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諸葛亮是不是平衡蜀漢內部勢力的人物呢?

諸葛亮是不是平衡蜀漢內部勢力的人物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亂世,名氣最大的謀士當屬諸葛亮了,他不僅用兵如神,還精通內政,幾乎是一個全方位的人才。

在《三國演義》中,求賢若渴的劉備身邊一直沒有頂級謀士,這也是劉備在三國初期顛覆流離,始終找不到戰略方向的重要原因。公元207年,投靠荊州劉表後,劉備通過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打動臥龍出山。而在得到諸葛亮之後,劉備的戰略方向明確了,戰術勝利也更多了。對此,劉備不禁感嘆道: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所以,如魚得水或者魚水之歡,通常用來形容和睦友好的君臣關係。比如齊桓公和管仲、劉邦和張良等。那麼,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真的像後人描述的那麼和諧嗎?在筆者看來,可能劉備並沒有太信任諸葛亮。

首先,在蜀漢帝國的建立初期,包括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前,諸葛亮在劉備集團內部的地位,並非一人一下,萬人之上。比如在攻打益州劉璋的時候,劉備竟然沒有帶上跟隨多年、且已經證明自身能力的諸葛亮,反倒以龐統和法正作爲自己攻打西川的智囊。由此,可以看出劉備本來是希望培養龐統等謀士,也即讓龐統獲得攻佔巴蜀的功勞,從而有效制衡諸葛亮。

諸葛亮是不是平衡蜀漢內部勢力的人物呢?

其次,在龐統死後,諸葛亮協助劉備拿下了益州。然後在繼續北上進犯漢中的時候,諸葛亮又被落在了大後方,反而是法正參與到漢中戰役的謀劃中。尤其是在劉備稱號漢中王的時候,諸葛亮也排在了法正的後面。

再者,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不理睬諸葛亮的勸告,一心想着爲關羽、張飛報仇。在舉傾國之力攻打吳國的時候,諸葛亮又一次被劉備仍在了大後方。戰爭的結果也非常明顯,缺乏智囊的劉備大軍被陸遜大敗,之後,白帝城的劉備在左右無人之際,只有將自己的江山和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特別是在劉備慘敗後,諸葛亮說了這樣一句話: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儘管劉備知道諸葛亮的才能,但是對於諸葛亮的忠言經常沒有采納。而對於法正的話,往往是言聽計從。由此,至少諸葛亮在劉備心裏的分量,就明顯比不過法正。進一步來說,劉備之所以沒有完全信任諸葛亮,也是由於二者戰略目標上的偏差。

在諸葛亮這樣擁護漢室正統的文人中,曹魏集團是一定要討伐的。但是,要想北伐中原的話,必須聯合東吳政權。而劉備儘管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不過這位劉皇叔的心中,自己稱王稱帝纔是最重要的。甚至因爲這種想法,他對心在漢室的關羽也沒有完全信任。此外,劉備之所以懷疑諸葛亮,也有可能是因爲諸葛亮和孫權手下的諸葛瑾的關係。

諸葛亮是不是平衡蜀漢內部勢力的人物呢? 第2張

總而言之,對於絕對權力的掌握和戰略目標上的分歧,註定劉備無法真正的信任諸葛亮。甚至筆者斗膽的猜想,如果劉備沒有在白帝城就掛了的話,其和諸葛亮的矛盾可能會爆發。只是在當時混亂的情況下,諸葛亮成爲平衡蜀漢內部各方勢力的最佳人選。而兩人之間的魚水之歡,只不過是《三國演義》刻意渲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