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僞滿洲國政治體制:由日本次長主導的傀儡統治

僞滿洲國政治體制:由日本次長主導的傀儡統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體制

僞“滿洲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爲溥儀。1932年3月8日,溥儀就任僞“滿洲國”執政,“年號”爲”大同“。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僞“滿洲國”爲僞“大滿洲帝國”。溥儀爲“皇帝”,”年號“爲”康德“。

僞“滿洲國”的行政機構爲僞“國務院”,其首長爲“總理”。僞“國務院”下轄“外交部”、“民政部”、“財政部”、“司法部”、“實業部”、“交通部”、“文教部”、“軍政部”。“財政部”後改名“經濟部”,“軍政部”後改名“軍事部”,“實業部”後拆分爲“興農部”和“勤勞部”,又成立了“厚生部”等部門。各“部”長官爲“部長”,但是實權掌握在由日本人擔任的各“部”次官手中。由日本人擔任的“國務院總務廳”長官爲實際上的“總理”。“總務長官”由駒井德三擔任,繼任者爲星野直樹和武部六藏。各“部”的日本裔次官每週二舉行聚會,商討並決定“國家”政策和各種具體事務,被稱爲“火曜會”。

僞“滿洲國”的立法機關稱“立法院”,首任“立法院長”爲趙欣伯。實際上的立法權掌握在關東軍手中。僞滿洲國沒有成文憲法,而是由各項專門法律來替代憲法。諮詢機關稱“參議府”,其首長稱“議長”。首任“議長”由臧式毅擔任。僞滿洲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最高法院”。首任“最高法官”是林棨。“最高檢察廳長”爲李盤。宮廷機構爲“宮內廳”,僞長官爲熙洽。

僞滿洲國政治體制:由日本次長主導的傀儡統治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堅持“不抵抗”政策,前東北軍大部“奉命”不戰而撤至山海關以南,來不及撤退的前東北軍再次一分爲二:一部分有民族氣節者,同仇敵愾,奮起抗日,成了著名的東北義勇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分民族敗類則屈膝投降,認賊作父,充當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和打手。這些民族敗類及其所率部隊成爲後來僞滿軍的骨幹力量。同時,他們還招降納叛,蒐羅了一些土匪武裝和社會流氓,充實到僞滿軍的隊伍裏,由日軍要員所組成的僞滿軍政部最高顧問所操縱,在關東軍的直接控制下,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附庸和幫兇。

  國務院

僞“滿洲國國務院”(日文:まんしゅうこくこくむいん),爲僞滿洲國的行政機關,也是僞“滿洲國”政治的最高機關。僞“國務院”在體制上是僞“國家元首”溥儀的直屬組織,但實際上僞“國務院”卻是日本關東軍主導,不少日本人在僞“國務院”中擔任各要職。

  政府機構

“國家元首” :”皇帝“(帝制移行前爲執政)

“皇帝直隸機關” :宮內府 - 尚書府 - 參議府 - 侍從武官處 - 軍事諮議院 - 祭祀府

“院”:國務院 - 法院 - 立法院 - 監察院

“國軍”:禁衛隊 - 江防艦隊 - 飛行隊 -興安軍-間島特設隊

“警察”:海上警察隊 - 保安局

其他“機關”:總務廳

外圍團體 :協和會


 1932年

1932年僞滿洲國建立時,僞“國務院“以僞“國務總理”爲首,以下各部組織長官則稱爲總長。僞滿洲國粉墨登場時的僞“國務院”首屆內閣如下:

“國務總理”:鄭孝胥(福建閩侯人)

“民政部”“總長”: 臧式毅(日本東京振武學校畢業生) “次長” :葆康(滿族)

“文教部”“總長” :鄭孝胥(福建閩候人) “次長”: 許汝棻(滿族)

“外交部”“總長”: 謝介石(臺灣人) “次長” :大橋忠一 (日本人)

“軍政部”“總長”: 馬占山(漢族) “次長”:王靜修(漢族)

“司法部”“總長”: 馮涵清(遼寧蓋平人) “次長”: 古田正武(日本人)

“財政部”“總長”: 熙洽(滿族) “次長” :孫其昌(奉天遼陽人)

“實業部”“總長”:張燕卿(張之洞之子) “次長” :高橋康順(日本人)

“交通部”“總長”:丁鑑修(遼寧蓋縣人) “次長‘ :平井出貞三 (日本人)

僞滿洲國政治體制:由日本次長主導的傀儡統治 第2張

然而“大同元年”的各部組織“長官”不過是虛設的臨時組織,實權則被日本人牢牢掌握。不久馬占山等長官舉起抗日的旗幟成爲東北抗日力量。 1934年,僞“滿洲國”改爲僞“滿洲帝國”,大部分官員由日本人和中國人擔任。

1934年(”康德“元年)

1934年溥儀”即位皇帝“,各役職名有稍做變更。

”國務總理“ → ”國務總理大臣“

“總長” → “大臣”

  1945年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僞滿洲國滅亡。僞滿洲國(終戰)時的“國務院內閣”如下:

“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遼寧檯安人)

“厚生部”大臣:金名世(滿族) 次長 :關屋悌藏(関屋悌一蔵,日本人)

“國民勤勞部”大臣:於鏡濤(吉林省長春市人) 次長: 半田敏治(日本人)

“文教部”“大臣”:盧元善(遼寧金州人) “次長” :前橋茂(日本人)

“外交部”“大臣”:阮振鐸(鐵嶺) “次長” :下村信貞(日本人)

“軍事部”“大臣”:邢士廉(滿族) “次長”: 真井鶴吉(日本人)

“司法部”“大臣” :閻傳絨(滿族) “次長” :辻朔郎(辻かいき郎,日本人)

“經濟部”“大臣”:於靜遠(遼寧遼陽人) “次長”: 青木實(青木実,日本人)

“興農部”“大臣”:黃富俊(遼寧瀋陽人) “次長”: 島崎庸一(日本人)

“交通部”“大臣”:谷次亭(滿族) “次長”:田倉八朗(日本人)

  帝位繼承

關於“帝位”繼承,在1937年的《絕密會見錄》裏,記載一份由溥儀與日本關東軍司令簽署,令人震驚的祕密“備忘錄”。按照備忘錄,如果溥儀確認不可能有男孩,經日本關東軍司令同意後,僞滿洲國的”皇位“繼承人將由日本天皇選定,溥儀要做的,是向“國”內外宣傳這一決定。

  日本殖民

爲達到使東北最終成爲日本人國土的侵略目標,日本以開發的名義展開“國策移民”活動,計劃20年內從日本向東北移民100萬戶、500萬日本人。1936年4月,日本關東軍在長春召開”移民“會議,制定《“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案》。截至1944年9月,居於東北各地的日本移民(包括開拓團民)共1,662,234人。在1945年後,大部分日本移民被遣返,見葫蘆島日僑大遣返。但另有日本遺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