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勒石燕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2017年8月,中蒙兩國學者對外宣佈,確認蒙古杭愛山的一處刻石即爲班固所書的《燕然山銘》,爲"勒石燕然"一事增添了強有力的證據,也使得這段近兩千年前的往事重新回到了大衆視野

據史書記載,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北伐匈奴,取得大勝,大軍行至燕然山時,竇憲命隨軍的班固撰寫《燕然山銘》,刻石紀功,此後便有了"勒石燕然"的典故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後世的無數文人也把此事寫進了自己的詩篇當中,李白的"請纓不繫越,且向燕然山",王維的"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使"勒石燕然"得以與"封狼居胥"並稱,成爲漢民族最高軍功的象徵,但奇怪的是,指揮這場戰役的主將竇憲在知名度上遠遠弱於"封狼居胥"的主人公霍去病,這到底是是爲什麼呢?

衆所周知,竇憲在歷史上的名聲遠不如霍去病,霍去病本是小吏霍仲孺與平陽公主府中女奴衛少兒的私生子,由於受到漢武帝的喜愛,17歲時就跟隨舅舅衛青出征,立下戰功,封爲冠軍侯,然後又獨自領軍收復河西,大破匈奴於狼居胥山,凱歌而還,病死時年僅23歲,漢武帝追諡爲"景桓侯",陵墓被修建成祁連山的形狀,以彰顯其戰功,死後極盡哀榮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第2張

竇憲出身在一個"罪犯世家",祖、父都因犯罪被殺,他的妹妹長得很漂亮,被漢章帝冊立爲皇后,竇憲得以榮寵日盛,漢章帝死後,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憲先後兩次率軍出征北匈奴,大獲全勝,被封爲大將軍,位極人臣,竇氏一族跟着雞犬升天,專橫跋扈,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漢和帝不甘大權旁落,聯合宦官發動政變,從竇氏手中奪回權力,並迫使竇憲自殺

兩人同樣都是外戚,軍功鼎盛,但由於在政治上的表現天差地別,使得二人在後世史書中的評價完全不同,霍去病以不敗名將的形象被後人所崇拜,而竇憲則開啓了東漢外戚專政的先河,使東漢陷入了外戚和宦官輪流執政的怪圈,最終導致了東漢滅亡,因此其人爲後人所不齒:

憲以椒房之親,立功域外,不能如衛青養尊處晦而行殺掠之虐。器滿則盈,日中則昃,君子知其不終矣

可以說,這是決定兩人歷史地位的主要因素,但僅從戰爭的角度去分析,竇憲不如霍去病也是鐵板釘釘的,小柴認爲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 、漢匈形勢不同,霍去病相當於“孫悟空打牛魔王”,竇憲相當於“豬八戒打玉面狐狸”

西漢剛立國時,正值北方的匈奴的勢力達到鼎盛,東滅東胡,西破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部落,"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其南部邊界與漢朝北疆形成了綿延萬里的漫長邊境帶,匈奴時常南下襲擾漢朝邊塞州郡,漢高祖劉邦曾親率30餘萬大軍北伐匈奴,在白登之圍後也不得不放棄了以軍事手段解決匈奴問題的想法

隨後漢高祖聽取了劉敬的建議,對匈奴採取了和親政策,每年將宗親之女嫁往匈奴,以求邊境和平,但是這種方式換來的和平僅僅是不穩定的,匈奴依然時時寇邊

冒頓單于時期,僅從《史記》的記載中統計,匈奴南侵代地有記錄的就有15次,雲中5次、上郡3次、雁門2次、上谷2次、燕1次、太原1次及北地1次,而實際次數要遠遠多於這個數量,老上單于時期,匈奴南侵的範圍有不斷擴大、不斷向南向東的趨勢,這時的匈奴已經越過朝那、蕭關到達雍甘泉,到了軍臣單于時期,這個範圍進一步擴大:

胡騎入代句注邊,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漢兵至邊,匈奴亦去遠塞,漢兵亦罷

戰火幾乎燒到了長安城,極大威脅了漢王朝的安全,當然漢朝也不是一直坐以待斃,曾經對匈奴發動過反擊:

