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劉備的身世怎麼樣?他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呢?

劉備的身世怎麼樣?他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昭烈帝劉備是蜀漢開國皇帝,在三國曆史上,劉備一直是個爭議頗多的人物。有人認爲他以誠待人、善於用人;有人則覺得他假仁假義、殘酷無情;更有人說劉備能得到江山全靠臉皮厚,會裝。那麼,正史中的劉備到底是什麼樣呢?

一、一個從市井中走出來的草莽英雄。

劉備雖自稱爲漢景帝之後,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幼年喪父,因此皇族的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惠。爲了生存,年輕時的劉備和母親跟東漢末年許多底層百姓一樣艱苦勞作。母子二人靠織蓆賣鞋子勉強餬口度日。成長於市井之中的劉備,個性很獨特。他的求權慾望極強,而且抱負非常遠大。

他不喜歡讀書,但喜歡虛心向他人學習,好結交。“喜怒不形於色”,十分謙遜有禮。他憑着個人魅力集結人才,建立起了一支武裝力量,並得到了關、張二人的加盟,三人結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一段曠世情誼。他非常平易近人,常與身份低微的人同席而坐,同盤而食,因此獲得很高聲望。

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劉備率領他的部屬參與到了鎮壓黃巾軍的戰鬥中。在兵敗的情況下,他以詐死得以存活,被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封爲中山安喜尉。他出身低微又年青氣盛,難以躋身權利高層,又忍耐不了仕宦生活的約束,很快便受到了免職的威脅。

在得知官位不保的情況下,他不計後果的帶領手下痛笞朝廷命官督郵,棄官亡命,以發泄內心的不滿。總之,青年時期的劉備,就是一個懷揣滿腔熱血豪情,卻沒有遠大的政治目標,具有俠義心腸還有些魯莽的草根英雄。

二、一個在仁義盛名下,背信棄義的兩面派。

中年以後的劉備,爲了追逐夢想,到處顛沛流離,備受磨難。儘管如此,他一直沒丟失寬厚仁義的做人原則。有一個關於他“仁德”的經典故事,說一個叫劉平的人和劉備有些恩怨,就找了一個刺客去刺殺劉備。結果劉備很善待那個刺客,刺客不忍心殺這麼仁厚的人,就放棄刺殺並對他告知了實情。

劉備的行俠仗義、樂善好施、善待下屬,讓他在亂世中,獲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並逐漸有了自己的威望和名譽。據說,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軍圍困時,便委託太史慈向劉備求救,說劉備非常仁義,值得信任。當劉備聽到這個消息時,不相信的問: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可見,劉備“仁義”的名聲確實遠播在外,並且廣泛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但由於在戰場上的屢次戰敗,劉備卻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四處投奔,多次易主,成了一個在仁義外表下背信棄義的兩面派。譬如,他對於劉璋的侵奪,簡直可稱得上是恩將仇報。而在面對舊主呂布被俘時的態度,則更被後人所詬病。

雖然呂布曾背叛過劉備,還多次攻打他,但呂布對劉備一向敬重,對他從無傷害,還曾救過劉備的急,甚至二人曾以兄弟相稱。但在呂布性命攸關之際,面對呂布的求救,劉備非但不出言相救,反而建議曹操殺了他。使得本來猶豫的曹操最終選擇將呂布絞殺。

劉備此舉既無寬厚之義,更無仁者之德,與籠罩在他身上的仁義光輝顯得格格不入。然而,劉備所體現的人性矛盾,正是歷史上真實劉備的本色體現。一方面,由於他微寒的出身,與下層百姓接觸廣泛,使其人格中有淳厚、悲天憫人、愛憎分明的遊俠仗義的成分;另一方面,青少年時期的商販生涯,使他具有狡詐、兇狠及善於僞裝的一面。

劉備的身世怎麼樣?他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呢?

