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神祕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神祕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公元前210年7月,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帝國的君主——秦始皇嬴政死於沙丘平臺,但遺體直到九月才被安葬在早已營建的陵墓中。這個陵墓是個極其龐大的工程,早在始皇即位之初,他便開始爲自己的奢華陵墓作準備了,但由於工程過於龐大,直到始皇“入住”時都沒有真正修好。據史料記載,這個龐大的陵墓前後耗時約36年,千百年來圍繞着秦陵地宮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  據《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曾遣30萬人盜掘皇陵。在挖掘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奇特的事,一隻金雁突然從墓中飛出,並一直朝南飛去。在數百年之後的三國時期,有人將一隻金雁給了一個叫張善的官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秦始皇陵。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神奇的傳說更是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神祕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網絡配圖

秦始皇陵位於今西安臨潼區城東5千米驪山北麓,背山面水,後有驪山相映襯,前有渭水相環繞,是難得的風水寶地。稱雄一世的始皇帝,在建造陵墓的時候也追求至高無上的皇權,皇陵在地面被建造成了一座微型的咸陽城,與當時的都城一樣,這裏也建有內外兩層城牆,內城面積爲1300米×578米,外城面積爲2173米×974米,雖然這些建築早已經被毀,但從現代考古確定的遺址也可以看出原先這裏肯定存在着規模宏大的建築羣。較之地面的宮殿,地下真正的陵寢才更爲恢弘神祕。

秦始皇陵工程的設計者不僅爲始皇帝精心挑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對陵園總體佈局的設計更是頗具匠心。始皇地宮頂部平坦,底部則像一個長方形,層層向上,封土夯築而成。封土北側有寢殿禮儀建築羣、飼官建築羣,封土外有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封土周圍及東、西、南、北側分佈着數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園封土、地宮、內外城垣形制及其禮儀建築和佈局都不同於先秦任何一座國君的陵園。這座帝陵陵寢規模更爲恢弘、設計更爲奇特,算是真正符合“千古一帝”的名號了。皇陵工程之大、耗時之長、損力之多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週迴五百餘”,即整個陵墓應該高達五十多丈(約115米),陵墓底部周長達2500米,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陵墓早沒有幾千年前那麼宏偉了。通過考古人員的測量發現,陵墓高度約有五十多米,底部周長也僅有兩千米左右,陵墓周圍還有很多陪葬的墓坑,大大小小共計四百餘座。如此龐大的陵墓工程的修建伴隨了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登上秦王寶座時,陵墓工程也隨之開始了。

在他統一天下之後,更從全國徵派了七十多萬人去修築陵墓,直至秦始皇臨死時這座規模宏大的皇陵還沒有竣工。秦二世繼位後,又接着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這樣,秦始皇陵的修建總共經歷了約36年。

20世紀60年代之前,所有關於秦始皇陵的推測只能停留在文獻記載與傳聞的基礎上。直到1974年3月29日,當下河大隊西楊村生產隊的幾位農民一頭驚醒了沉睡的兵馬俑時,便立刻震驚了世界。這一驚人的發現,也撩起了秦陵神祕面紗的一角。

當年無論是打井的農民,還是參與勘探試掘的考古人員,誰也想不到兵馬俑坑會有那麼大的規模。當一號俑坑全面勘探試掘不久,又在一號坑北側20米處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三號兵馬俑坑和一座甲字形大墓。單就兵馬俑陪葬坑而言,佔地就達到了20 000多平方米,有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及馬8 000餘件,青銅兵器數十萬件。這個規模宏大的陪葬坑不僅在中國,甚至在世界陵寢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後幾十年來秦始皇陵考古發現接連不斷,專家們在陵寢東側發現了百餘座馬廄陪葬坑,17座陪葬墓;在皇陵西側又發現了31座珍禽異獸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馬廄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在地宮西側的封土之下又發現了十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木車馬;隨後又在始皇陵北部發現了一座較大的動物陪葬坑,在東內外城垣之間發現了鎧甲坑、百戲俑坑……工匠們的精心設計,儼然是在安置一個理想的地下王國,這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引來了無數滿懷憧憬的人們。

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地宮及內部結構極爲複雜,迄今爲止憑藉我國現有的技術仍無法完整無缺地開啓。爲了完好保存這個稀世珍寶,國家一直沒有開啓秦始皇陵的計劃,並且派了武警部隊在周圍駐紮以確保陵墓安全。所以,至今我們仍對這個神祕的地宮不是完全清楚,它引發了人們的猜測與遐想。地宮究竟是什麼樣的結構?地宮內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寶?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地宮挖了多深?始皇帝的棺材是銅棺石槨,還是木棺木槨?始皇帝的屍骨是否完好無損……這一系列的懸念無不困擾着專家學者。其中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有以下幾個。

