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崇禎皇帝當初爲何沒有南遷 如果南遷又是什麼結局

崇禎皇帝當初爲何沒有南遷 如果南遷又是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代崇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李自成進攻北京前,崇禎爲何沒有南遷?南遷會延續大明多少年?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時年33歲。三天後,他的屍體才被李自成的農民軍發現。

在他的衣袖上,赫然寫着:

朕自登基十七年, 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因失江山,無面目見祖宗,不敢終於正寢。

崇禎到死都把亡國的責任推到大臣身上,不敢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其實在和李自成的較量中,崇禎有多次翻盤的機會,都叫他錯過了。而南遷便是其一,很多當事人及後代人都扼腕嘆息:崇禎你爲何誓死不南遷呢?

崇禎皇帝當初爲何沒有南遷 如果南遷又是什麼結局

崇禎早就想過南遷

崇禎是個苦孩子,一輩子也沒過上順當日子。如果處在承平年代,他大概率能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但他自17歲入承大統,大明代就處在兩線作戰當中,把他攪得焦頭爛額,進退失措。

西北的農民軍如同打不死的小強,打散了再聚,打敗了就歸降,過幾天再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最終星火燎原。潼關一役,孫傳庭全軍覆沒,護衛北京最後一道屏障門戶大開。

李自成

而東北和後金的戰爭也以洪承疇兵敗鬆錦,明代退守山海關告一段落。

作爲國家根本的帝都北京四面楚歌,舉族“南遷”,成了挽救明代的最後一線生機。在這緊要關頭,有識之士紛紛獻計獻策,“南遷”呼聲鵲起。

其實在這之前,崇禎早就動過南遷的念頭。

據《明史.周後傳》記載:

後性嚴慎。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

這個“家”指的是大明留都南京,作爲崇禎信任和親近之人,周皇后的話不能不對崇禎產生影響。

李清的《三垣筆記》中也記有“上以邊寇交織,與周延儒議南遷,命毋泄”。周延儒是當時的內閣首輔,崇禎和他私下探討過南遷。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志在滅明。李明睿等奏請南遷 ,崇禎單獨 召見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 ,無從襄贊 ,故遲至今 。汝意與朕合 ,但外邊諸臣不從 ,奈何 !”

在李自成主力進入山西時,崇禎曾對南遷事宜加緊籌劃並作詳密佈置,如命左懋第往南京沿途察看水陸士兵舟馬之數,又密旨命天津巡撫祕密準備三百艘運糧船停泊在直沽口待命。

此後,朝廷又多次商議南遷之事,惋惜最終卻沒成行。

崇禎爲何不南遷

一、反對的力量太強大

和主張南遷的聲音相比,反對南遷的聲音更大。這裏面不僅有朝廷重臣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更有來自宮廷內部和宮廷關係密切的皇家宗室。

天啓帝張皇后聽聞崇禎和周延儒密議南遷後,曾憤怒質問道:“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

崇禎皇帝當初爲何沒有南遷 如果南遷又是什麼結局 第2張

太廟

張皇后雖是前皇后,但她在崇禎順利繼承兄長之位上出過大力,所以說話很有分量。

這些人的反對意見,崇禎不能不考慮。

二、死要面子活受罪

反對南遷的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動不動就搬出“祖宗”“宗廟”“社稷”“陵寢”來壓崇禎,而這些又都是崇禎不敢正視,回答不上的問題。

崇禎是個愛面子勝過生命的人,也就是老百姓講“死要面子活受罪”。他明明想着南遷,卻又怕揹負罵名,最後不得不慷慨激昂表態誓死不南遷,“夫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

三、性格多疑,當斷不斷

有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發現,崇禎由於早年不幸,加之長期處於不安和恐懼中,成爲一個典型的偏執型人格障礙者。

偏執型人格障礙者有如下症狀:無故懷疑他人,認爲他人要傷害自己,因此處於過分警惕與防衛之中。

崇禎在位17年,共輪換內閣大學士50人,這一數字達到宋代130年輪換的宰相人數, 並且下令處死 2人(明代共處死內閣大學士不過 4 人)。輪換兵部尚書14 人,處死 5 人。共誅總督 7人,巡撫11人。

從這些數字我們不難看出崇禎性格多疑,嚴苛狠辣。

由於崇禎皇帝擔心日後羣臣會以此來詆譭自己,讓自己落得一個放棄宗廟和首都的壞名聲。在朝堂上他始終不願表明態度。

雖然朝廷有不少反對南遷的聲音,但如果崇禎能“乾坤獨斷”,事情也好解決。他卻想把責任推給大臣,“將俟舉朝固請而後許”,但羣臣也爲名和利所累,導致他的願望落空。

當斷不斷,貽誤了南遷的時機。

四、誤判形勢,心存幻想

崇禎自從登基以來,京師曾數次被圍攻,每次都化險爲夷。他幻想這次和以前一樣,只要京城守軍多堅持幾天,各地勤王的部隊到了,自然會轉危爲安。

崇禎的判斷不能說全錯,吳三桂“勤王”的部隊,只要京師的守軍再堅持幾天,也就到了。他沒想到的是數萬京營守軍會不戰而降,李自成農民軍三月十八日下午攻破彰義門後,崇禎還指望李國幀派兵來救駕,太監告訴他,已經沒有救兵了。

五、帝王心態作崇

因舉族“南遷”通不過,李明睿等又提出了折中方案,奏請太子監國南京。兵部給事中光時亨懟道:“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爲?將欲爲唐肅宗靈武故事乎!”

崇禎不想做唐玄宗,大臣更是無言以對。

崇禎南遷會延續明代命脈多少年

南遷在中國歷史上是有成功先例的,西晉“永嘉南渡”和宋代“高宗南渡”都延續了王朝百年多的命脈。崇禎抑或說明代再不濟,延續個四五十年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明代和前朝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明代一直實行兩京制,作爲留都南京有一整套和北京對應的中央機構,作爲明代正統的崇禎一脈一旦南遷,可以迅速掌握形勢,這也是後來的南明小朝廷不能相比的。

崇禎皇帝當初爲何沒有南遷 如果南遷又是什麼結局 第3張

明代在北方的統治雖土崩瓦解,但它在南方的統治還很牢固。江南的土地和人口作爲後方基地也是明代十幾年戰爭中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京師在北方時,明代腹背受敵,兩線作戰。現在也算拋掉了包袱,全力據守長江防線即可。等南方鞏固,再伺機收復失地,未來可期。

具備如此優越條件,而南遷未成,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尾聲

三月十七日,大順軍已兵臨城下,這個時候崇禎竟然想到了南遷。他找駙馬鞏永固商議,鞏永固說“晚了,人心已去”。情急之中,他喬裝打扮想要混出京城竟沒有出去,不得已,返回萬壽山吊死了。

崇禎皇帝當初爲何沒有南遷 如果南遷又是什麼結局 第4張

那位極力反對崇禎南遷的光時亨很快就歸順了李自成,他後來給在南方的兒子寫信:“諸葛兄弟分事三國,伍員父子亦事兩朝,我已受恩大順,汝等仍當勉力讀書,以無負南朝科第”。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