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晚清時期搞了新政和預備立憲 最後爲什麼都失敗了

晚清時期搞了新政和預備立憲 最後爲什麼都失敗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清朝改革,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至少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行爲,所以推進改革的人必須要手握權力,擁有絕對的掌控力,或是得到擁有絕對權力的領袖的支持,改革纔有可能深入推進下去,否則改革多半會夭折。

所以,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之所以會失敗,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對上對下擁有絕對掌控力的人謹慎地推進改革。

不過,最開始其實還是有的,那就是慈禧。

晚清時期搞了新政和預備立憲 最後爲什麼都失敗了

慈禧這個人,肯定算不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因爲她對國家的發展缺少一個長遠的眼光。但她具備一個很可貴的思想,就是實用主義。只要不突破她的底線,她可以嘗試任何改革,哪個好使用哪個,絕不保守。最開始覺得西方的武器好用是吧,好啊,那就拿來用,所以纔有了洋務運動。後來又覺着西方的憲政不錯,那也拿來用,所以纔有了預備立憲。

慈禧把預備立憲期定爲9年,這裏固然有她的私心在。事實上,想讓慈禧這麼一箇舊時代的老人真正把國家視爲公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慈禧之所以立憲,也正是看中了載澤所說的立憲三大好處,也就是外患漸輕、內亂可弭、皇權永固。

晚清時期搞了新政和預備立憲 最後爲什麼都失敗了 第2張

但即便如此,這也需要清廷將本應屬於滿洲親貴的一些既得利益讓度出來,改革纔有進行下去的必要。而且,清廷還需提防漢族立憲派官僚利用改革擴張權力。所以,改革不能過於急促,9年的立憲期基本符合這一設定。除此之外,也必須要求改革的總設計師對上對下都要有絕對的掌控力,能夠有效應對利益各方對改革的反應。

這一切,在當時的清朝,只有慈禧能夠做到。

但是,慈禧在1908年的去世,導致清廷無法再推出另一個合適的人選去推進改革。載灃不具備整合各方利益的能力,更不具備絕對的掌控力,所以權力在他手中不再是指揮棒,而是法西斯。面對各方對於立憲的質疑,他不斷縮短立憲期限,卻又不敢放權給立憲派,死攥着滿洲親貴的利益,所以才弄出了臭名昭著的皇族內閣。

晚清時期搞了新政和預備立憲 最後爲什麼都失敗了 第3張

此外,就連慈禧都明白要與漢族地方勢力共天下,而載灃極力回收各省軍權和鐵路路權,這引來地方勢力的極大不滿,地方離心勢力人心思變,再也不願效忠清廷,此時的清朝才真正迎來了大廈將傾的時刻

當然了,這不能完全怪載灃,載灃不具備這個掌控力,而縱觀滿洲親貴,在慈禧死後,似乎也沒有比載灃更合適的人選,因爲其他人甚至還不如載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