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有着怎樣的居住習慣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有着怎樣的居住習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舊石器時代因爲年代太過久遠的原因,發現的遺址可謂寥寥。新石器時代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000一前2000年,此時人類生活的遺蹟逐漸增多,目前已發現的遺址大概有一千多處,幾乎遍佈於全國各地。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遺址看到當時人類生活的片斷,把它們串連起來,就形成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發展的軌跡。人類終於走出了原始的洞穴和巢居的居住形式,顯露出自己建造房屋的端倪。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有着怎樣的居住習慣

1.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民居遺址石黃河一直都被奉爲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奔騰的文化巨流中,翻涌着五千年的中國文明的波濤。當時的社會生產形態,已由原始的漁獵和民採集,逐漸走向了比較固定的農業耕作,並且出現了紡織、製陶等手工居業和一定的社會勞動分工.社會結構也由單純血緣組合與人數較少的原始人羣,發展到關係複雜與人口較多的民族部落。同時在民居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飛躍,人類終於走出了原始的洞穴和巢居的居住形式,顯露出自己建造房屋的端倪。羣居的聚落,出現了供生產與生活用的窯址、公共房屋、住所、謇穴和畜圈,供防禦的垣牆、濠溝,原始祭拜所需的祭壇、神廟和神像以及公共驀地等。 新石器時代文化早期遺址基本都集中在黃河流域,大致散佈在今日的甘肅東部、陝西西部、河南中部及河北南部一帶。主要有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遺址(公元前5505一前4900 年)、河北武安的磁山遺址(公元前5400--前5100 年)、甘肅秦安的大地灣遺址(公元前5200一前4800年) 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 聚落面積不是很大,一般爲1萬-2萬平方米,已經使用半地穴房屋,墓葬集中在聚落附近。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有着怎樣的居住習慣 第2張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典型來研究的話,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主要以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一前3000年) 爲典型。它首發於河南省港池縣韶村,分佈範圍很廣,西至青海,甘肅交界處,北抵長城沿線及黃河河套地區,東及河南東部,南達湖北西北。其中包括的遺址已超過1000處,陝西西安的半,臨的,河南鄭州的大河村、陝縣的廟底溝,山西石樓的貧溝等突出體現了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徵,在民居建築上,出現了一定的規模,佈局及多種建築類型。新石器時代晚遺,要以御部文化和龍山文化爲典型。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繼續,1923年在甘肅臨兆被發現,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等四個類型。主要分佈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河,大夏河及溼水流域一夢。大汶文化分佈範圍主要在山東境內,北人旅大地區,南達江蘇、繞北,西抵河南中部,東至山東半島,西北見之於黃河北岸,是龍山文化發展的淵源。而輝煌的龍下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1600年)最早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分佈在令山東全境、河南大部、陝西南部與山西西南一帶。隨着祖先們對建築的認識和技術的逐漸提高,這一時期在民居方面表現爲:一些聚落已擴大爲城市,相當多房屋的面積有所縮小。民居除半地穴外,還出現了地面房屋。建築的室內地面與牆面塗以白粉,個別建築的下面還使用了夯上技術。這種夯上技術的擴大使用,首先表現在城子崖的古城圍垣上。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有着怎樣的居住習慣 第3張

(1)早期裝李崗文化:半地穴式民居

裴李崗文化遺址於1977年在屬於中原的河南新鄭被發現,表李崗文化之所以成爲典型,主要原因在於裴李崗文化是目前已知的華北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其大約出現於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4900年之間,距今已有8000—7000年的歷史了。主要分佈在河南中部地帶,裴李崗出土文化爲代表,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段以後的文化面貌。遺址坐落在兩水匯合的三角地帶,既有大片土地可供耕作,四周又有羣山環抱利於防禦。依山、傍水、平川是先民們最主要的聚居環境選擇李崗遺址中有房基、窯穴、墓地等村落遺蹟,好像有一定的佈局,居住建築集中在遺址中部。籤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房基爲方形或圓形半地穴。在河南密縣莪溝遺址發現六座屬於裴李崗文化的半地穴式民居,形式上它們已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不同形狀,面積最大的有10多平方米;穴底地面上還鋪墊着一層26釐米厚的灰白色墊土,加工成光滑平整的硬土居住面;在靠穴壁處還均勻地分佈着幾個柱子洞,以支撐草棚屋頂;在地穴南部或西南部開設了斜坡形或臺階式的門道,以方便出入。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房屋多麼簡單,但對於那個時代的祖先們,這樣的房屋已經是用很先進的建築技術製造出來的了。

