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孫臏和龐涓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龐涓斷孫臏腿,孫臏用幾十年復仇,爲何師兄弟相殘成了戰國常態?

在波瀾壯闊的春秋戰國時代,涌現出來無數的名臣猛將,如戰國四大名將、吳起孫武等人,他們當中有一部分人原本是師出同門,到最後卻在戰場之時兵戈相向。

其中最典型的一對例子就是龐涓和孫臏之間的相互征伐,龐涓爲魏國大將,嫉妒孫臏的才能,用計斷孫臏之腿,孫臏忍辱負重,用幾十年佈局復仇,最終在馬陵之戰當中將龐涓殺死。

孫臏龐涓之間的故事,反映出的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常態現象—"同室操戈",爲何師兄師弟相殘,會成爲戰國常態?

一:妒忌賢能,陷害同門

孫臏和龐涓兩人在早年間一同拜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雖然說師出同門,但是兩人之間的性格差異極大,孫臏爲人謙虛謹慎,每日苦心學習鑽研,深得兵法真諦,且生性淳樸善良,因此深得老師鬼谷子的喜愛。

反觀龐涓學習之時愛耍小聰明,學得兵法皮毛就沾沾自喜,驕傲自大,老師鬼谷子因此便有意讓龐涓早早的下山出師,恰巧當時龐涓接受了魏惠王的聘請。

當上了魏國將軍,而孫臏則繼續在鬼谷子身邊學習鑽研兵法,出任魏國大將的龐涓一時間春風得意,風光兩無。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後來孫臏名聲鵲起,連魏惠王也聽說了他的名聲,便有意讓孫臏來魏國,同時龐涓和孫臏是師兄弟,便把要請孫臏來魏國的事交給龐涓,而龐涓對此深感不安。

因爲他了解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孫臏一來自己的地位必然會受到衝擊,甚至讓孫臏居於自己之上,但是爲了完成魏惠王的囑託,也不得不先假意邀請孫臏來魏國,孫臏欣然接受下來,但是來到魏國之後,在龐涓的運作之下,孫臏僅僅擔任了無名無權的客卿一職。

孫臏起初並不在意,而是耐心地做事,久而久之孫臏的才華就顯露出來,魏惠王對孫臏愈發的欣賞起立,這下龐涓就坐不住了,趕緊加緊了陷害孫臏的佈局。

龐涓先是假裝受孫臏表兄的委託,勸孫臏返齊,在騙到了孫臏的親筆回覆之上,又加以塗改,然後向魏惠王污衊孫臏私下暗通齊國的事情,孫臏百口莫辯,魏惠王則大怒,要處死孫臏,此時龐涓又假惺惺的站出來爲孫臏求情,最終孫臏被剜去了膝蓋骨,變成了一個殘廢。

此時的孫臏也慢慢地回過味來,發現是龐涓暗害自己,但是現在孫臏卻如同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只能裝瘋賣傻等待時機。

後來齊國的使節出使魏國,孫臏便找機會去會見齊使,齊使"以爲奇,竊載與之齊。"就這樣孫臏在齊國使節的幫助之下逃離了魏國,開始了復仇之路。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第2張

二:佈局復仇,龐涓身死

孫臏在到達齊國之後,得到了齊國大將田忌的欣賞,有一次大家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比賽前雙方各自下賭注,贏兩次以上的爲勝者,在此前的比賽當中田忌總是輸給齊威王,便向孫臏詢問有什麼方法能贏。

孫臏在瞭解情況之下,對田忌提起,只要您用下等馬對大王的上等馬,用中等馬對其下等馬,用上等馬對其中等馬,便可贏得比賽,田忌感覺十分的有道理。

在比賽正式到來的那一天,田忌採用了孫臏的方法,果不其然順利地贏得了比賽,經過這件事情之後,田忌愈發的信任皇和器重孫臏,同時也把齊威王也聽說了孫臏用計幫田忌奪勝的消息,十分的欣賞孫臏的才能,便任命其爲軍師,與田忌一起負責軍事。

