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土豆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明清時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攏

古代土豆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明清時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土豆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中國東北、河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爲薯仔,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爲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帶被稱爲“土豆”。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聰明的印第安人把這種土豆與當地的其他野生植物雜交,結果種出了不同顏色的“怪”土豆:有白色、紅色、藍色、紫色等等。馬鈴薯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祕魯南部地區,與另一原產作物玉米合稱爲“並蒂開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

祕魯人對土豆的愛算得上是“刻骨銘心”。他們的祖先印加人認爲土豆有魔力,不但種土豆、吃土豆,還用洗乾淨的生土豆擦頭,據說可以緩解頭痛;還有人把土豆敷在斷骨上治療骨折;出遠門的人更是隨身帶上好幾個土豆,不光當乾糧,還是護身符--他們相信土豆可以讓他們免受風溼之苦。從2005年起,祕魯還通過立法設立“全國土豆日”,鞏固了土豆的“神聖”地位。

古代土豆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明清時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攏

祕魯人生性熱情,從吃土豆大餐上就能看出來。祕魯最出名的一道菜叫“巴恰曼卡”,土語裏的意思就是“大地上的鍋”。筆者見過這道菜的做法,果然是名副其實。首先要在地上挖個大坑,鋪上卵石燒熱,再放上土豆、肉和調料,蓋上樹葉、覆上泥土。大約過上兩三個小時,這道以大地爲鍋、帶着泥土氣息的大餐就製成了。再配上兩瓶自己釀製的傳統名酒奇恰酒,那味道真是美不勝言。難怪一些祕魯小夥常說:“寧看土豆,不瞧美女。

馬鈴薯是高產的農作物,在人類發展進程中,尤其是戰爭和饑饉年代,它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中國人食用馬鈴薯的歷史卻相對短暫,直至地理大發現、新航路開闢後,它才“西食東漸”,逐漸進入到中國人的食譜中。

古代土豆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明清時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攏 第2張

馬鈴薯營養豐富,它比大米、麪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爲“十全十美的食物”。馬鈴薯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其鉀含量豐富,幾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還具有瘦腿的功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野生的馬鈴薯毒性較高,茄鹼中毒會導致頭痛、腹瀉、抽搐,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

馬鈴薯何時從何地傳入中國,尚難確切斷定。根據陝西省興平縣縣誌的記載,16世紀時馬鈴薯已傳入中國。萬曆以後,馬鈴薯逐漸躋身宮廷美食的行列,但由於其品種上的特殊與罕見,僅有達官顯貴方能享用。

明代上林苑即使有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在篩選、培育馬鈴薯上有一定技術優勢,但它畢竟是服務於宮廷的機構,既不會大面積栽種馬鈴薯,更不可能將薯種和種植技藝傳入民間。所以,此時馬鈴薯雖已被引進中國,卻不過偶爾現身於富貴人家的餐桌上,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並無此等口福。

古代土豆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明清時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攏 第3張

明清之際,馬鈴薯的栽種技術不斷提升,產量亦不斷提高,是以開始突破貴族食物的藩籬,轉而向平常百姓的餐桌靠攏。特別是在清朝建立後,政府取締了明代皇室的蔬菜供應系統,皇室菜戶淪爲普通農民,各種作物的種子及培育方法也不再是機密了。於是,馬鈴薯也藉機走出大內,向北京周圍乃至全國各地大規模地傳播開來。

清代中葉後,中國人口驟增,人民對糧食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與糧食危機,人們開始尋求水稻、小麥等傳統作物的替代品,來自美洲大陸的馬鈴薯便被納入考慮的範圍。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馬鈴薯迎來了第一個種植高峯。

古代土豆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明清時期才向百姓餐桌靠攏 第4張

至道光年間,馬鈴薯進一步傳播到山西中部、北部,其後山西更發展爲中國馬鈴薯的主要產區。馬鈴薯的到來受到了山西人民的極大歡迎,當地人根據地域特色,親切地稱這種花白莖大的作物爲“山藥蛋”。當時馬鈴薯產量之高,竟已達年收數百石的地步。

在清代,馬鈴薯的做法是打磨成粉,與蕎、麥等主食一同烹煮。其後,經過不斷嘗試與努力,馬鈴薯的烹調方式已日臻純熟,既能糅合米麪做成點心小吃,又能切成絲、片、塊狀作爲主料或配菜,可謂千變萬化。歷經三百年的傳播,跨越明清兩個朝代,外來的馬鈴薯終於在中國落地生根。時至今日,馬鈴薯已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