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秦始皇地宮藏萬噸水銀!佈局令人驚詫不已

秦始皇地宮藏萬噸水銀!佈局令人驚詫不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46年在陝西省臨潼區驪山腳下建立了一座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繼後的2000多年時間裏,秦始皇陵也引發了許多的謎團和猜想。通過對秦始皇陵進行的地下考古勘察,研究人員初步確定地宮的深度達到了30米,足足穿過了三層地下水,地宮的高度爲15米,相當於現在的4層樓建築。

在研究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封土中存在着嚴重的汞異常,有人推測地宮中的水銀可能多達幾噸甚至上百噸,而且更奇特是的秦始皇陵內水銀分佈探測圖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朝疆域圖有着驚人的相似! 

秦始皇地宮藏萬噸水銀!佈局令人驚詫不已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始皇在地宮中放置大量水銀究竟是想做什麼?這些水銀又從何處而來?傳說秦始皇死後躺在金棺裏,在水銀河上飄來飄去,並且遺體完好無損,用靈魂統治着一切,這是真的嗎?

在所有大型帝王陵墓中,秦始皇陵能夠在盜墓史獨善其身確實是一個奇蹟,這其中應是離不開水銀的功勞,這些水銀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祕密?

用來防腐防盜 水銀是一種有毒性的液態金屬,如果有人進入地宮,會吸入水銀所釋放出來的汞蒸氣而中毒。而且水銀能夠很好地隔熱,在地宮之內形成一個密閉的隔熱層,同時水銀具有殺菌作用。所以科學家普遍認爲秦始皇陵中的水銀是用來防腐防盜的。但是,在秦始皇以前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水銀有這些作用。

財富的象徵 在那個時候,人們爲了解決黃金不足的困難,發明了鍍金鍍銀,而水銀是鍍金鍍銀非常重要的一種材料。所以可以推測,在春秋時期,墓室裏面放水銀是一種財富的象徵。根據這個推測,考古專家認爲秦始皇在死後仍然希望繼續佔有天下的財富。

煉製長生藥 和貴族古墓不同的是,秦始皇陵的水銀量十分龐大,而且歷史學家在考察這段歷史的時候發現,水銀對於秦始皇而言,似乎有着更爲不尋常的意義。《史記》記載,秦始皇爲了能永遠統治天下迷上了長生藥和真人術。爲了達到修仙的目的,在煉丹方士盧生等人的鼓動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宮搬進咸陽地宮,足不出戶呆在裏面,一面批閱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許外人打擾。 

秦始皇地宮藏萬噸水銀!佈局令人驚詫不已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於是即使在設想他死後情形的時候,仍然希望能夠把權力和財富帶到另一個他只能想象的世界裏去,一樣地可以巡視九州。爲了尋求長生不死,秦始皇就需要煉丹。煉製長生不老的丹藥的時候,水銀的地位就一下子上升了,因爲水銀是煉製所有丹藥的一種最基本的材料。

這麼多的水銀從哪裏來 有學者對《史記》中“以水銀爲江河大海,相機灌輸”的話深信不疑,於是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宮深處,存在着13000多噸水銀,幾千年來它們還在不斷地流動着”。可是,對這13000多噸水銀的來源,是難以解釋的。要在秦始皇陵地宮中灌進13000噸水銀,按照明清時期朝貢數量估算,得生產9萬多年才能滿足要求。

從旬陽而來 在漢江和旬河的交匯處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太極圖,而旬陽縣便座落在這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旬陽縣神奇的自然景觀,同時也蘊藏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它是全國最大的汞銻礦產基地。

到了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旬陽正處在秦、楚兩國的交界地帶,雖說位於山區,陸路交通十分不便,不過險要的地理形勢、便利的水路運輸又讓這裏成爲了秦、楚兩國必爭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了楚國,終於佔領了着名的旬陽,也佔有了水銀的蘊藏地。於是今天人們可以遙想2000多年前的秦國人,就是在這寬闊的漢江水面上,爲衆多的船隻掛起了風帆,裝載着大量的汞礦石浩浩蕩蕩地從旬陽駛向了秦始皇陵。 

秦始皇地宮藏萬噸水銀!佈局令人驚詫不已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於巴郡 在當時重慶東南地區丹穴山有一個叫清的寡婦,她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而是當地最大的汞礦主。《史記》特別提到了清這個特殊的女人。她是一名生活在四川的寡婦,因爲她的家族掌握了丹穴山這個地方,世代靠着它,賺了很多錢。其中,丹穴山指的就是現在重慶市酉陽縣的銀嶺山,這裏自古以來就以盛產丹砂而着名。

丹砂一個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提煉水銀,東漢學者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在上古時代,丹砂這種紅色礦石的主產地很少,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兩地,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和廣西。故秦始皇地宮的大部分水銀可能就來自於巴郡這個地方。

據傳清很可能是巴巫家族的傳人,就是巫師羣體中最具權威的巫師。但在秦始皇看來,清不是一個簡單的巫師,也是一個掌握不死之術的巫山神女,所以秦始皇爲了實現永生的夢想,完全有理由爲清的丹砂經營提供一切必要條件和庇護,而作爲回報,清也完全可能爲秦始皇陵地宮提供大量的水銀和不死之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