謎團一:地宮有多深

神祕莫測的秦陵地宮在司馬遷筆下僅留下極爲簡略的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專家們以此爲線索,努力尋找着能解開秦陵地宮之謎的種種蛛絲馬跡。

神祕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第2張

網絡配圖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 600平方米,應該算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了。但由於它深藏地下,我們根本無法瞭解它的真實構造。那麼它究竟有多深呢?司馬遷言曰“穿三泉”,這足以說明它的深度已經到了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了。神祕的地宮曾引起了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興趣。他利用現代高科技與陳明等三位科學家共同研究,推測出秦陵地宮深度爲500~1500米。現在看來這一推測近乎天方夜譚。

假定地宮挖至1000米,那麼它顯然已經超過了陵墓位置與渭河之間的落差,這樣的話不僅地宮中的積水難以排出,甚至還會有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祕的先河。同時,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的專家學者也對秦陵地宮深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據最新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爲26米,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出來的,可信度較高,但究竟地宮有多深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謎團二:地宮中有幾道門

推測出了地宮的深度,要想真正進入地宮,不得不瞭解的就是地宮到底有幾重門?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過電視直播目睹了考古學家探測金字塔內部空間的過程。當考古學家從第一道石門洞口將機器人放進去之後,想不到機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門。舉世矚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擱淺。金字塔地宮可能不只有兩道門。那麼,秦陵地宮當年建造了幾道墓門呢?

《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秦始皇皇陵竣工時的話語,“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從這段話中可以推斷出秦皇地宮大致有三道門。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而當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的時候,突然間“閉中羨,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裏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

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在“中羨”前用了個“閉”字,在“外羨門”前則用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閉合的,那麼內羨門又是怎樣的結構呢?想必只有在我們真正進入地宮的時候才能瞭解吧。

 謎團三:地宮中到底有幾條墓道?

在沒有真正進入地宮之前,人人都希望能儘快揭開秦陵地宮的神祕面紗,考古勘測也在不斷跟進,希望能讓世人對這座神祕的地宮有更多瞭解。秦始皇的陵墓中到底有幾條墓道也是人們想要了解的問題。

從商周到漢代,帝王的墓道通常爲四條,分別貫穿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是尊貴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普通官員和百姓的墓道爲一條或兩條。這個不可一世的始皇帝是否也像其他帝王一樣在自己的陵墓中設計了四條墓道呢?

神祕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第3張

網絡配圖

曾有媒體報道稱,考古人員用鑽探的方法在封土東邊發現了五條墓道,封土西邊、北邊也各找到一條。難道始皇地宮中存有七條墓道?

在2003年的一次考古探測中,我們找到了答案。2002年底秦始皇陵考古勘測工作正式啓動,在這次勘探中先進的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高光譜遙感考古技術首次在中國國內使用,經過勘探,考古隊隊長段清波爲我們揭開了這層神祕的面紗,但這次勘探的結果卻是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因爲勘探結果顯示,秦始皇陵除了東、西兩個方向各有一條墓道外,其餘的都是一些陪葬坑。

段清波還笑稱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他說:“意料之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秦始皇本來就是個怪人!”“秦始皇腦子裏在想些什麼誰也說不清楚”。這樣一個自稱爲“始皇”的人,13歲即位,21歲親政,在位期間所做的事情多超乎常人的想象:統一中國,統一貨幣,建造了近60平方公里的宏大陵墓和龐大的兵馬俑陪葬坑……驕橫跋扈、性情不定的他有着不同於常人的人生經歷,也有着不同於常人的思想,他陵墓中的祕密想必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猜測得到的。

 謎團四:地宮中的自動發射器?

2000多年過去了,歷史上有很多帝王陵墓被盜的事件,但秦始皇陵的地宮卻是一個傳奇,我們很少聽說秦始皇地下皇陵被盜的消息。究其原因,這跟該陵的複雜結構有關,也很有可能是陵墓中裝有隱密的機關,這些機關很可能是致命的,這也就讓那些惦記寶藏的盜墓賊們對其敬而遠之了。

《史記》是最早記載秦陵地宮中有機關的資料,司馬遷說道:“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由此可見,在地宮中安裝着一套能自動發射的連弩。連弩是一種很簡單的兵器,但奇特的地方就是它能夠自動發射,那麼它是怎麼做到的呢?要知道在秦代是不可能有感應器的,那隻能用一個理由來解釋,就是這些連弩是被一個個機關控制着的,只要人碰到了機關,連弩就會自動發射。

司馬遷生活的年代距秦朝不遠,想必他的記載應該是有根據的,如果真是如記載所說的,那麼這將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了。儘管秦代曾生產過能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應該是一套能自動發射的弓弩,只要外界物體碰到“機關”,弓就會自動發射。我們不知道記載是否屬實,想想2000多年前的秦代如果能生產出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那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謎團五:地宮中水銀的用途?

