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秦國軍隊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進程中,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商鞅變法以來,除了桑丘之戰、閼與之戰、邯鄲之戰等少數戰役之外,秦軍很少在戰場上被直接擊敗,甚至於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秦軍也同樣有一戰之力。那麼,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爲何會如此的強悍呢?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制度保障:軍功制的推行,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開始全面推行“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此後“戰功”便成爲了秦國士兵和百姓的主要晉升渠道,凡是能夠想到的福利,在秦國都可以通過立戰功來得到。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2張

軍功制度下,士兵想要獲得爵位和待遇的提升,就必須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以敵人的頭顱來作爲自己晉升的資本。按照秦國的規定,普通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一名(即披甲士,一般是軍中的精銳前鋒),便可以晉升一級爵位。而每提升一級,士兵的俸祿、田地、宅地和僕人數量都會獲得全方位的提升。

此外,爵位的提升還會帶來其他的福利,例如級別較低的公士、上造、簪嫋等爵位,雖然地位高於普通人,但仍然需要服役。而到了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這幾等爵位,便可以免除“更卒”之役,即不再需要輪流服兵役,不過其他勞役仍然要服。而一旦達到五大夫(第九等)以上的高級爵位,便可以免除勞役。而從第七級公大夫以上的爵位,則均擁有食邑。此外,親屬犯罪和解除奴隸身份等,都可以通過軍功來換取。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3張

與此同時,就連士兵在軍營的飯菜,也都受爵位高低的影響,例如三級爵(簪嫋)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而兩級爵位的“上造”就只能吃粗米,至於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由此可見爵位對普通士兵的影響力。

而且,秦國的爵位制度完全擺脫了此前的世卿世祿制,即使是秦國宗室,也必須遵循這一標準,宗室之人未立軍功者便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擁有爵位。而如果父親戰死疆場,那麼他的功勞還可以記在兒子頭上,一人獲得軍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4張

更爲可怕的是,在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想要獲得地位和待遇的提升,只有耕戰兩條路可走,要麼拼命種地,要麼在戰場上悍不畏死,在這種制度的刺激之下,秦軍的戰鬥力如何能不強悍。此外,由於秦軍各級將領完全通過軍功晉升,這使得秦軍各級將領的平均能力,要高出其他國家不少,其他國家雖不乏名將,卻也難以扭轉局勢。

武器裝備:成熟的生產工藝,標準化的生產流程

如果說制度解決了軍隊的士氣問題,足以保證軍隊戰鬥力的下限,那麼武器裝備的優勢,無疑讓秦軍的戰鬥力更上了一個層次。而隨着考古學家對兵馬俑的發掘,則使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秦國軍隊在武器裝備方面的絕對優勢。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5張

戰國時期,鐵器已經開始逐漸出現在戰場上,但由於當時冶煉和製作工藝的落後,鐵製兵器的質量仍然無法保證。而秦軍則依舊配備着工藝已經相當成熟的青銅兵器,例如1974年考古人員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長度達到90多釐米的秦劍,秦人便通過加入合理含量的錫,使得秦劍不但較長,而且韌性和硬度都恰到好處,而這種比普通的劍足足長出了30釐米的秦劍,無疑讓秦國士兵在作戰格鬥時佔據了一定上風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6張

考古學家們還在兵馬俑坑中發現了大量秦軍使用的箭頭,這才發現秦軍使用的竟然是完全不同於其他各國的三棱箭頭,這種箭頭不僅三個弧面幾乎完全相等,箭頭底邊的平均誤差更是隻有正負0.83毫米。此外,秦軍的這種箭頭的弧度與現代的子彈極爲類似,極大減少了箭矢飛行阻力。經過測試,秦軍的這種箭頭不僅飛行穩定,精準度高,而且貫穿性極強。

