而正是因爲有這樣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們在長平之戰後,竟然出現了短暫的中興。他們不但兩次打敗燕國,還在廉頗的帶領下,奪取了魏國的繁陽。接着蒙驁率十萬大軍攻趙,趙國龐煖率軍抵抗。這一戰,趙軍打敗秦軍,射死蒙驁,斬殺秦軍三萬人。再接着,秦國的桓齮又率大軍攻打趙國。李牧率軍與秦國一戰,全殲秦軍十萬人。

趙軍連續兩次打敗秦軍,由此可見,趙軍有多麼強大的精神力量。

總結:戰爭開始前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意識就不足,燕國只是覺得趙國國中兵力不足,有機可乘,準備並不充分,趙國在經歷過邯鄲之戰後基本人人都經歷過戰火洗禮不能小瞧,燕國雖然有人看出問題,但無奈燕王不聽。到了真正面對趙軍的時候,慄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頗樂乘的對手,所以燕國纔會在趙國虛弱之時進攻卻仍然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