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這個策略對蜀漢是什麼樣的

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這個策略對蜀漢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蜀漢隆中對,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劉備去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在隆中給劉備做了一個未來的戰略規劃,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不過,今天當我們回過頭,重新審視“隆中對”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蜀漢政權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無疑,當諸葛亮給劉備講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以後,劉備的思路一下就變得非常清晰。而且此後,劉備也確實按照這個思路,以荊州爲根據地,攻入益州和漢中。最後建立起了以益州爲中心,以荊州和漢中爲箭頭向外突破的戰略態勢。可以說,這樣一種良好局面的形成,就是諸葛亮給劉備作的“隆中對”的巨大成功。

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這個策略對蜀漢是什麼樣的

(劉備劇照)

不過,雖然蜀漢政權的成功,“隆中對”立下了大功勞。但是,蜀漢政權最後的失敗,“隆中對”似乎也要承擔不小的責任。爲什麼這麼說呢?

一、“隆中對”的過早制定,讓敵人有針對性地防範。

“隆中對”是諸葛亮和劉邦在一間密室裏的談話。這個談話,最早是沒人知道的。從劉備和諸葛亮談話後,關羽、張飛不以爲然,而劉備卻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來看,劉備並沒有告訴關羽、張飛這次談話的內容。

不過,當劉備最終按照“隆中對”取得成功以後,這個話肯定就已經傳出去了。而且從關羽北上打襄樊就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爲有“隆中對”這樣的劇本,他按照劇本在演。

當年劉邦從漢中出發,挺進中原能成功,劉備、諸葛亮、姜維都不成功,就是因爲曹魏已經進行了針對性的防範。從這裏可以看出,“隆中對”策略確實是提早泄露了。

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這個策略對蜀漢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諸葛亮劇照)

二、“隆中對”策略的實施,讓東吳有恃無恐奪荊州。

“隆中對”裏面有個重要的策略,就是“聯吳抗曹”。蜀漢想取得成功,實現打敗曹操,統一天下的目的,必須和吳國聯合起來,不能和吳國翻臉。

而這一點,也讓吳國變得有恃無恐。我們看看吳國在偷襲荊州時候所使用的策略就明白了。吳國一開始趁關羽北伐之機,偷襲奪下荊州。奪下以後,東吳立刻就去和蜀漢講和。闡明兩國聯合的重要性,表示千萬不能撕破臉皮。

而這一點,也在蜀漢國內產生了極大的分歧。諸葛亮、趙雲等人堅持和吳國聯合,不能挑戰。劉備、張飛等人則認爲必須要打回來。所以,一開始蜀漢就軍心不穩。

等到劉備在夷陵大戰中打敗以後,最早提出來講和的,還是東吳。因爲東吳明白,蜀漢是不敢拼命和他們打的,最終還是要和他們講和,才符合“隆中對”的策略。

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這個策略對蜀漢是什麼樣的 第3張

(關羽劇照)

三、“隆中對”讓蜀國後期的國策,變得教條僵化。

蜀漢依靠“隆中對”的策略建國。但是建國以後,這個策略就被奉爲經典,被蜀漢人持續不斷地執行着。然而,正是這種策略持續不斷的執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害了蜀國。

首先是關羽的北伐。關羽的北伐,可以說完全按照“隆中對”擬定的規劃在進行,“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在關羽看來,他就是那個“上將”,這個使命就該他來完成。而且,由於“隆中對”中講明的“聯吳抗曹”的策略,因此關羽並沒有提防東吳,沒有想過東吳會在身後給他一刀。

關羽的這次行動,造成了蜀漢丟荊州的重大挫折。

不過,蜀漢並沒有認爲這是“隆中對”的問題,根本就是關羽的冒進。畢竟“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前提是“天下有變”。而且後續還有配套“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就是說劉備必須從漢中出發配合。但是天下並沒有變,劉備也並沒有出兵,所以關羽是“冒進”。這似乎反而證明了“隆中對”是正確的。

接着,劉備攻打東吳,最終失敗。而劉備攻打東吳失敗,也從反面證明,凡是違反“隆中對”的,都是要失敗的。

再加上之後諸葛亮獨掌蜀漢政權,這樣一來,“隆中對”就成了決不能反對的經典。然後,就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諸葛亮去世後,又是蔣琬、費禕、姜維的北伐。這種不顧一切的北伐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蜀漢政權是一種極大的消耗,是蜀漢政權最終走到滅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此看來,蜀漢在最後階段僵化地執行“隆中對”,的確是錯誤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