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蘇軾有着怎樣的貶官人生?爲什麼蘇軾從不喪志?

蘇軾有着怎樣的貶官人生?爲什麼蘇軾從不喪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蘇軾的“貶官人生”,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蘇軾的命不好,主要是官運差。他一生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卻頻頻被貶,貶地十多處,從仕四十年,竟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時間是在貶地度過。

他二十一歲便和十九歲的弟隨父進京趕考,中同榜兩進士。他最得主考官歐陽修賞識,將他的應試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獻給宋仁宗。宋仁宗看後不禁擊節叫好,竟開金口預言,蘇軾有堪當大任之相才。

自古“君無戲言”,皇帝的金口一開,蘇軾已基本被定性爲未來宰相的培養對象,滿朝文武自然對他刮目相看。不過命運好像總愛與他開玩笑,讓他有宰相之才,卻無宰相之命。

蘇軾有着怎樣的貶官人生?爲什麼蘇軾從不喪志?

當他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之時,突然傳來母親病故的噩耗,兩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待守喪期滿再回京,已是嘉祐四年。被涼了幾年,想入仕只能再考。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也是一考即中,且還得了個“百年第一”。

現任皇帝宋英宗對蘇軾也是讚賞有加,也想委以重任。但當朝宰相韓琦不知是何居心,卻說蘇軾太嫩,還需歷練幾年才堪大用。蘇軾的運氣也實在是差,當他到地方任“判官”歷練四年回朝後,父親蘇洵竟病逝,只好和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他又一次失去了從仕良機。當他三年之後還朝,曾給過他許諾的韓琦已不是宰相;宰相變成了實施新法的王安石。

他對王安石實施的新法頗不以爲然,曾兩次給神宗上書,全面批評新法。他說:“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大亂隨之。”

蘇軾有着怎樣的貶官人生?爲什麼蘇軾從不喪志? 第2張

對他極度不滿的變法派嫌他礙事,竟誣衊他扶父喪返蜀時販運私鹽。心若明鏡的蘇軾,無一言自辯,自請離京外放。

不料這一放就是六年。他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做官期間,革新除弊,頗有政績。比如開鑿兩條河,使西湖免於淤塞;修了一條長三十里的大堤(即現今的蘇堤),擴大了湖面等。很難想象,若沒有西湖,是否還有後來聞名天下的富庶杭州?

由於他對新法採取不同態度,於民有利就推行,否則就公開拒絕執行,這使他成了新黨的“眼中釘”;不過給他帶來災禍的,是對那些靠投機新法起家之人的嘲諷。如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知其愚不適時,誰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那些被剌痛的“投機家”,紛紛羣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103天,差點被砍頭。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最後蘇軾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

可以說,“烏臺詩案”後被貶,是蘇軾的一次重大人生轉折,因他從此開始了他的貶官生涯。哪怕後來哲宗繼位,啓用反對新法的司馬光爲相,被召還朝的蘇軾,因既反對新法派,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主張參用所長,結果遭到新舊兩派攻擊,照樣難安於朝,難逃頻頻被貶的命運。他最遠的貶地是儋州。

在貶地和朝廷之間往來奔波,就是蘇軾仕途生活的寫照。他在《定州謝到任表》中無奈地說:“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

對於自己的“貶官人生”,蘇軾在晚年自題畫像時自嘲:“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在一個腐朽的王朝,哪怕是曠世奇才,也註定將無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蘇軾官運不亨通,命運多舛,只因生不逢時,也是無可奈何之事。然而,儘管仕途坎坷,人生多艱,蘇軾卻從不失“奮厲之志”;哪怕頻頻被貶,流落海隅,他也始終遵循“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的仁政思想,堅守本心,保持豁達的人生態度,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