孝文帝詔丞相灌嬰發車騎八萬五千,詣高奴,擊右賢王

但這樣的反擊屈指可數,匈奴對漢朝仍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在匈奴的不斷襲擾下,隴西、北地、上郡、雲中、上谷及遼東等地人口驟減,邊境的農牧業生產遭到破壞,流民數量增加,土地荒廢,給漢朝北疆的統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我們再看東漢,東漢初年,匈奴內部發生了一次分裂,右薁鞬日逐王比被立爲呼韓邪單于,隨後呼韓邪單于歸附東漢,是爲南匈奴,而對於北匈奴的態度,東漢前期以羈縻政策爲主,光武帝時,北匈奴由於力量衰弱,一再派遣使節要求和東漢王朝和親,並上書請求歸附,班彪獻策說:

今既未獲助南,則亦不宜絕北,羈縻之義,禮無不答。謂可頗加賞賜,略與所獻相當,明加曉告以前世呼韓邪、郅支行事

可見光武帝不願同時接納對立的雙方,因此他對北匈奴實行一種不即不離的籠絡,保證了北方邊境的暫時和平

明帝初期,北匈奴由弱轉強,開始入寇五原、雲中等邊塞地區,"河西城門晝閉",漢明帝命令漢軍反擊, 奪回了伊吾廬, 並在那裏設置宜禾都尉, 又在車師后王部設戊校尉,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脅

明帝死後,北匈奴利用漢朝國內大喪之機,勾結龜茲等小國圍攻西域都護陳睦,重新控制西域,漢使班超幾乎憑藉一己之力使梳勒、于闐等國重回大漢懷抱,打通絲綢之路,收復西域全境,使北匈奴勢力再受重挫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第3張

章帝元和二年,北匈奴內部發生分裂,南匈奴攻其南, 丁零寇其北,鮮卑東犯,西域諸國西截,北匈奴處四面楚歌,只好向西北方向逃遁,北匈奴連續遭到打擊,內部更加混亂,其屬下的屈蘭、儲卑、胡都等58部,人口20萬, 勝兵8000人,先後在雲中、五原等地投降漢朝,章和二年, 北匈奴又遭蝗災,"降者前後而至",至漢和帝初年,北匈奴已經無法對東漢王朝形成實質性的威脅了

因此,西漢初期的漢匈形勢是匈強漢弱,面對嘟嘟逼人的匈奴,漢朝不得不以和親這種屈辱的方式來換取和平發展的寶貴時間,到了東漢初期,兩者之間形勢發生逆轉,面對連自己的附屬國都打不贏的北匈奴,漢朝顯然不具備主動出擊的意願

二、戰爭原因的不同,霍去病是爲國家“建功立業”,竇憲是爲自己“塗脂抹粉”

漢武帝時期之所以對匈奴實施戰略反擊,一是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漢朝已經具備了和匈奴一較高下的實力,可以採用軍事手段來一雪前恥了,二是可以解除匈奴對漢朝首都的威脅,進而奪取河西等地,打通絲綢之路,將西域納入漢朝的勢力範圍,顯然,西漢對匈奴的軍事行動是必然爲之,也是必須爲之,是歷史趨勢決定的,霍去病就是在歷史的浪潮中涌現出弄潮兒

下面重點說一下東漢,東漢王朝完全沒有必要對匈奴發動戰爭,那麼爲什麼最終還是打了呢?

(1)南匈奴的強烈要求

南北匈奴分裂後,南匈奴曾多次發動對北匈奴的戰爭,隨着北匈奴的實力漸漸衰落,南匈奴有意趁機吞併北匈奴,於是南匈奴向漢庭上書:

皆日宜及北虜分爭, 出兵北伐, 破北成南, 併爲一國,令漢家長無北念......願發國中及諸部故胡新降精兵, 遣左吉最王師子右大且渠王交勒蘇將萬騎出居延, 期十二月同會虜地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第4張

可見南匈奴北伐之意,甚於東漢,他們自知要想完全取勝,光靠自己是不夠的,必須藉助漢軍的力量,於是一再懇求漢朝出兵相助,面對南匈奴的請求,漢朝官員大多建議拒絕,御史何敞說:

匈奴無逆節之罪, 漢朝無可慚之恥, 而盛春東作, 興動大役, 元元愁恨, 鹹懷不悅

司徒袁安等人上書言道:

匈奴不犯邊塞, 而無故勞師遠涉, 損費國用, 激功萬里, 非社稷之計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這些官員的觀點是正確的,北匈奴並沒有對漢朝產生直接威脅,漢軍實無出塞的必要,而且北方的鮮卑族正在崛起,留下北匈奴作爲牽制鮮卑的棋子也無不可,大臣宋意就指出:

