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長平之戰的爆發,平原君究竟該不該負責?

長平之戰的爆發,平原君究竟該不該負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平之戰的爆發,平原君究竟該不該負責?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戰國後期,秦國雖然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增,但是趙國由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等相關改革,因此趙國的國力也不容忽視。比如秦昭王就是趙武靈王派人護送擁立的,這裏且不管趙武靈王這種投機心理,我們單可以從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趙國當時軍事實力已經強大到敢於干涉秦國的內政上了。

秦國一直是以擴張領土、吞併諸侯爲既定國策的,所以趙國就成了秦國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當秦國經過數十年的激戰將號稱佔地最多的楚國打垮以後,那麼秦國的矛頭勢必要對準趙國,秦趙一戰在所難免。這一點,王立羣教授也已指出。

但是問題是,雖然孟子嚷嚷什麼“春秋無義戰”,但是自古至今戰爭的發動方都會給自己戰爭的發動找個藉口的,哪怕是像納粹德國那樣閃電戰,也會在開始執行閃電戰的同時給對方一封戰書。所以秦國雖然虎視眈眈做好與趙國決戰的準備,但是卻在一直找一個恰當的藉口。

正在此時,上黨事件爆發了。

上黨事件的爆發,使得趙國的朝野陷入一片爭吵之中,平原君力主接受上黨,趙孝成王心裏也支持平原君的建議,於是接受上黨的方針就被這樣定了下來。秦國聽說以後,也以此爲口實入侵趙國,秦趙雙方在長平激戰,最後趙國戰敗,損失四十萬大軍。

所以司馬遷在平原君的傳記裏批評平原君“貪馮亭之邪說”。

但是事實上,我覺得平原君接受上黨並沒有錯。

當年日本帝國主義爲了侵略中國,屢屢製造藉口、挑動事端,從“九一八事變”到“華北危急”,從“七七事變”到“八一三事變”,日軍爲了給自己的戰爭發動找個理由,一直在製造事端,然後挑起戰爭。對付這種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作爲,一味的後退是沒用的,最好的措施就是給他當頭一棒,讓他明白自己到底姓啥。

秦趙兩國的戰爭也正是如此,秦國進軍趙國已經是既定方針,只是在一直找一個恰當的藉口。平原君正是因爲看清楚了這一點,所以他才主張接受上黨,這樣既能在戰爭發動之前擴大一下自己的實力,還能把戰場轉移到韓趙邊界以免秦國對付完韓國以後大軍直接殺進趙國本土。當年蘇聯在得知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也是立刻與德國瓜分了波蘭,原因正是於此。

但是平原君雖然想到了這些,但是他卻沒有看見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趙國的人才問題以及趙國的經濟問題。

我們知道,戰爭在很大的一個程度上,是交戰的雙方在砸錢,誰的錢多誰獲勝的機率就大一些。尤其是戰爭陷入膠着狀態,經濟更是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大關鍵。

而秦趙兩國在經濟這方面,趙國顯然吃了很大的虧,因爲趙武靈王變法主要都集中在軍事上的改革,在經濟上趙國還是遠遠落後的。所以一旦戰爭陷入膠着狀態,局勢將會對趙國很是不利。

既然如此,可能有人會說,既然趙國的經濟實力不夠,爲什麼不想辦法速戰速決呢?

趙國當然想,可惜趙國此時在這方面的人才趙奢已經死了。從趙奢當年千里疾奔救閼與一戰,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人身上的卓越的軍事天賦(真不知道爲什麼他沒有入選戰國四名將)。此時在趙國,最有資歷與盛名的就是廉頗,可惜廉頗偏偏不是趙奢那樣的天才。

於是老成持重的廉頗走馬上任,在與秦軍初戰不利以後,便堅守不出。如此一來,廉頗雖然感覺長久下去,應該能夠逼迫秦軍退軍,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第一,即便秦軍退軍,戰爭的結果也是不分勝負;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旦陷入膠着戰,趙國的經濟肯定供應不上,長此下去,恐怕長平還沒丟,趙國這家公司已經先破產了。

所以趙孝成王臨陣換將是理所當然之事,趙括的走馬上任雖然是個悲劇,但是卻也是個註定要發生的悲劇!

於是長平之戰以趙國慘敗收尾。

於是平原君多年的賢明也毀於一旦,被司馬遷指着鼻子罵他貪心。

長平之戰的爆發,平原君究竟該不該負責?

但是長平慘敗到底該不該由平原君完全負責,想必我寫了這麼多,大家心裏也該有個數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