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中國是什麼時候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在不同時期有着怎樣的發展

中國是什麼時候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在不同時期有着怎樣的發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綜述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爲三大經濟文化區:

1.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裏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有大地灣遺址、上山遺址,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等。

2.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爲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爲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有河姆渡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等。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物中發現水稻遺存,證明了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中國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3.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二。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陶器也不甚發達。

中國是什麼時候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在不同時期有着怎樣的發展

時期劃分

上述除第③區因考古工作不夠深入難以分期外,前兩區大致可分爲3期:

早期

以甘肅大地灣遺址最爲久遠(60000-4800年),早期距今13000~7000年前,可分爲前後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爲代表。加工石器出現簡單的磨製,能夠製作簡單燒成溫度較低的陶器。在南方,主要表現爲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主要以打製石器和細石器爲主,開始使用磨製石器。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發現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爲經過人工培育的水稻,學術界仍然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區。後段是距今約9000~7000年,主要以內蒙古赤峯興隆窪、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等磨製石器有了很大發展,陶器已成爲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種類較多,以紅陶爲主,陶色多不純正,陶質較粗疏。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獲得初步發展。

中期

中期距今約7500~5000年,可分爲前後兩期。河姆渡文化、龍虯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爲代表,後期以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爲代表。磨製石器種類豐富,製作精美,製陶技術顯著進步,出現慢輪修整口沿的技術,農業和畜牧業獲得高度發展,長江流域已進入到灌溉農業階段,而且豬已經成爲一種主要家畜。人口聚落不斷增多擴大,開始出現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規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會組織向心凝聚平等的特點。

中國是什麼時候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在不同時期有着怎樣的發展 第2張

晚期

晚期距今約5000~4000年,也叫銅石並用時期,以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山東日照兩城鎮、河南洛陽王灣、山西襄汾陶寺、甘肅臨兆馬家窯、湖北京山屈家嶺湖北天門石家河、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爲代表。製陶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陶器以灰、黑陶爲主,輪製法得到普及。屈家嶺文化以蛋殼彩陶尤爲典型 [7] 。石器磨製精緻,器型變小。良渚文化最大的特色爲玉器,如玉琮,玉鉞。農業和畜牧業高度發展,人口急劇增加,社會複雜度程度不斷提高,出現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築,有了階級、貧富分化,人類社會向國家文明時代邁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