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南明的關鍵一戰是什麼戰役?面對清軍依然會潰不成軍

南明的關鍵一戰是什麼戰役?面對清軍依然會潰不成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南明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南明的關鍵一戰在1645年中旬爆發,理論上來說清朝是沒有十足的把握滅掉南明,同時南明試探性的北伐已經讓清廷感到了威脅。不過在清廷看來戰爭無異於賭博,不如一次就賭到底,於是在消滅大順軍以後,消滅南明成了首要目標。

在消滅大順軍的同時,南明試探性的北伐讓清軍感到了惡戰爆發的可能性,所以在清軍南下的規程中,要想避開惡戰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當時南明在江北四鎮中設有重兵,因此想要擊敗南明軍並沒那麼容易。

個人認爲南明失利很大程度上源於對軍事上部署的不足,另外當時南明雖然已經成立了小朝廷,可是左良玉的承認是最大原因。如果輔佐弘光朝廷的是左良玉而不是馬士英的話,似乎戰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爲以左良玉的軍事才能,清軍想輕易滅南明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因爲南明江北四鎮沒有及時北伐錯過戰機

南明的關鍵一戰是什麼戰役?面對清軍依然會潰不成軍

南明扭轉戰局的最佳時機就是1645年的一月至三月,當時清軍全部集中在潼關與李自成決戰,且清軍也只是在黃河以北一帶設防,所以防線極爲空虛,倘若南明持續進攻的話,清軍必然會敗走。南明非常希望看到李自成被完全吃掉的結局,不過這並不影響南明的北伐。

1645年三月,李自成在湖北一帶被阿濟格擊敗後,就基本宣告大順軍解散了。可是清軍此時還沒有恢復元氣,這是南明北伐的最佳時機,李自成被吃掉,清軍還沒有做好準備,南明一旦北伐,那麼清軍就很難招架了。

當然前提是清廷願意與蒙古諸部和談,抽出部分軍隊繼續南下同時拖住南明,否則清軍必敗。但這麼好的機會,南明軍只做了試探性的北伐,這也令不少歷史學者感嘆中國王朝難逃300年週期的詭異命運。當時無論是江北四鎮還是左良玉都可以抓緊時機進行北伐意圖消滅清軍主力,這樣一來明朝又可以再次恢復基本版圖。但左良玉不北伐的原因很明顯,就是避免再次與清朝交鋒。

在崇禎年間,左良玉屢次擔任剿滅農民軍的軍事指揮官,同時他也抽調過一部分軍隊趕往關外支援袁崇煥抗擊清軍,可是幾次交手下來,發現清軍想要一時之間消滅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屢次與清軍交鋒的部隊回憶,在與清軍交手後發現,雖然清軍名義上是遊牧民族部隊,可是火器的配置一點也不差,火炮的數量甚至超過左良玉的正規軍,所以左良玉在沒有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是決不敢輕易對清軍展開進攻的。

既然不難正面滅掉清朝,那左良玉總能在清軍與李自成決戰的時候進行一次打包抄吧,意圖徹底切斷清軍的補給線,讓清軍與李自成惡鬥,自己逃之夭夭,並逼迫清朝退出關外。可實際上左良玉並不是沒有冒險的勇氣,想的是一旦冒險以後自己如何結局是一個問題。

南明的關鍵一戰是什麼戰役?面對清軍依然會潰不成軍 第2張

當年諸葛亮北伐倘若贏了,他會不會黃袍加身都是一個問題,而左良玉也一樣,一旦逼迫清廷投降以後,他會不會也作出反叛的事情,這很難說。不過左良玉對明朝的忠心一直到清軍攻打武漢的時候也沒有消褪,可見左良玉還算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忠臣,但他沒有作出軍事行動挽救明朝,而是在一定意義上錯過了戰機,讓明朝陷入被動的局面中。二、因爲南明朝廷沒有重視左良玉的建議

到了清軍南下,已經是火燒眉毛的時候了,過去的優勢已經不在了,清軍分三路滅南明,一方面直撲揚州,另一方面進攻武漢,並且還派兵進入四川與楊展決戰,可是這三路大軍居然都贏了。

當時多爾袞認爲,三路大軍只要有一隻勝利就有戰勝南明的希望,可他還是太高估南明瞭。幾場決戰下來,首先是江北四鎮的崩潰,再加上武漢城防不利,被阿濟格佔領,隨後在成都郊外的決戰中,楊展不敵清軍,最終棄城而逃。不過楊展剛剛擊敗張獻忠,能取得這樣的戰績已經非常不錯了,可是楊展希望誘敵深入,但南明朝廷始終沒有給予他什麼支援。在楊展看來只要他將清軍拖住就能實現徹底消滅清軍,可事實上,三路大軍沒有一處收到過激烈抵抗,在江北四鎮看來倘若直接與清軍決戰,那麼南明的實力將一次就消耗光。

可按照左良玉的建議,南明可以派出江北四鎮的兵力保證揚州的安全另外還能派出一部分兵力繼續追擊清軍。雖然清軍兵力不多,可是主要以騎兵爲主,殺傷力還是很大的,所以這也使得南明軍隊不敢輕易與清軍決戰。

由於南明軍主要擅長水面作戰,所以清軍想渡過長江直取南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左良玉手上的水軍至少還有10萬之衆。清軍當時的想法是借包圍揚州後,逼迫左良玉來救京,可沒想到左良玉來了,馬士英急了。

