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後來還能崛起?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後來還能崛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趙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戰國時期秦國與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可以說徹底的動搖了趙國的國本,使得趙國元氣大傷。40萬的青年壯丁不論是放在當年的哪一個國家,這絕對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大數字。長平之戰之後,趙國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可戰之兵了,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趙國是最虛弱的時候。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後來還能崛起?

長平之戰以後,秦國會放任趙國發展二十年,等到二十歲以下的幼童成長爲可以參軍的將士嗎?自然是不可能的,趁勢追擊在所難免,畢竟秦軍的目的就是爲了滅亡趙國,而趙國卻能夠依靠大將廉頗守住邯鄲,以十萬老弱病殘守住都城邯鄲,甚至在之後夥同盟軍反擊秦軍,實現戰略上的反敗爲勝,其中又是靠着什麼?

不得不承認,趙國本身就是一個極其擅長戰爭的國家,若非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強大了不少,趙國軍隊怎麼說也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那一支,趙國因爲地處極北之地,接觸的都是北方的匈奴人,因此,趙國本身就經常跟匈奴人打交道,雖說匈奴也是一塊一塊的小勢力,但趙國能夠抵禦匈奴,這也說明了趙國民風剽悍,尚武之風盛行,這也是趙國抵禦秦軍的最根本基礎。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後來還能崛起? 第2張

其次,任用老將廉頗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長平之戰前,秦軍臨陣換了殺神白起指揮戰役,而趙軍卻換上了從未上陣指揮過的趙括指揮這場決定兩國氣運的戰役,趙括自信滿滿,認爲只要出兵,就可以擊敗秦軍,長驅直入,甚至滅亡秦國都不在話下,可是廉頗知道,趙軍對抗秦軍,面對白起,自己能勉強守住已經實屬不易,想要反攻可以說是癡人說夢。

因此,長平之戰全線潰敗,但邯鄲保衛戰的時候,老將廉頗又一次被趙王請了出來,廉頗善守,因此,邯鄲保衛戰在廉頗的指揮下,硬生生打了三年,秦軍最終再也耗不下去了。這種攻防戰,拼的就是雙方的綜合國力。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爲何後來還能崛起? 第3張

明確的說,趙國的綜合國力已經不行了,但這並不能說明趙國就任由秦軍宰割,畢竟,趙國這時候還曾經派兵進軍燕國等略爲弱小的國家,補充自己前線戰役上的損失,自家的不夠用,那就從其他國家搶來,而燕國等被趙國的偏師擊潰,這也說明趙軍的強大。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援軍的到來,秦滅六國,畢竟需要以一敵六,雖然秦國通過遠交近攻的政治策略爲自己滅亡六國提供了便利,但六國也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趙國滅亡以後下一個就是自己,因此,援軍的到來時遲早的事情。援軍到來以後,趙國反而發動了最後的精銳大舉反攻秦軍,殲敵無數,可以說又一次打出了趙軍該有的士氣。

但畢竟趙軍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四十萬壯丁可不是說來就來的,元氣大傷的趙軍,如果由李牧帶隊,繼續抵禦秦軍,或許還能夠緩過勁來,可惜趙國接連碰到了兩位昏君,一位搞走廉頗,一位搞死李牧,這也是趙國滅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