臣察鮮卑侵犯匈奴, 正是利其抄掠...今北虜西遁, 請求和親, 宜因其歸附, 以爲外扞

這種以夷制夷的做法可算得上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最終東漢政府卻對這些建議置若罔聞,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原因:

(2)竇憲爲了一己私慾強行北伐

此事緣起於一樁後宮醜聞,漢章帝駕崩後, 齊殤王劉演(光武帝之兄)的重孫子劉暢來到京城弔喪,在喪禮上,竇太后看上了劉暢,劉暢也有意與竇太后親近,通過校尉鄧疊的母親元氏從中牽線搭橋,數蒙召見,這兩人是高興了,但是劉暢的出現讓竇憲深感不安

他既擔心劉暢留在京師的日子長了,醜聞難免會暴露,對竇太后不利,更加怕劉暢寵眷日盛,以後平步青雲會削弱自己的權勢, 因此, 他暗中派出刺客潛入上東門屯衛之中, 趁劉暢入宮之際將其刺殺,竇太后不知底細下令徹查,結果沒多久就查到了竇憲身上,太后大怒,將兄長幽禁在宮中

竇太后雖然惱怒兄長殺了情人,但她明白,竇憲是她臨朝稱制的主要支柱,想要長期掌握權力還得依靠竇憲,恰好此時南匈奴上書請求攻打北匈奴,竇憲乘此機會要求帶兵出征, 以贖死罪,竇太后順水推舟,批准了這一請求

“勒石燕然”的典故是怎樣的?主人公竇憲的名氣爲什麼比不上霍去病? 第5張

出於保全竇氏利益的目的,竇太后對大臣們反對北伐的正確意見根本不予理會,隨即派竇憲領軍出征,這種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做法,自然招來了後世無數的口誅筆伐,無論竇憲取得多麼大的戰功,都無法抹掉竇氏專權亂政的歷史事實,這又是竇憲不如霍去病的一點

三 戰爭後果不同,衛霍讓漠南無匈奴王廷,竇憲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在漠北大戰前,漢軍曾先後從匈奴手中奪回河套、河西走廊等地,迫使渾邪、休屠兩部歸降,減輕了西北方向的作戰壓力,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分別帶領兩路漢軍北上,伺機尋殲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軍出塞三千餘里,遇匈奴左賢王部,殲敵七萬餘人,一路追殺至北海,凱旋途中在狼居胥山祭天,姑衍山祭地,宣揚大漢國威,同時衛青部擊敗匈奴單于主力,至此,匈奴的三大軍事集團全部被打垮,匈奴單于遠遁漠北,漠南從此再無匈奴王廷,長城內外"馬牛放縱,畜積布野",爲漢朝的繁榮穩定創造了極爲有利的外部環境

竇憲先後兩次出征北匈奴,均取得大勝,第一次於稽落山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勒石記功而還,第二次在金微山擊敗北單于,北單于不知去向,漢軍滅其國,得勝以後,對於原來北匈奴的領地,按理說要麼由漢軍直接接管,要麼由附屬國南匈奴代管,可是竇憲並沒有這麼做,反而

日矜己功,欲結恩北虜,乃上表立降者左鹿蠡王阿佟爲北單于

這等於是竇憲扶持了一個聽命於自己的政權,這種做法不但寒了南匈奴的心,還給北疆的安穩帶來了隱患,司徒袁安就曾上書朝廷,明確指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可是竇憲不聽諫言一意孤行,竇太后最終於永元四年冊立右谷蠡王於除鞬爲北單于,同年六月,漢和帝發動政變,逼竇憲自殺,第二年,即永元五年

秋九月…匈奴單于於除鞬叛…冬十月…南單于安國叛

南北單于先後反叛,雖然這兩次叛亂很快被平定下去,但是先前持續了三年、耗費了大量錢糧、以無數漢家兒郎鮮血爲代價換取的兩次大勝,立時化爲烏有,這不得不說是歷史所開的一個黑色玩笑,而造成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竇憲

總結

從竇憲的所作所爲不難看出,他是一個一切以個人利益爲先的人,又怎麼能與具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爲"這樣愛國情懷的霍去病相提並論呢?即便軍功盛於一時,也難逃後世史家的千古評說,德才兼備,以德爲先,一個有能力的人如果德行不過關,也只會給他人帶來災難,讀史如此,望君周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