孫臏在完成了復仇的第一步獲得齊王的欣賞之後,便開始謀劃第二步,當時的魏國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強國,而齊國有意與其爭霸,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公元354年,趙國經過魏國的盟友衛國,佔領了衛國的兩座城池,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魏國的不滿,魏國便派遣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不能抵擋,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此時,鄒忌反對救援。

而另一位大臣段幹朋則表示支持,並且建議齊威王不直接出兵邯鄲,而是一路攻打襄陵以疲憊魏軍,藉機消滅魏軍。齊威王便派遣田忌和孫臏兩人救援趙國。

當孫臏和田忌率領大軍到達齊魏兩國邊境地區之時,田忌想要馬上和魏國交戰,但是被孫臏給阻止了,孫臏認爲魏國長期的攻打趙國,主力部隊都在外面,而魏國國內留守了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因此孫臏建議田忌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直搗魏國首都大梁。

孫臏率軍先是南下佯攻魏國的平陵地區,假裝失敗,給龐涓造成一種齊國大軍無能的假象,後面又派遣輕裝部隊突襲大梁城,迫使龐涓率領大軍回援,龐涓果然中計,丟棄輜重,晝夜兼行趕回魏國而孫臏澤帶領大部隊埋伏在魏國大軍必經之路——桂陵。

等到龐涓率領疲憊的魏軍趕來之時,突然出擊,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魏軍因此大敗。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第3張

桂林之戰當中並沒有擊潰魏國大軍的主力,而齊國也沒有正式進攻魏國首都大梁,趙國的首都邯鄲依舊被魏國佔領,戰場的主要形勢並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三年之後,魏國再一次向周邊國家發起進攻,韓國不能抵抗魏國的進攻,於是乎向齊國求援,齊威王考慮到如果不救韓國,韓國極有可能會投靠韓國,這樣一來對齊國不利,因此齊威王和韓國祕密的簽訂協議,但也沒有立刻派兵救援,等到韓國接連戰敗之後,齊威王纔派遣田忌孫臏等人再一次出擊。

在這一次戰爭當中,孫臏再一次遇見了龐涓,孫臏採用了減竈計策,迷惑龐涓,龐涓果然中計,率領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國,行至馬陵之時,遭遇了齊家的埋伏,龐涓自知敗局已定,遂留下一句"遂成豎子之名",拔劍自刎。

馬陵之戰當中魏國主力大敗,齊國成爲了東方霸主,而孫臏也最終完成了自己的復仇。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第4張

三:兄弟相殘爲何成常態

孫臏龐涓相殘的例子並非個例,相後來的李斯韓非等都是如此。首先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原因就是禮崩樂壞帶來的惡果。

隨着分封制的瓦解,私有制的不斷興起,人的趨於利性被日益放大,更加重視個人的利益,而龐涓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爲了保住自己在魏國的身份地位,不擇手段,將師出同門的孫臏加以殘害。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思想原因正是"好利惡害"的這種人性論的大行其道所引發的。

孫臏和龐涓師兄弟手足相殘 爲什麼會成爲戰國常態 第5張

另外就是戰國軍功爵制度的刺激,新興的地主階級掌握了實權,養士風氣讓他們從中下層選拔人才,進一步打破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制度。

而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就是軍功爵制度,但軍功爵制度對所有人並不是平等的,有功者得之,所以才能激勵人們投入到戰場當中以增強自己的軍功。

但是也產生了一個負面的影響,例如士人之間的好大喜功、爭權奪利乃至是自相殘殺,都逃不過一個利字,具體到孫臏龐涓的例子當中來看。

龐涓大權在握之時,爲了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害怕有才能的孫臏通過軍功爵制後來居上,因此才選擇先下手爲強,殘害孫臏。綜上所述戰國時期師兄弟殘殺成爲常態現象的背後是社會制度、心理以及經濟的變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