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宋朝沈括,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對於沈括這個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都是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一書。在這本書中,詳細的記述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也正是因爲這本書,活字印刷書在宋朝被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因此,活字印刷曾經一度被稱爲"沈存中法"。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沈括其實是一個全面型人才,《宋史》中對於他的評價是"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在一生的仕途上失敗非常。在他死後,不僅沒有人爲他立碑著書,就連宋史也十分瞧不起他,並未爲他單獨立傳。那麼這個傳奇科學家經歷了怎樣的一生,爲什麼在死後只留下身後污名呢?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一、科學史上閃耀的明星

說起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沈括絕對當的起一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此間種種,無一不精。

1、天文

在宋代,當時的曆法乃是沿用唐代開元年間所創立的《大衍曆》。熙寧五年,沈括擔任司天監,主持推算曆法,他發現《大衍曆》到了當時已經不準確。於是他大膽提拔衛樸,編著了新的《奉元歷》。晚年時他又提出《十二氣歷》,可惜這種曆法被認爲不合祖制,有違祖法而被謾罵攻擊,沒有真正的投入使用。

除了改革曆法,在天文儀器的改進方面,沈括也功勞頗巨,改進了渾儀,改良了圭表,爲宋代天文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第2張

渾儀

2、地理

沈括在地理方面的研究,絕對是當驚世界殊。他利用化石的變化和地底沉積物的分佈,做出了華北平原是沖積平原的推論,這一結論在當今的地理研究中也被充分證明。此外沈括曾經耗費十二年的時間編繪了《天下州縣圖》,內容之詳盡,圖例之準確前所未有。包含了描繪全國的總圖和各個州縣的分圖,可惜,此圖最後毀於戰亂,未能流傳。

在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在沈括一生的科學成就中恐怕只能算得上十不足一。他在數學上提出了會圓術,在化學上發現了膽水鍊銅、石油制墨的技術,在醫學上留下了《良方》、《靈苑方》,還在《夢溪筆談》中留下了關於古代音階音律的理論心得。可謂是真正的全能科學家,中國古代科學史上熠熠生輝的一顆明星。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第3張

膽水鍊銅

二、實幹能臣

或許您會覺得,沈括之所以後來沒留下什麼好名聲,肯定是因爲他爲官不正。這您可就想錯了,沈括的一生就悲劇在這裏,他不僅是科學的巨人,在政績上同樣是個大寫的人。

1、錚錚鐵骨,文人保土

熙寧七年,遼國派遣使臣來宋,聲稱邊境領土存在爭議,要求重新劃定國界線。名爲談判,實爲侵吞大宋國土。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只不過是遼國的藉口,卻苦於找不到證據證明。此時的沈括一頭埋進了樞密院,經過一番考證,證實宋遼早年商議劃定的邊界距離今天所謂的爭議領土還有三十多裏,遼國的要求就是無理攪三分。因此沈括奉旨與遼國使臣談判,臨走之前留下了"臣以死任之"的錚錚誓言。

談判開始之後,沈括據理力爭,不退半步。遼國使臣威脅沈括,不要因爲彈丸之地兵亂再起。沈括卻硬核回覆,和平是我們所希望的,但是要打我們一定奉陪。雖然最終因爲神宗的怯懦,還是重新劃定了邊界線。但是沈括在民族大義面前以一介書生之身,擔起家國重責,錚錚鐵骨,不負蒼生。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第4張

2、統籌良謀,建功靈武

除了文能舌戰遼國使臣,在領兵統籌方面,沈括也不落下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靈武之役。

元豐三年,戰爭還在準備階段,沈括被緊急調往延州,出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經略使。延州位於陝北,作爲宋夏戰爭的主戰場。把陝西沿邊四路經略使中最重要的一個地理位置交給沈括,足以看出神宗對沈括的信任。沈括到任後也沒有辜負神宗的厚望,與經略副使種諤通力配合招兵買馬,屯糧備戰,爲這場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元豐四年戰爭開始,由於戰前準備充足,種諤帶領鄜延軍在無定河畔大勝西夏,殲敵萬人,是宋朝五路軍隊中戰功最爲輝煌的一路。

一年之後的元豐五年(1082年)春,神宗嘉獎沈括"本路出兵,守安疆界,應副邊事有勞"升任龍圖閣大學士。

三、性格缺陷

到此爲止,沈括這個天才科學家似乎挑不出什麼大錯來,文能舌戰遼國使臣,武能建功靈武之役。那麼沈括到底因爲什麼留下了身後污名呢?

1、開罪王安石

瞭解這一時期的人會發現,王安石對於沈括的態度可謂是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作爲改革派的中堅力量,王安石曾經一度對沈括推崇備。變法初期,他就舉薦沈括巡察兩浙農田水利在王安石的保舉下,沈括一路做到三司使的位置,掌管全國財政,是王安石一派的核心人物。

後來新政推行受阻,王安石罷相,在此期間,沈括對新政的實施提出了很多意見,認爲新政在很多地方存在缺陷。做爲改革派的核心力量,沈括此舉頗有忘恩負義的意味。更要命的是,偏偏在王安石下臺之後沈括才提出意見,因此無論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都認爲沈括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因此,王安石復相之後對沈括極其不滿,當面稱沈括爲小人,極力打壓沈括。

但是沈括的反覆無常真的是因爲他是個小人嗎?恐怕並不是。沈括此舉正是因爲他既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卻"不好意思"與親近的同事朋友"正面剛"。沈括在新政改革方面所提出的建議實際上都是切中時弊、嚴謹周詳的建議,選擇在王安石倒臺之後再提則是因爲不想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上司起正面衝突。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第5張

王安石劇照

2、葬送在妥協之下的仕途

沈括政治生涯的徹底完結就在他剛剛升任龍圖閣學士之後的半年。元豐五年(1082年),宋夏戰爭大聲的輝煌還縈繞在人們心頭的時候,卻傳來永樂城被西夏大軍攻破的噩耗。時任經略使的沈括也以"措置、應敵俱乖方"被問罪,沈括的政治生活徹底畫上了句號。這件事情的發生同樣要歸咎於沈括的性格懦弱。

靈武之役結束後,沈括和種諤建議朝廷在古烏延築城,抵抗西夏。神宗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派遣徐禧前往鄜延負責築城事宜。可是徐禧這個人狂妄自大,到了鄜延之後徹底推翻了沈括的建議,決定在永樂築城。永樂距離後方甚遠,一旦被切斷補給,必定孤立無援。沈括雖然知道此舉是昏頭之舉,但爲了避免與徐禧衝突,沈括選擇了妥協,讓徐禧決斷一切築城事務。

結果,永樂這座孤城在建立之時就註定了自己的命運,短短几個月就被攻陷。沈括也因爲自己的妥協結束了政治生涯。當然也在歷史上留下了居功自傲的名聲。

沈括在科學史上的成就那麼高 沈括死後爲何會留下污名 第6張

永樂城遺址

總而言之,沈括這一生,其實並不是真的人品有缺,但他身後的罵名也確實都是他自己掙來的。他懦弱的性格使得他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一旦遇到阻力就放棄立場。這樣的性格特點使得他既沒有處理好與同僚之間的關係還葬送了自己的仕途。

從沈括的身上,我們應該瞭解到,試圖用和稀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學會堅持自己的態度觀點,在遇到阻力時不要輕易妥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