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除了錦衣衛外 還有哪些特務機構

明朝除了錦衣衛外 還有哪些特務機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明朝錦衣衛,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錦衣衛和東廠是明代兩大特務機構,雖然它們惡名昭著卻被明代皇帝視爲心腹,也是維護政權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大清入關後,儘管在順治時期也有錦衣衛這個機構,但其性質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負責一些儀仗方面的事務。這倒不是說清代統治者不需要特務機構,而是不能再走明代的老路,需要有自己的創新。

明朝除了錦衣衛外 還有哪些特務機構

說起唐代的特務機構不良人,其主要指的是當時一個負責偵緝捕捉的官方機構。唐代的不良人雖然很少出現在正史記載之中,但是這一機構在唐代確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其勢力可以說是遍及唐朝的各個州縣)。

在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侄子的皇位後,朱棣的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是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持。此外,內閣權力逐漸增大,不斷與皇室爭權。爲了鞏固政權,朱棣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制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繫起來也比較方便。

後來雍正帝又給了他們一個額外任務,就是到城裏的大街小巷當中探聽一些消息,不管什麼消息,他都得知道。所以啊,“粘竿處”就是這麼來的,其實它還有一個另外的別稱,叫“血滴子”,這個大家很熟悉,經常會在影視劇和小說中出現過,但歷史上有沒有“血滴子”,這個就很難說了,或許有吧,又或許是人爲杜撰的。

明朝除了錦衣衛外 還有哪些特務機構 第2張

清朝覺得明朝的上行文書過於麻煩,而且看不到基層的真正奏摺意見,實行祕密奏摺制度。從開始,鼓勵官員給皇帝上祕密奏摺,勿需經過內閣等程序,而是直接與皇帝一對一交流。這樣一來,各級官員之間誰也不知道別人跟皇上說了些什麼。對於皇帝來說,這個制度使他能非常方便地瞭解各地各部官場及政治情況,根本用不着再成立專門的特務機構了。

順治皇帝雖然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但他在位期間,正是清朝由舊時的統治向新制度過度的重要階段,正是他較爲開明的政策才使得他們得以在關內站穩腳跟,並且國運悠長的重要原因。

而朱棣繼位以後,對特務機關更爲倚重。一來是因爲他得位不正,對原本的文臣武將心存疑慮;二來朱允炆下落不明,他擔心這個名正言順的皇帝會東山再起。所以,他辦了兩件大事,一件就是遷都北京,從原本朱允炆的圈子中跳脫出來,另一件就是不再依賴錦衣衛,而另設東廠。東廠的權力在宦官手中,便於他獨立掌握。此時錦衣衛雖然名義上和東廠並立,但實際上卻因爲和皇帝的親屬,成爲了附屬關係。

軍機處的設置有效的規避了明朝出現的宦官亂政問題。密摺制度則始於康熙晚年,在雍正時期得以完善,這既使皇權得以進一步強化,又使得官員之間互相告密,有效避免官員們串通一氣欺騙皇帝。

明朝除了錦衣衛外 還有哪些特務機構 第3張

而清朝的皇帝則不同,清朝建立之初實行還是部族政治,清朝皇帝有滿洲軍事貴族作爲自己天然的同盟軍,整個滿族作爲統治民族,佔據了清朝上層建築中的重要位置,把持了所有的重要權力,皇帝只是滿族的代表,清朝既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也是所有滿洲八旗貴族的,兩者是休慼與共的利益共同體。雖然隨着清朝皇權的不斷鞏固和加強,部族政治逐漸被封建皇權完全取代,但是,清朝皇室與滿洲貴族之間的同盟關係是不會改變的。

但是清朝不一樣了。沒有了內外庫之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時候,國庫成了皇帝的私人錢包,這是封建專制集權的最瘋狂體現。

朝廷的臣下幾乎都是滿族人,是一個即使有一部分漢人也不出臺灣的小角色。至少大清初期沒有這樣的事。也就是說,漢人不進入清朝的核心圈,一直在外面玩。上層核心小組的這些人理解自己的立場。只要讓當時的清朝安定下來,自己等人才就會有出路。結果這時的大清是空中樓閣,看上去像在上面,但毫無基礎,是個突破性。既然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立場,他們能死嗎?是做大臣和天子爭奪權力那樣的事嗎?只要他們這樣玩,天下的漢人就敢和他們一起玩,玩到最後什麼結果實在說不好了。而且,這些大臣們也很重視自己難得的特權。

這在明朝以及其他朝代身上都已經得到了驗證,可以說錦衣衛這種組織機構,對於維護統治有利有弊,就看統治者自己如何看待。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會有替自己打探消息的人,關鍵就在於這種人一旦擺到明面上來,就會干擾正常的司法程序。如果暗中使用,一來破壞力小了很多,二來能讓臣民安心接受。

明朝除了錦衣衛外 還有哪些特務機構 第4張

雍正的粘杆處實則和特務機構還是有區別的,他只有情報收集權,沒有任何行動和處置的權力,這點和明的廠衛系統不同。雍正死後,乾隆繼位,認爲大清已經是盛世,不能學明朝,用特務機構監控臣民,於是撤銷了粘杆處。

各地的督撫、提督、學政、駐防將軍,布政使、按察使、總兵等等,可以使用密摺直接向皇帝上奏。這個制度一方面可以讓皇帝直接瞭解一線地區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可以讓官員之間相互監督,相互約束,讓他們成爲皇帝的眼睛和耳朵。這和特務機構某種程度上有類似功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