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黃河鐵牛經歷1300年 依舊完好無損

黃河鐵牛經歷1300年 依舊完好無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黃河鐵牛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般來說,文物出土後都會經過精心的保護,或被放進博物館,或被收藏。可永濟市出土的唐代開元“黃河鐵人”,自出土後,就被露天放置在岸邊,並沒有採取什麼保護措施。

黃河鐵牛經歷1300年 依舊完好無損

1989年在距離永濟市15公里的山西古渡口——蒲津渡發掘出土了四尊鐵牛。這四尊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各重約30噸左右,加上底盤和鐵柱,每尊鐵牛可重達70噸。同時這四尊鐵牛,形態各異,牽着他們的鐵人也造型各不相同。“黃河鐵牛”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重量最重、歷史最早、工藝水平最高、造型最優美的鑄鐵鐵牛文物,在國內外都極爲罕見。

這四隻鐵牛是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下旨鑄造的。本來有八隻,放在黃河兩岸,架起了今山西到陝西的浮橋。元朝時,浮橋毀於戰火,只剩下岸兩邊的鐵牛。後來由於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牀淤積,河水西移,八隻鐵牛就被埋入歷史的長河中。

黃河鐵牛經歷1300年 依舊完好無損 第2張

1989年,“黃河鐵牛”終於發掘了出來,保護工作卻成了一項大難題。鐵質文物的保護至今依然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再加上實際施工中遇到的困難遠遠超出事先預計。所以用什麼樣的辦法保護這些“鐵牛”,讓專家也犯了難。

幾經爭論,有關部門選擇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護方案:就地提升,即:把鐵牛、鐵人、鐵柱等從原地提升12.2米,在地表以上恢復原貌,露天陳列;其它遺蹟如唐代、明代建造的部分石堤、臺階以及在鐵人周圍用石塊鋪設的地面也將在地面上復原,而原址將被回填埋沒。所以就形成今天看到的局面。

黃河鐵牛經歷1300年 依舊完好無損 第3張

雖然,距今1300年的“黃河鐵牛”就這樣擺在岸邊,沒有給予特殊的保護,但卻給了我們這些遊客近距離接觸文物的機會。彷彿這些鐵牛,還想當年一樣,佇立在黃河岸邊,保衛着一方百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