秦始皇陵中有沒有水銀曾經是個巨大的謎團,並困擾着我們,但現在,這個已經被解開了。

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明確指出過秦始皇陵存有大量的水銀,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是這樣記載的:“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同樣在班固的《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隨着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人們逐漸找到了足夠的證據證明秦始皇陵中的確存在着水銀。據考古人員對秦始皇陵封土的多次採樣測試,發現這裏的土質和正常的土壤有很大差別,秦始皇陵封土中的汞含量明顯高出普通土壤60倍,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而地質學專家也先後到過秦始皇陵進行土壤採樣。經過反覆測試,他們也發現秦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有明顯的“汞異常”現象,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由此證明史料的記載是可靠的,秦始皇陵中的確埋藏了大量的汞。

那麼爲什麼秦始皇要在地宮中注入大量水銀呢?從歷史上我們可以找尋到一些理由,第一個給出解釋的應該算是司馬遷吧,他在記載秦始皇陵中存在水銀的時候就介紹了這些水銀的用途:“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由此可見,秦始皇是希望在自己死後還能像個帝王一樣統治着整個國家,指點江山,他便命人用水銀造就出“江河大海”。北魏學者酈道元也陳述了自己的解釋,他認爲:“以水銀爲江河大海在於以水銀爲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他同意了司馬遷的觀點,只是還有所擴展,認爲秦始皇是想用水銀來仿造一個微型世界。如果水銀能造就一個“地理之勢”,那與之相輝映的“天文之勢”又將由什麼來造就呢?恐怕這個謎只有等到真正打開秦始皇陵的那一天才能揭曉吧!

 謎團六:地宮是不是座真空宮殿

陵墓主持者之一,丞相李斯曾就陵墓的設計向始皇帝報告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如果史料記載的這段話無誤的話,那麼皇陵地宮明顯有個外殼,而且在這個外殼籠罩下的地宮應該是處在一個封閉的真空空間裏。不然,怎麼會“叩之空空”?又怎麼會“燒之不燃”?按理這段話應該不會有假,畢竟李斯曾以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他對地宮的構造應該瞭如指掌,而且這段話還是他當面向秦始皇彙報的,又怎敢摻假呢。如果是真的,那麼秦始皇陵就必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的地宮。

神祕莫測的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多少寶藏? 第4張

網絡配圖

但目前考古勘探則表明,秦陵地宮是“豎穴式”結構。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會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根本不會存有空間。但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還是個謎。

謎團七:地宮中究竟有多少寶藏

一提到陵墓,普通人更爲關心的是這個陵墓中到底存有多少寶藏,始皇帝的陵墓中又會有多少寶藏?很多傳說都說始皇的陵墓中存在大量的寶物,人們對此也深信不疑。究竟這個寶藏的數量是多少?究竟始皇帝都爲自己準備了哪些價值連城的珍寶?這是人們千百年來一直想破解的謎。

最早記載說秦始皇陵中有大量寶藏的還是司馬遷,他用這樣的話誇張地寫道:“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顯然這個巨大的陵墓中肯定存有衆多寶物,其實秦始皇擁有大量的稀世珍寶是毫無疑問的。史料記載,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征戰和掠奪是一併進行的。秦軍每攻下一國,就把該國的稀世珍寶和美女擄走,存放在曾經的“阿房宮”中,從李斯的《諫逐客書》中對始皇搶來的珍寶可略知一二,當中有“崑山之玉”、“隨和之玉”、“明月之珠”、“太阿之劍”、“夜光之璧”等等。如此多的珍寶,始皇帝又怎會放過,當然成了他的陪葬品。因此司馬遷說始皇將奇珍異寶堆滿了墓室應該毫不誇張,而且早於司馬遷的大學者劉向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深切感嘆:“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

20世紀70年代以來,秦始皇陵園區陸續得以發掘,在一個個發掘坑中發現了大批陪葬品,秦始皇兵馬俑憑藉它的精巧和龐大的規模已經讓世人咂舌,而這僅僅是林園區的陪葬品,20世紀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又在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車馬造型之美,裝飾之精也是舉世罕見。之前,考古工作者還發掘出過一組木車馬,除車馬、御官俑爲木質外,其餘車馬飾件均爲金、銀、銅鑄造而成,而這些珍貴、精美的陪葬品也僅僅是地宮外側的。如此推算,那麼在地宮中的珍寶的數量和精美、珍貴程度應該是世人難以想象的。司馬遷在《史記》中明文記載的陪葬品就有“金雁”、“珠玉”、“翡翠”等,還有什麼稀世之寶誰也不清楚。很難想象,當我們打開地宮那道門之後會是怎樣一個宏大的場面。

以上的謎團只是秦陵地宮衆多謎團的冰山一角。但我們始終相信,隨着考古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秦陵地宮終有一天會將它的真相呈現在人們眼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