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孝陵中的明字爲什麼多一橫 這個明字爲什麼特意多家一橫

明孝陵中的明字爲什麼多一橫 這個明字爲什麼特意多家一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朱元璋墓碑多一橫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最近有人看到了這個明孝陵朱元璋的墓碑上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橫,那麼有的人要問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下面我們不妨就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看看到底是爲什麼吧,有感興趣的網友可以看看,別錯過!

明孝陵中的明字爲什麼多一橫 這個明字爲什麼特意多家一橫

如果到南京旅遊,明孝陵肯定是必須去的一個地方。作爲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馬秀英的合葬陵墓,它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被稱讚爲明清皇家第一陵。

在明孝陵中,有兩座非常著名的石碑,一座是屹立在四方城的功德碑,高8.78米,它是朱棣所修建,上書九個大字: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

另一座是屹立在朱元璋陵墓寶頂旁邊的墓碑,上面刻有七個大字:此山眀太祖之墓,其中“明” 字的“日”字旁裏面,多了一橫。

很多人自然會很好奇,爲什麼同樣的“明”字,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寫法呢?尤其是爲什麼要特意在明字中多加一橫呢?這裏面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很多好事者不免各種猜測。

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康熙爲防止大家繼續思念大明,就大興文字獄,嚴厲打擊使用“明”字的人,搞得百姓們只好將“明”字中特意多加一橫,以此來避諱“明”字。

這樣久而久之,“眀”也就代表着明,所以後人在重修這座墓碑時,也就採用了“眀”字。

明孝陵中的明字爲什麼多一橫 這個明字爲什麼特意多家一橫 第2張

客觀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當年李世民當皇帝后,爲避諱“世民”兩字,百姓們也是將“世”字改成“卅”,“民”字改成“戶”。現在很多唐朝文獻古蹟中都還存有這兩個字,所以康熙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康熙(又說乾隆)祭拜明孝陵時,故意這樣寫的,意思是諷刺大明朝“日月無光”。因爲,“明”字本身所代表的是日月,現在在日的中間再添上一行,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隔斷作用,讓日月從此都無光。換句話說,就是從風水上讓明朝再無復立之日。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根據歷史記載,康熙六次南巡,曾有五次親自前往明孝陵祭拜;還有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到明孝陵祭拜,並且二人在祭拜時,都是行三跪九叩之大參禮,可謂優渥有加,他們的目的就是爲收攏漢族百姓們的民心。

既然如此,康熙或乾隆搞出這麼一出“日月無光”的東西出來,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那他們還需要費盡心思來祭拜明孝陵,來給朱元璋三跪九叩麼?一方面不惜在明孝陵下跪來收攏人心,另一方面又各種貶低明朝,還特意搞出一個“陰險”的石碑,這是有病麼?他們究竟想幹嘛。

明孝陵中的明字爲什麼多一橫 這個明字爲什麼特意多家一橫 第3張

從這層意義上說,第二種說法明顯就是不成立的;至於第一種說法,其實也不太準確,因爲在康熙或乾隆年間留下的諸多文獻古蹟中,在提到明朝時,仍然都是用的“明”字,並沒有特意去加這一橫,所以所謂的文字獄避諱,也是值得推敲的。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多一筆的“眀”字,屬於“明”的異體字,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一樣,可以相互替代。對此,根據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看,“明”字最初的寫法是“朙”,其中“囧”是窗戶的形狀,象徵月光通過窗戶射入室內,達到照明的效果。

後來,漢字經過簡化之後,就有了“明”和“眀”這兩個字,都屬於是“朙”的簡化寫法。

明孝陵中的明字爲什麼多一橫 這個明字爲什麼特意多家一橫 第4張

只不過,“明”字更多用在日常生活中,而“眀”字則多用於書法之中,尤其是一些名家在寫書法時,都會特意選擇用“眀”字,因爲它寫起來更順手,也更有欣賞性。

比如,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還有由魏徵撰文、書法家歐陽詢書丹而成的楷書書法作品《九成宮醴泉銘》,也是將其中的明字便寫成了“眀”。還有成都諸葛武侯祠中的牌匾:明良千古,這其中的明字,也是多家了一橫。

甚至,我們在建國後,南京市政府所立的“明孝陵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其中的“明”字,也是選擇用的多一橫的“眀”。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人們在書寫“此山眀太祖之墓”時,選擇用“眀”字,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