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爲什麼要深夜打更?只是爲了準點報時嗎?

古代爲什麼要深夜打更?只是爲了準點報時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爲什麼要深夜打更,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說起古人的“夜生活”,哪怕放在情節天馬行空的古裝劇裏,“深夜打更”都是常見一景:常常都是古城裏街巷空蕩蕩的深夜整點,敲着梆子(打更用的響器)的更夫穿行而過,然後帶出多少“月黑風高”下的故事。

而放在真實的歷史上,“更夫深夜打更”這事兒,更是極有講究:要從“戍時”(晚上八點)開始,每隔兩個小時敲梆子鑼鼓報時,整夜從“定更”(晚八點)到“五更”(凌晨四點),一共要敲六次。如此操作,也就好些歷史票友們奇怪:大晚上的睡覺不好嗎?古人幹嘛要鬧這動靜?

古代爲什麼要深夜打更?只是爲了準點報時嗎?

但事實上,這“動靜”在古代,真是無比重要。首先一個重要作用,當然就是報時。

在古代條件下,“計時”“報時”確是個麻煩事。中國古代的計時器械,常規的有“漏刻”,即通過滴水來測算時間的儀器,從春秋年間起就應用,發展到明清年間變成構造精密的“四級漏刻”。更大的則是圭表,即靠太陽影子來測時間的器具,又稱日晷。故宮太和殿漢白玉基座上的“赤道日晷”就是代表。另外還有小型的“香篆”,靠燃燒的香盤來計算時間。明朝中期起,西方“自鳴鐘”傳入中國,從此風靡一時,也成了富人家的奢侈品。

而這些古代“高精尖”的計時器械,除了“香篆”外,其他都是貴族富人家專屬的奢侈品,窮老百姓想知道“現在幾點了”,就只能聽更夫“報時”,深夜裏的“打更”聲,也就如此重要。

但“打更”的意義,也絕不止“報個時”這麼簡單。說到這兒,就得說說古代更夫們的“工作單位”:譙樓。

古代更夫們“報時”“打更”,絕不是“出門吆喝”這麼簡單。古代的城市裏,往往都有專門負責計時報時的“譙樓”,比如古典小說《西遊記》裏,就有“譙樓上更鼓齊發”的景象。宋朝人何夢佳的一句詩,更道出了這個“報時中心”的意義:“自是太平無暴客,金壺漏箭要分明”。國家太平與否,就得看“譙樓”了。

古代爲什麼要深夜打更?只是爲了準點報時嗎? 第2張

真這麼重要?看看譙樓的位置與規模就知道:作爲“報時中心”,譙樓的陣仗從來不小。比如宋代成都的銅壺閣,就有上下兩層十四間房,寬十丈深五丈六尺,且用當時“奢侈”的磚石結構建起。公認“邦之壯觀”。明代南京的鼓樓(譙樓)也是上下兩層,僅下層就高達十米,上層有大小鼓25面,除了計時的滴漏外,還有兩面高三米六的紫銅鐘。宋代山城夔州(重慶)的譙樓,也是“凡山之形勝,盡在目中”。

所以,雖然譙樓有“報時”的職能,但“報時”也並非其唯一的職能。作爲一個城池的最高處,譙樓不止是城市的“標牌”,更可以登高瞭望,防範城池外的敵情。發展到明清年間時,大部分城市的譙樓,以都是以譙樓爲中心,向四方延伸街道。比如明代西安的譙樓,明初時還在西安城的西邊,萬曆年間時卻搬到了西安四門大街的交匯處,正好在西安古城的正中心,如此變化,也是中國古代城市化進程的縮影。

作爲一座城池的正中心,譙樓的“報時”功能,也不止是幾個更夫“出門吆喝”的事兒。比如五代年間福建福州的譙樓,通常要有四個人守衛漏刻(計時器),四人分爲兩個班次,分別負責白天晚上的時間測量,然後有九個更夫分班報時。另外譙樓上也有各種鼓角與旗號,把時間傳遞給不同地方的更夫,運轉無比嚴密。

而這嚴密的運轉,也是古代地方官的“基本功課”。中國歷代王朝考覈地方官成績,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更鼓分明”。倘若連每天的時間都報錯?那這個地區的日常行政運轉,必然是一片亂七八糟。

而與“報時”一樣重要的,就是譙樓的治安功能。古代城市的譙樓,往往建在最高處,部分譙樓裏還有軍隊,只要突發緊急情況,就能立刻處置。“打更”的作用跟更在於此,古代的“盜賊”“山賊”劫掠城池,通常會選擇夜間襲擊。而古代的城池通常夜晚又要宵禁。所以“永不睡眠”的譙樓,就是夜間城池的眼睛和耳朵。而打更的樵夫,也充當了“監控”的作用。所以“武打片”裏的“夜戰”橋段,才常會安排幾個“更夫”做引子。

古代爲什麼要深夜打更?只是爲了準點報時嗎? 第3張

比起這些職能來,古代“更夫打更”特別是“深夜打更”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更是上千年沒變:防火!

中國古代的各類災害裏,比起水旱災害來,火災看似低調,破壞力卻十分恐怖。僅僅在《二十四史》裏,兩千五百年裏,就記載了八百七十八次火災。其中“宋”“明”“清”三朝發生火災的次數,更多在二百次以上。這還僅僅是《二十四史》裏的“不完全統計”。真實歷史上,火災的破壞力和烈度,也是更觸目驚心。

比如宋代建隆元年的宿州大火,一次就燒燬“民舍萬餘區”,嘉熙元年的臨安大火,也是燒燬“三萬家”。明朝萬曆二十五年的泗州大火,也是燒燬民房四千四百多間。清朝乾隆年間的北京火災,燒到“經月乃止”,乾隆至嘉慶年間,漢口鎮更是兩次大火,一次燒燬商船三四千只,另一次燒燬“商民店戶八萬餘家”。一場大火,往往就是這樣恐怖的破壞力。

爲什麼破壞力如此恐怖?一是古代城市密度太大,特別是越在太平盛世年間,城市的人口增長極快,房屋擴建也極快,住房店鋪往往特別密集。二是古代消防技術落後,雖然也有“水龍”等裝備,也往往在城市遍設“望火樓”,第一時間投入救火。但一旦火勢起來,倘若救也沒法救,就只能放任火勢“自己燒”。這就是爲什麼,古代的一場大火,動輒就燒燬千間萬間房屋,有時大半個城市都燒光。

在這種情況下,古代防備火災的最重要“防火牆”,就是打更。

古代的火災火情,絕大多數都發生在深夜時,一旦不慎走火,第一時間救火不及時,一場大火就無可挽回。在這種情況下,打更就成了最好的監控。特別是明清年間,隨着古人防火意識的提高,城市裏人口稠密處,每十家就要置辦大水桶,還要準備“火鉤”“雲梯”等裝備,一旦有火情,保障就要第一時間組織人力救火,儘可能實現“快速反應”。而這一切,首先就要有賴於“打更”的更夫們,能夠及時發現火情。

所以,到了明清年間,中國古代大城市裏“喊火燭”的制度就成熟起來,每個城市設立“三十家牌”,各戶輪流出人充當更夫,除了“打更”更要“查火”,每天的“一更天”和“五更天”,“更夫”們都要挨家挨戶,分片兒“清查火”,即檢查防火情況。“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也就成了更夫們的“流行語”。說實話,別看古代火災的烈度觸目驚心,但那些繁榮發展的古代城市,真有這些更夫們“防火”的功勞。

多少古人生活的艱難與演變,更夫深夜打更的身影,都已濃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