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一場由矯詔引發的揚威之戰:看大漢王朝如何威振西域

一場由矯詔引發的揚威之戰:看大漢王朝如何威振西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電影《戰狼》中有一句慷慨激昂的臺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不過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這句豪邁之言的出處竟會是源自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而它的歷史背景則是一次由矯詔引發的揚威之戰。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西漢在武帝、宣帝兩朝奉行擴張國策,大漢王朝版圖達到極盛。曾對漢王朝產生嚴重威脅的匈奴也在漢軍追擊下逐漸瓦解,形成了南北兩部。其中的南匈奴在呼韓邪單于帶領下歸附西漢,北匈奴則在郅支單于帶領下向西遷徙,並先後擊敗了大宛、烏孫等國,強迫這些西域小國小邦進貢。

漢元帝登基後,由於西漢版圖已達到當時所能管理的極限,所以停止了軍事擴張行動,而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內部治理上。北匈奴的郅支單于認爲漢王朝並無足夠實力真正控制西域,所以就聯合康居(古西域國家,位於今新疆北境以及中亞部分地區),打算切斷漢朝通向西域的交通線,使西域脫離漢朝統治。

一場由矯詔引發的揚威之戰:看大漢王朝如何威振西域

當時漢王朝對統治西域的態度也是模棱兩可,一方面不忍丟失祖宗辛苦開創的基業,另一方面又不想出動足夠的人力、物力維持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

朝廷不急,但時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陳湯卻急壞了。眼看匈奴人來勢洶洶,一旦率先發起攻勢,僅憑西域都護府中的微弱兵力必難以支持。於是他向西域都護府主官甘延壽提議趁匈奴立足未穩率先出擊,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甘延壽也覺得如果不採取什麼行動,西域必將落入匈奴之手,但他又覺得軍國大事必須先向朝廷稟報,所以堅持要等朝廷下令後才能出兵。

一場由矯詔引發的揚威之戰:看大漢王朝如何威振西域 第2張

當時甘延壽正好身體有恙,所以都護府的日常工作都交由陳湯。陳湯眼看戰機稍縱即逝,於是便矯詔聲稱已得到朝廷旨意,調發都護府及西域屬國軍隊共同出兵,漢胡聯軍共計4萬餘人。甘延壽聽聞此事後驚恐不已,他責問陳湯怎麼敢如此亂來,陳湯按劍喝斥道:“大軍已完成集結,誰敢來阻止?”甘延壽看到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好同意此事,並開始積極配合陳湯行動。

甘延壽、陳湯一方面向朝廷上書請罪,彈劾自己的矯詔行動,並在上書中寫道:“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另一方面,甘、陳二人率軍分道出擊,千里奔襲,直撲康居。《孫子兵法》有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當時的康居國王和匈奴單于都萬萬沒想到,漢軍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殺至眼前。由於來不及組織抵抗,康居的先頭部隊被迅速擊潰,前線康居首領眼見形勢不對,立即表示要與匈奴劃清界限,並將匈奴的軍事部署和盤托出。

在得到匈奴方面的情報後,漢軍迅速出擊,在匈奴郅支單于尚未緩過神前就將其包圍在匈奴王城之中。經過一番激烈交戰後,郅支單于被當場陣斬,其餘匈奴或死或降,北匈奴遭到毀滅性打擊。

此戰過後,大漢王朝威振西域,聲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