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謎團:“紅印花”是進口商品報關用的一種憑據

歷史謎團:“紅印花”是進口商品報關用的一種憑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各大媒體都在報道,低迷了十多年的郵市突然暴漲。 但如今大多數人集郵只關注郵票本身,卻很少去探尋這些郵票背後的故事。其實,把集郵當作學問來做,不僅能讓我們搞清楚哪些是真正值得收藏、投資的好品種,探尋到有趣的故事,還有機會揭開一些歷史上的謎團。

中國郵史第一大懸案真相

中國最昂貴的郵票“紅印花”,只有那些在原票上加蓋了漢字的“紅印花”,纔是真正的郵票,可那些沒有加蓋漢字的原票,在100年前又是做什麼用的呢?明明是清朝的產物,爲什麼原票的票面上竟然全是洋文呢?這可是中國郵史上最著名的懸案。

歷史上,很多人一直以爲,“紅印花”原票是作爲印花稅票而被印製出來的,這從它的名字中似乎也能得到證明。但事實並非如此。

第一,當年主管清朝海關和郵政業務的英國人赫德確實向清政府提議過開徵印花稅,還在奏摺中寫道:“估計一年的稅額可達500萬銀元。”但實際上,“紅印花”原票的總髮行量只有65萬枚,每枚面值3分,總計才1.95萬銀元。這與奏摺中說的500萬相差也太大了。

歷史謎團:“紅印花”是進口商品報關用的一種憑據

第二,如果“紅印花”真的是印花稅票,那就要推廣到民間,被老百姓廣泛使用,可爲何票面上竟然沒有一個漢字?再說,當時的印花稅業務也不是海關的管轄範圍。如果真是印花稅票,那“紅印花”怎麼會一直鎖在上海海關的倉庫裏呢?集郵門戶網轉載,這些疑問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一位菲律賓華僑的一件稀世藏品的出現,才揭開了所有的謎團。

這位華僑展示的是100枚連張的整版票品,存世僅1版,名叫“棕印花”,與“紅印花”原票的圖案極爲相似,被稱爲“姊妹花”。上面的一段英文泄露了“棕印花”和“紅印花”的天機。大致意思是“該100枚票品,面值總計3元,貼於進口貨物報關簽單上使用”。

原來,“紅印花”原票並不是什麼印花稅票,而是進口商品報關時用的一種憑據。由於當時海關把持在洋人手裏,自然就沒必要在上面印上中文

就這樣,隨着一件郵界瑰寶浮出水面,被世人爭論了近百年的“紅印花”身世之謎,終於真相大白了。後來,清朝開辦國家郵政,“紅印花”被大量加蓋成正式的郵票,而現今僅存的原票數量只有區區53枚,單枚價值達80萬元,一枚四方聯更是達到300多萬的天價。

中國首枚郵票不是“大龍”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第一枚郵票叫“大龍”,1878年“老佛爺”當政時,發明了這個新鮮玩意兒。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實際上,“大龍”並不是中國第一枚郵票。

號稱“中華第一郵”的“大龍郵票”誕生於1878年,它是由清政府發行的第一套郵票。但早在大龍“出生”的13年前,清朝的土地上就已經出現了上面這種郵票,而它的發行者卻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國人。

鴉片戰爭後,上海、漢口、煙臺等一批大中城市相繼被迫開放爲通商口岸,即商埠。洋人們憑藉他們的特權,爭相在商埠設立各自的行政機構“工部局”,並下設“書信館”,負責郵件傳遞。顯然,這些“書信館”實際上就是殖民者在中國境內擅自開辦的地方郵局,而由外國殖民者發行的郵票就叫做“商埠郵票”,也叫“客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