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北宋以經濟繁榮著稱,爲何還會出現農名起義?

北宋以經濟繁榮著稱,爲何還會出現農名起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宋朝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北宋末期的時候,朝廷爲了增加財政收入,開始大肆擴公田。再加上連連水旱蝗災,貧困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難過了,公元1119年,鄆城轄區阿梁山伯水域被收爲國有,在這一帶靠着打魚,採藕爲生的漁民需要繳納鉅額的重稅,否則就以盜竊罪論處。這邊的百姓不堪重負,最終在十一月,宋江揭竿而起,率領三十六個骨幹人員發動起義。這場起義沒有準確的史料記載。

北宋以經濟繁榮著稱,爲何還會出現農名起義?

宋江振臂一呼後,山下很多漁民本身就活不下去了,索性上山加入起義大軍,還能混口飯吃,北宋時期農民多如牛毛,所以這種場面壓根就沒有引起朝廷的關注。地方官就過來鎮壓,梁山那幫漁民各個拿起簡陋的武器和官兵幹了起來。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幫官兵平時訓練鬆弛,管理些手無寸鐵的貧民,也不需要多強的戰力。現在真正遇到這幫不要命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一時間宋江這夥人把官兵打得是灰頭土臉。威名也傳播了出去,這一出名了,其他人一看,與其受到朝廷的壓迫,不如加入起義軍,最起碼還能保證自己的肚腹不受餓。

所以宋江的起義軍逐漸壯大了起來,到了第二年,宋江起義軍的活動範圍從山東一帶擴大到了河北各地,數萬官兵不敢和他們對抗。雪上加霜的是,南方又爆發了一個更大規模的方臘起義,有人認爲宋江其才華必然過人。有人建議把他們招安了,用原來對抗東南方臘之亂,豈不是兩全其美。這個建議很快就得到了認可,可惜這個大臣在路上突然死亡。這件事也就沒了下文。

北宋以經濟繁榮著稱,爲何還會出現農名起義? 第2張

公元1121年,宋江又帶着一幫人打到了江蘇境內,一直打到海州的時候,命運就反轉了。海州就是現在的連雲港,在這邊駐守的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叫張叔夜。張叔夜先安排了一波伏兵在城外,然後叫起義兵去挑釁起義軍,把他們吸引上岸,起義軍登錄之後,伏兵立馬衝出,並且還有一幫人直接衝過去把起義軍的船隻給燒了,最後宋江起義軍打不過,後路也沒有了,處境非常的艱難,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繳械投降了。

《水滸傳》裏的後期講的是宋江一幫梁山好漢被招安後,南下征伐方臘了。最後死傷慘重,回來之後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得到善終,不過這都是藝術虛構,根據史料記載,宋江等人應該是沒有參與鎮壓方臘的,上期說了方臘起義的導火索就是花石綱,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江南這個地方的文化河經濟水平一直都是全國前列。

本來兩浙這邊的百姓生活還是很不錯的,就因爲朱勔領的花石崗,折騰的這邊百姓苦不堪言,中產階級也扛不住了,大多都破產了。方臘本來在浙江淳安那個地方開了個漆園種植漆樹,淳安這個地方生產竹木漆。成了朱勔重點剝削對象,這邊的百姓天天被應奉局的人騷擾,苦不堪言。

方臘就經常接濟走投無路的貧民,贏得人心,最終時機成熟後,在公元1120年的十月方臘在漆園內以討伐朱勔爲名起義。也許是花石綱對這邊百姓壓迫的太狠了,方臘起義的消息一傳出,附近的百姓紛紛開始響應,起義軍邊將把這些貪官和土匪惡霸的家全抄了,把財產分給了當地百姓。百姓們見狀全部拍手叫好,對這幫起義軍夾道相迎,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樣。

還給起義軍燒火做飯,換藥治療傷口,竭力支持,方臘還推廣了摩尼教文化。就是後來的明教,用思想將起義軍擰成一股繩,宣揚凡物公用,不分彼此。只要喊一聲方臘來了。當地很多百姓都會響應起義的人員高達一百萬以上。短短數月便將江南六洲還有五十多個縣,隨後還攻入了杭州。

北宋以經濟繁榮著稱,爲何還會出現農名起義? 第3張

攻下這些地方還聚集了大批的官員和富商,方臘起義軍等於切斷了大宋在江南的經濟命脈,這時候朝廷再也不能做事不管了,宋徽宗非常不情願的罷免了朱勔,停運了花石綱。先麻痹一下起義軍,瓦解他們的鬥志,然後命令童貫率領十五萬正規西北軍過去平亂。

公元1121年,方臘率領七萬人攻打現在的浙江嘉興,但是城中的軍民奮力抵抗,起義軍久攻不下,這時童貫手下的一名大將王稟率領大軍正好趕到,形成兩面夾攻之勢。趕過來的是大宋最能打的西北軍,起義軍完全不是對手,損失慘重,只好交出杭州,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宋軍自然大獲全勝。

而起義軍基本都是農民,裝備簡陋也沒經過嚴格訓練,跟職業軍隊打起來,瞬間潰敗,只能狼狽逃竄。宋軍就一路南下追殺,經過三個月激戰,方臘的七萬起義軍全部陣亡。方臘和妻子以及幾十萬個首領全被被抓,值得一提的是生擒方臘的大將就是後來抗金名將韓世忠。方臘被抓後當年的八月就處死了,分散在其他地區的起義軍隨後也逐個被擊破。

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方臘起義才完全被鎮壓下去。此次起義牽扯的人員數量巨大,大半個東南地區淪陷,切斷了大宋經濟命脈。從宋徽宗緊急派遣童貫率領十五萬的西北軍過去鎮壓,就可以看出這場起義影響有多大,只可惜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