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僞滿洲國簡介:日本所扶植的東三省傀儡政權

僞滿洲國簡介:日本所扶植的東三省傀儡政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僞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後,所扶植的一個傀儡僞政權。因國民政府和中共及國際社會對僞滿政權均不予承認,故被稱作“僞滿洲國”或“僞滿”。“首都”設於新京(今吉林長春),“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即旅大),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整個中國東北地區,淪爲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攛掇下,末代皇帝溥儀,從天津祕密潛逃至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僞滿洲國(日本語:まんしゅうこく) 。

“僞滿洲國”初期爲“共和”體制,不久後以溥儀爲“元首”,初期稱號爲“執政”,年號“大同”,溥儀後稱“皇帝”,年號“康德”。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發射的兩枚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突襲了駐守在僞滿洲國的關東軍和僞滿洲國軍,1945年日本戰敗;同年的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屬白山市)大栗子溝礦山株式會社技工培養所(日語:鉱山株式會社技術養成所,今白山臨江大栗子鎮僞滿皇帝溥儀行宮博物館)內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僞滿滅亡,之後包括溥儀在內的僞滿戰犯被蘇軍抓獲,並於1950年被移交給中共政府,接受改造。

僞滿洲國簡介:日本所扶植的東三省傀儡政權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整個東北地區,淪爲日本的殖民地。日本關東軍爲佔領中國東北而答應滿洲族請他們來幫助建立新國家的請求,而滿清的末代皇帝溥儀成爲了新國家元首最佳候選。而與此同時,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支持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天津順利到達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日本語:まんしゅうこく) 。

“僞滿洲國”地區的居民主要有漢族、滿族、蒙族、朝族、和族等。居民按民族區分,存在等級差異,規定當地的非日本平民禁止食用大米和白麪粉,一經發現,以“經濟犯”處理。而在“僞滿洲國”的日本移民大約有200萬,並未加入滿洲地區籍,仍然是日本國民。很多山東和河北的窮苦農民在“僞滿洲國”作勞工,大多未加入滿洲籍。 1940年,“僞滿洲國國務院”編纂的《康德7年度臨時國勢調查報告》對“僞滿洲國”人口進行了統計。截止1940年,“僞滿洲國”的總人口爲:43202880人(分中國系和日本系),其中中國系人口爲:40858473人,中國系統中的漢族人口爲:36870978人(漢族佔滿洲的中國系人口的90.2%,佔滿洲全部人口85.3%),其餘人口爲 滿(滿、漢八旗後裔)、蒙古、回等民族。日本系人口:2271495人,其中日本人:819614人,朝鮮人(因爲朝鮮被日本吞併,所以人口算在日本系)1450384人,臺灣漢人(臺灣被日本吞併,人口算在日本系內)1497人。另外還有第三國(3732人)以及無國籍的人口(69180人)。 “僞滿洲國”的官方應用語言包括滿語,漢語、日語。當時日本爲強化對東北人民進行殖民統治和達到分化中華民族的目的,把漢語稱作滿語。

由於漢族人口的比重最大,所以漢語是“僞滿洲國”的主要通用語。“僞滿洲國”面向民衆的出版物、告示、契約文本、廣播、電影主要使用漢語。滿洲的官方文件、詔書、國歌均有漢、日雙語版本,電臺也有雙語廣播,而滿洲的教學、科研讀物大多使用日語。“僞滿洲國”剛“建國”的時候,所有重要文告均只使用漢語,但越往後,日語的地位越高,使用面越廣,並被確定爲滿洲國的未來國語。 蒙古語的使用範圍只在蒙族分佈的東北西部地區,由於長期與漢族共同生活,蒙族也通用漢語,只在蒙族地區的部分告示、契約中使用漢、蒙雙語文本。朝鮮語的使用只在朝鮮族的內部,範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