2007年,考古人員在河南省新鄭市唐戶村發現了面積超過30萬半方米的裝李崗文化時期聚落遺址,也是我國目前發現最大的一處裴李閱文化時期聚落遺址。清理出47座佈局具有明顯規律性的房址,房基均爲半地穴式,有橢圓形、圓形、圓角長方形和不規則形,按結構形式大放可分爲斜坡式門道單間式、階梯式門道單間式、斜坡式門道雙間式3種。這些居住基址可分爲4組相對獨立的單元,其中第4組目前已清理房址27座,它們分佈較有規律,從北向南大致可分爲3排。新發現了雙門道和階梯式門道的房址,房址兩側各有一個灰坑,形成一個獨立單位的佈局特徵。房屋結構的新變化及按照一定規律成排分佈的特點,說明第4組房屋在建造技術及佈局形態上更加成熟,是該聚落的核心區城。此外,居住基址內有一條排水系統,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懂得利用自然地勢來建造排水設施,反映了較爲先進的建築理念。

這些目前所知最早的半地穴式民居,展示了原始建築最基本的形式。遠看,它們都是坐落在河旁臺地或坡崗上的一座座圓形或方形窩棚。近瞧,窩棚開口處有一個斜坡或臺階式的小門道通向室內,室內是個半地穴。居住面比室外地面要低,平整光滑,是一層人工仔細加工的硬土面,比室外地面要乾淨整齊得多;爲了防潮,有的還經過火燒烤;居室裏面的中心還有一個圓形或方形的竈坑,似乎讓人看到這裏曾始熊熊燃燒過的竈火。室內光線較暗,但也能看清木棍搭成的屋頂上鋪墊民着樹枝或野草,外面還抹有草拌泥。 半地穴式民居的出現,代表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氏族先民們用智慧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偉大傑作。如今,我們用驚奇的目光瀏覽這些建築遺蹟的時候,那份由衷的讚歎之情依然溢於言表。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有着怎樣的居住習慣 第4張

(2) 中期仰韶文化:半坡半地穴式民居 西安之所以成爲華夏文明中一個最璀璨的文化中心是因爲它有着悠久的歷史積澱和耀人的古都輝煌,即便是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穴居時代,西安也不是個落後的地區。著名的半坡村文化遺址就位於西安向東方向6公里處,因從該村發掘出一個距今有五六千年的古村落遺址而被稱爲半坡村文化遺址,它屬於黃河流域很重要的一個文化遺址,於1952年被發現。據專家考證半坡文化遺址距今約5600-6700年,其村落遺址的總面積有5萬平方米左右,經過六次發掘,整個遺址略呈南北較長、東西較窄的不規則的橢圓形,房屋和窖穴、飼養家畜的圈欄集中分佈在村落的中心,約佔3萬平方米。遺址中發現了房屋遺蹟46座。房屋的形式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其建築結構有半穴居和地面木架建築兩類。有些房子有柱子支撐,牆壁是泥牆,牆面用草拌泥塗抹。房子大小有十幾、幾十平方米的,也有上百平方米的,每片居住區內都有這樣一座大型房屋,面積約120平方米,估計是民族首領的住所兼作氏族成員的聚會場所。大房屋的周圍分佈着小房屋,房屋形狀多爲圓形,少數爲方形或長方形,小房屋面積大小不等,小的十多平方米,大的幾十平方米。房屋的門道和居室之間均建有一個兩側由小牆圍起的方形門檻,居室中心有一個竈炕。用樹枝、草、泥搭建的屋頂,由幾根木柱支撐起。室內牆壁抹有草泥,有的還經火烘烤,十分牢固。這些小房屋一般作爲民族成員的住所。在房屋之間,夾雜分佈着窯穴,用於貯藏食物和工具。每片居住區內各有一座長方形家畜圈欄,飼養氏族公有的家畜。在居區外圍,還有一條環繞居住區的深5-6米、寬6-8米的大溝,起防衛作用。面觀祖先們居住過的地方,這些遺址中房基凹人地下50釐米左右,中央有1一2個柱洞,用於立柱,以支撐木骨架和草、泥覆蓋的房頂。緊貼坑壁外側,還有用樹幹、樹技和草泥築成的木骨泥牆,既用於屏藏、遮指,又起着承託屋頂的作用。因房屋牆壁借用了坑壁,故木骨泥牆不高。木骨泥牆的建築,表明原始建築技術的進步,也使人們居室的位置從地下向地表轉移,爲後來的地面建築奠定了基礎。

2008年,考古學家們在陝西省高陵縣楊官寨遺址發現了迄今爲止中國最早的窯洞式民居建築羣。屬於新石器時代半坡四期的文化遺存,距今約50年,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列爲2008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其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地處涇河左岸的一級階跑上,現存面積約80餘萬平方米。自2004年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面積達16485平方米。在發掘區南端發現了成排分佈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密。房址共17座。成排分佈在楊宮寨村附近涇河邊上一處斷崖邊,基本上是平面是“呂”字形的前後室結構,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後室則爲窯洞式,是迄今爲止中國最早的窯洞式建築羣。在房屋旁邊,還發現了陶窯和儲藏陶器的洞穴,裏面存有大量陶器、陶胚殘片和一些製陶工具。從半坡文化的兩處遺址來看,幾千年前祖先們的住房,代表着中國民居發展的一個雛形,其中的一些重要元素,直到現在還被人們應用它不僅反映了先民萌發的建築智慧,也以悠長的時光證明了其中存在的些科學的理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