而除了高超的工藝之外,秦軍在武器裝備方面的標準化製作,更是讓考古學家們大吃一驚。在兵馬俑出土的秦國兵器中,小到箭頭、大到戈戟,在那個幾乎純手工的年代,秦人竟然能夠將其製作的分毫不差,簡直如同一個模子中刻出來的一般。而這種標準化生產的背後,則是秦國推行的“物勒工名”制度,即每件兵器都會刻上製造者、檢驗者等各級人員的名字,從而方便後期追責。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7張

秦國工匠高超的生產工藝,再加上先進的標準化生產模式,不僅使得秦軍的武器裝備質量極高,甚至還大大提升了秦軍的裝備使用效率,例如秦弩上出現的扳機等可替換零部件,使得秦軍在秦弩壞掉之後不必重新制造,而可以通過零部件的替換來重新恢復使用。關於秦國在武器裝備方面的優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紀錄片《復活的軍團》。

戰爭潛力:以耕戰爲主的秦國,戰爭潛力極爲可怕

戰國時期列國伐交頻頻,商鞅變法的主要目的便是爲了富國強兵,改變秦國積貧積弱的局面,因而商鞅變法內容雖然繁多,但其核心思想卻僅有兩點,即“耕、戰”。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8張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只存在兩種合法職業,即農民和軍人;整個國家也只鼓勵兩種事業,即種地和參軍。這種情況下,用交糧的多少評定功勞,用人頭計算功勞,賞罰分明、公平公正,因此百姓拼命的種地,士兵悍不畏死的廝殺,只因爲這關乎到了自己和家庭命運。可以說,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已經完全變成了一臺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富有極強的侵略性和攻擊性。

《商君書·兵守》有“壯男爲一軍,壯女爲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爲一軍,此之謂三軍也”的記載,在那個全民都要接受軍事訓練的年代,秦國這種男女皆兵的動員模式,可以說已經將國家的戰爭潛力挖掘到了極限。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9張

此外,全面推行郡縣制的秦國,使得國家的權力高度集中,使國君的統治可以深入每郡、每縣,而完善的法律體系則能極大的確保政令執行力,完善的戶籍管理措施,則可以使國君精確的得知每個郡縣的人口、經濟等信息,從而迅速調集可調用的一切力量,例如長平之戰中,秦昭襄王便直接從河內郡徵發了十五歲以上的少年從軍,迅速組成援軍趕赴長平戰場,這種可怕的執行力,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10張

正是由於這種極限挖掘國家戰爭潛力的方式,使得很多人認爲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軍國主義特徵,而在那個戰爭頻發的年代,這種戰爭潛力的挖掘效果是極爲可怕的。

國力強橫:佔據兩大糧倉的秦國,國力非其他國家所能比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那個戰爭頻發的年代,國家國力的最直接體現,便是糧食產量,畢竟糧食產量決定了國家對戰爭的負擔能力,而佔據了兩大糧倉的秦國,國力自然不是其他國家能比的。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11張

最早的天府之國,指的便是秦國佔據的關中平原,《戰國策·秦策一》有載,“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此後,秦國又攻佔巴蜀之地,佔據川西平原,而這則是後來的天府之國。

此外,秦國還擁有其他諸國根本無法比擬的地利優勢,秦國本土乃是四塞之地,本就易守難攻,而歷經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的對外擴張,太行山防線也落入了秦國手中,導致趙國以西再也無險可守;秦武王時期攻佔宜陽,從而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此後秦國可北攻燕趙,東伐魏齊,南伐宛楚;而佔據巴蜀的秦國,又控制了長江上游,對楚國同樣形成了戰略優勢。

秦國的軍隊戰鬥力爲何如此強悍 該制度極大調動了軍隊戰鬥力 第12張

到秦始皇時期,秦國不僅國力強大,而且又佔據了絕對的地利優勢,而早已衰弱的山東六國,已經很難再抵禦秦國的進攻,甚至連龜縮防守都成爲了奢望 。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