馬士英做出的一系列決策可以說給了清朝統一提供了太大的便利,清軍後來在幾場主要戰役中的勝利還有賴於學習了包圍揚州的這一招。不但讓南明南部吵成了一團還間接的打擊了明朝軍隊的士氣,讓清軍可以不戰而勝。

後來清軍與南明軍在武漢和荊州一帶決戰,最終雖然清軍攻破了城池,可是損失也不小,無力繼續進攻湖南,但這在多爾袞看來就是左良玉的軍隊在干擾清軍的進攻速度。因此在後來左良玉殘部投降清軍以後都沒有好到哪裏去,根本原因還是左良玉部隊的軍事實力以及左良玉自身的軍事遠見造成的。

南明的關鍵一戰是什麼戰役?面對清軍依然會潰不成軍 第3張

當時南明朝廷倘若管理人是左良玉那麼勢必會抓住最有利的時機進行北伐,並通過北伐來消耗清軍的實力,最終把速戰速決打成拉鋸戰,這也是多爾袞最不想看到的。第一是當時北方經過多年戰亂早已是滿目瘡痍,要想解決糧食問題還必須與南明一戰奪取江浙一帶,收集民糧來緩解部隊的糧食不足的問題,可是糧食問題遠沒有多爾袞想象的那麼簡單,因此清朝與南明的決戰其實也是經濟導致的必然結果。

三、清朝誘逼左良玉投降是壓倒南明的一道創傷

作爲南明作戰力最強的一支部隊,左良玉的部隊可以說不光是水軍作戰力強,陸軍也不俗,所以清軍希望首先與左良玉決戰,並吸引南明其他部隊過來救援,這樣一來就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南明收入囊中。但事實上清軍與左良玉決戰的就是當時追擊李自成餘部的這支部隊,但李自成早已逃往湖北。雖然還有零星的抵抗,可大面積的抵抗早已不再,因此當時清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左良玉身上。

隨着左良玉的一拖再拖,南明錯過了最佳的反擊時間,這導致南明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也是在這種被動局面上,南明也曾主動出擊與清軍決戰,不過幾次交戰下來不僅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反而是讓清軍摸透了南明軍的作戰方法。

事實上南明軍在陸軍作戰上還是趨於劣勢的。一方面清軍的火器配置並不少,另一方面清軍講究度就是快,偷襲這種事情恐怕交給清軍好一點。清軍在制定滅南明的戰略上,第一步就是奪取荊州,切斷南明東西兩邊的聯繫,迫使左良玉與楊展與清軍決戰,從而無力救援南京。這也是清軍爲何包圍揚州的理由,一方面守城戰役真的很激烈,另一方面則是在守城的過程中與明朝主力決戰。

雖然清軍數量上不佔優勢,可是一旦拖住了江北四鎮的主力,那麼對於南明而言就是非常被動的局面,清軍可以快速突入一支騎兵奪取南京,這樣一來就能快速逼迫南明投降。雖然後來有無數的南明小朝廷成立,可都沒有再用絕對的軍事實力與清廷抗衡,因此清朝統一全國的局面基本已經定型。就在清朝可以全面統一全國之初,推行剃髮令還是遭到了不少地區的強烈抵抗的,這也成了明朝翻盤的最後一次希望。

儘管後來南明主力部隊陸續投降清廷,可是左良玉部隊的投降無疑是影響力最大的,因爲左良玉當時已經是南明朝廷的全部家當中最被看好的。倘若左良玉主力與清軍主力決戰有可能取勝,在這種絕佳機會的面前,左良玉對南明朝廷主導者的質疑就成了裂痕的開始,結果造成了左良玉在救援南京的過程中遭到了江北四鎮的一致抵禦,最終左良玉攻入長江下游,並建立起長江防線。儘管長江防線是左良玉建立的,可是這些船倒是幫助了清廷快速擊敗左良玉。

南明的關鍵一戰是什麼戰役?面對清軍依然會潰不成軍 第4張

當時左良玉駕駛着戰船來到南京一帶以後,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與江北四鎮和談,並希望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共同承擔國家防禦。但後來的結果令人疑惑,因爲清軍並沒有戰勝南明軍,僅僅只是因爲左良玉病逝讓他的餘部有了投降清朝的機會。當然也是在投降清朝以後,越來越多的地方軍閥開始投降清朝,這也讓清朝統一的速度大大提高。但本質上都是因爲南明朝廷利益分配不均所致,這也是導致南明小朝廷林立的原因。總結

南明朝廷雖然佔據了江南廣大富庶地區,可是人民似乎對參與這場戰爭興趣不大。我個人認爲南明朝廷之所以面對清軍會潰不成軍是在於在統治合法性以及政策轉變性沒有跟上的原因。當然南明不停加重賦稅來加以壓迫人民參與戰爭的方式是壓倒南明朝廷的根本原因。清軍自佔領南明屬地後不停減輕賦稅,加大社會治安等有利於恢復社會生產,同時清軍軍紀嚴格,不同於左良玉軍隊中那般土匪作風也是原因之一,但清軍長驅直入的根本原因在於在對地區統治政策上以及在應對地區管理上的優勢。

戰爭帶來的後果肯定是“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在我看來江北四鎮並非無用,而是選擇了一個最爲正確的做法。所以說,戰爭的失敗必然是由多方原因組成的,士兵們對朝廷的不滿,百姓們對戰爭的厭惡,都加速了南明的失敗。

以小見大,江北四鎮在此役中的無用以及其在明清兩方政權中的搖擺,輻射的其實是南明朝廷的破敗和混亂,也揭示了朝代的更替其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