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朱元璋陵墓經過600年的洗禮 陵墓爲什麼至今毫髮無損

朱元璋陵墓經過600年的洗禮 陵墓爲什麼至今毫髮無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朱元璋的陵墓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自古以來傳統的中國人民都講究“入土爲安”,像古代的達官貴人更是講究“厚葬”。那麼身爲天下之主的皇帝更是如此了,一般來說皇室陵墓裏都陪葬着許多金銀珠寶。尤其是皇帝的陵墓,更是幾近奢靡。

因此,在古代誕生了一類職業,那就是“摸金校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盜墓賊。有很多皇室陵墓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洗劫一空,但是也有意外,比如說朱元璋的陵墓在經過600多年的洗禮之後依然毫髮無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得益於明孝陵自身的構造,明孝陵的構造深刻體現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傑出的設計思想,我國古代對於北斗七星有着十分虔誠的崇拜態度,根據傳說認爲北斗星是“天帝”所居住的地方。於是在古代產生了“魂歸北斗”的思想。

朱元璋陵墓經過600年的洗禮 陵墓爲什麼至今毫髮無損

明孝陵的建造就吸收了這種思想,以北斗七星爲指標來佈局。周邊的羣山象徵古代的四隻“靈獸”。從起點開始到地宮所在的寶鼎,縱深達2600多米,沿途的走廊上雕刻着不同風格的建築物和石雕藝術品。還佈置有不同的機關。

和其他帝王陵墓不同的是,這座地宮除了墓室中的過道是石頭的以外,周邊也全是堅硬的石頭填充的。所以,如果以傳統的挖掘盜洞的模式來,盜取孝陵的話,可以說是非常消耗體力和時間了,加上過去的工具並不像現在這麼先進,因此,對於很多盜墓賊來說,這就相當於一個無法完成的工作。並且整個佈局並不是傳統的中軸線的方位,所以盜墓賊也很難找到比較薄弱的墓道來打盜洞。

朱元璋陵墓經過600年的洗禮 陵墓爲什麼至今毫髮無損 第2張

最令人稱讚的就是整個地宮上的封土層了,一般來說帝王陵墓的封土層以木炭、清膏泥爲主,但是孝陵的封土層卻是以沙土爲底,上面疊加鵝卵石,在鋪設夯土。這個設計可以說是很巧妙的,要知道鵝卵石這種材質極易坍塌,沙土也是極其鬆散的材質,這樣的構造導致盜墓賊在挖盜洞時極易造成塌陷,稍不留神就成了陪葬者。

朱元璋在生前早已佈置好了死後的各個事項,按照他的要求在他死後,有13支不同的出殯隊伍,從不同的方向擡棺而出,雖然明孝陵就修建在那兒,但是民間傳說卻說法不一。

並且,明孝陵修建在孫權陵墓的後方,朱元璋在知道以後,並不聽取大家的建議更換位置,反而留着孫權的墓葬替自己守靈,一般來說,當盜墓賊在盜墓時發現明孝陵極其堅固,不好挖掘時都會轉向旁邊的孫權墓,而不會考慮這個既難挖掘又危險重重的陵墓。

朱元璋陵墓經過600年的洗禮 陵墓爲什麼至今毫髮無損 第3張

其次,清朝對於孝陵的保護也是極其重要的,清朝統治者深知,漢族人極其看重宗教禮法,挖掘先帝的陵墓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極其重大的打擊。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清朝下令設立孝陵守陵太監,派專門的人來守護。之後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皇帝都相繼命人修繕孝陵。

正是由於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才讓明孝陵在經過6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之後依然屹立於世,才能讓我們看到明朝開國皇帝對於自己人生最後的交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