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最有心計的太監,差點讓大明王朝覆滅

明朝最有心計的太監,差點讓大明王朝覆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王振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按照明朝祖制,太監不得干政,可後來太監干政卻變成了大明朝解不開的魔咒。洪武和永樂皇帝在位時太監是絕無機會把握權柄的,自成祖設立東緝事廠以來,雖然重用太監,卻絕沒到權勢滔天的地步。

情況到了英宗一朝才變得不一樣,因爲王振出現了,他是明朝最早專權的太監。

明朝最有心計的太監,差點讓大明王朝覆滅

王振並非自幼入宮,而是先讀書,後有了正當職業,卻不想通過仕途坎坷利官近貴。當教書先生時的王振就有一顆進步的心,但他並沒把握考取功名,便揮刀自宮來到了紫禁城,如果不是狠人,誰幹得出這事。

不過,一個會讀書識字的太監實在太招人喜歡了,有了一技之長,王振不用端茶倒水,而是被安排在東宮服侍太子。

那時還是宣宗皇帝當政時期,後宮的寵監叫金英,王振初入宮闈也只能仰人鼻息,但是他可以等待機會。

宣德十年,明宣宗生病去世,英宗成爲了帝國的繼承者,那時他僅是9歲的孩童,也只得由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王振已經變成了英宗的好朋友,時時侍奉在側,對其言聽計從,於是一步步爬上了司禮太監的位置。

在紫禁城裏,宦官分屬於不同的衙門,總共有24個之多。司禮監則位高權重,也是所有宦官部門中最顯赫的,不僅可以掌管朝廷機密奏章,還提督東廠,只有陛下的心腹才能夠擔當。

王振雖然起步晚,但是進步快,沒幾年時間就爬上了令人眼紅的位置。起初他也有自知之明,畢竟宦官不得干政,朝廷有一羣輔政大臣,輪不到他王振越俎代庖,他一方面和太皇太后搞好關係,一方面小心的侍奉自己的主子。

英宗是一個性格非常好的皇帝,他體恤下人,從不輕易責罰,也正因爲較好的性格讓王振找到了弱點,投其所好。王振做戲做全套,當時輔政大臣當中以三楊爲尊,分別是楊傅,楊榮,楊士奇,那時英宗尚年幼,王振經常在幾位輔政大臣面前小心提醒主子,不要貪玩,不要荒廢學業,如此一來也讓三楊非常放心。

英宗在漸漸長大,身邊也需要王振這樣的心腹可以傾吐一些生活的不快。而王振則利用任何機會煽風點火,爲自己抓權柄,他慫恿英宗的發展武備,並且閱兵,藉此機會炫耀武力。

王振雖然做得小心,可太皇太后見過大風大浪,宮裏的一切自然逃不過眼線。她越發覺得王振別有企圖,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因爲宦官干政而亡國,而此時英宗尚未長成,王振的影響太大也讓太皇太后很不放心,某天在後宮,她當着幾位大臣的面令兵士拿下了王振,並斥責他慫恿英宗企圖干政。

王振被突如其來的打擊嚇得瑟瑟發抖,幾位大臣雖然對王振的作爲有所耳聞,但也覺得罪不至死,便紛紛跪下來求情。

英宗聽說後也趕來勸說太皇太后不要做得太絕,而此時王振早已經像篩糠一樣渾身發抖。太皇太后說,“皇帝年幼,豈知此等宦官自古禍人家國,我看在你們的面上,饒了王振,但是此後不許他干預國政,如有違犯,定斬不饒!”,有了這次敲山震虎,他真消停了一段時間,老實本分起來。

這一苦熬就是好幾年,到了正統七年,王振懼怕的太皇太后病逝,而三個位輔政大臣當中的楊榮也在兩年前去世,楊士奇因爲某些緣由辭去了職務,只剩下楊傅一人卻已經老邁,王振大權獨攬的時機已到。

明朝最有心計的太監,差點讓大明王朝覆滅 第2張

遭到了多年的鎮壓,王振必須好好犒賞自己,他一方面在宮外大興土木開始修建官邸。另一方面將太祖設在後宮中的鐵牌摘下,他開始干涉朝廷用人,凡送來銀子阿諛奉承的立即得到高升,自己看不順眼的則遭到打壓。

那幾年時間,朝堂的風氣大變,王振黨羽遍佈,而英宗則高坐龍椅對他言聽計從非常信任,畢竟滿朝文武都說王振的好話,皇帝足不出戶又怎麼知道他權傾朝野呢?

到了正統十四年,蒙古的瓦剌部落嚮明朝貢獻了馬匹,可是王振從中作梗,削減馬的價格,結果對方大怒,立即開始劫掠邊關,一時間九邊告急。

其實王振和瓦剌那幾年眉來眼去,雙方還做着走私生意,所謂上行下效,王振如此,他手下的宦官也偷偷賣國,例如被派遣前往大同鎮守的宦官郭敬命人造了大量武器偷偷地賣給瓦剌,如今真變成了養寇自重。

面對洶涌來襲,王振則是過分的自信軍事實力,慫恿英宗御駕親征,雖然朝臣海奏規勸,可英宗只信王振,禮部尚書在疏奏中說,“如今秋暑末退,天氣炎熱,旱氣末回,青草不豐,水泉猶塞,士馬之用不甚充足。況且車駕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儘快抵達。其他不測之禍,難保必無。萬望皇帝取消親征之令,另行選將前往征討。”,英宗駁回。

後來的事史書不絕,幾乎人人皆知。那便是大明朝的土木堡之變,一下子損失了20萬大軍,連英宗也被俘了。不過王振的下場並沒好到哪去,當英宗被團團圍困時,早對這廝看不順眼的護衛將軍樊忠乾脆豁出去了,用鐵錘將王振擊殺,聽說腦漿碎了一地。他死後朝廷誅滅其族,餘黨也紛紛被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