三、一個敗多勝少的艱苦創業人。

沒有強大的社會背景,使得劉備無法如曹操、孫權那樣發跡於父兄的基業,而其草莽曠達的個性又使其無法忍受仕宦生活的約束。因此,劉備的創業道路註定充滿着坎坷與艱辛。艱辛幾乎伴隨了他全部的創業生涯。他曾在十三年中四次失去妻子。不難想象,在羣雄爭霸的三國時代,這是何等的恥辱。

還有一件事就是他打仗運氣很不佳。有人曾做過統計:劉備參與的戰爭共有25次,失敗16次,勝利9次,其失敗的次數,佔到總戰爭64%。其中,劉備親自督戰或指揮的戰爭19次,失敗10次,佔失敗數的62%。不管由於什麼原因,劉備在創業史上敗多勝少的確是一個事實。

綜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劉備。他不是聖人,他的身上既有常人的優點,也有人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他寬厚仁義,也狡詐多變;他性格堅韌,但運氣不算好。有人就問了,看起來這也就是一般人啊,那他到底憑什麼在羣雄並起的亂世中,能最終成就一方霸業呢?有書君分析,應該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劉備識人用人能力和個人魅力很不一般。

在他落魄的日子裏,他沒有自己的地盤,被打得到處流竄,但從沒有發生過屬下叛變;後來跟隨他的傑出人才臥龍鳳雛,乃至黃忠魏延等,也是沒有不甘效死命的。他曾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證明他比諸葛亮的識人能力更高一層。而白帝託孤,更是他用人識人的光輝一筆。對比下曹睿託孤司馬懿,其識人能力沒法跟劉備相提並論。

其次說他的政治品格。

他寬厚仁義親民的政治風格,是最符合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理念的。他率領着十多萬民衆一起走,日行只有十餘里。衆人勸他先走,他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終於被曹操的虎豹騎追上,1W多士兵被打散,妻子死,兩個女兒也失散亂軍中。

他深得人心。劉表死後,荊州官民立刻選擇了他,而不是劉琮。諸葛亮勸他攻劉琮,佔荊州,他卻說“吾不忍也”。軍事上失敗,政治上他卻贏得了萬世的讚譽。

再說說他的堅韌個性。

他一生顛沛流離,到處被趕,卻從來未曾灰心和放棄,堅韌不拔,意志堅定,令人讚歎。屢次戰敗,妻離子散,部屬失散,每次他都能打消部下的疑慮,重新聚攏人心。即使放在當今社會,這不也是成功人士的標配個性嗎?

曹操有家族的先發優勢,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只有劉備白手起家,鼎立於三雄之間。你說他到底有多厲害?連曹操都由衷的讚賞他:“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一、弓馬嫺熟

不同於孫權的繼立,劉備和曹操都是政權的締造者。漢末天下大亂,劉備幾乎親身經歷了中原所有大小戰役,從最初的黃巾之亂,到討董聯盟,攻伐袁術,剿滅呂布,袁曹對決,赤壁大戰,全部都活躍着劉備的身影,而且基本都在前線,可謂身經百戰,戰鬥技能方面是不差的。

當然這只是相對說劉備有這個基礎能力,殺敵衝陣肯定比不了關張等猛將,指揮藝術也不及曹公,但是作爲亂世的統帥,沒有這方面能力肯定不行,也倒不是必須要特別優越。

二、情商卓越

情商是我們現代人的詞彙,擱古代大概叫做人情練達,人格魅力,通俗說法就是會做人。劉備早期投靠過的勢力,遠多於三姓家奴,但是無論是劉備多麼落魄,基本任何勢力都會以諸侯之禮相待。陶謙,曹操,袁紹,劉表,這些一方軍政大佬在與劉備相處時都沒有瞧不起劉備。

甚至像陳登,田豫,徐庶這樣後期離劉備而去的名仕,提到劉備都是,英雄、仁德之類的評價。這一方面得益於劉備的漢室血脈,更多的還是他坦誠待人,仁德愛民,和卓越的情商導致的。

三、識人之明

這一點是決定劉備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劉備在識人之能上甚至不低於他的先祖劉邦。關張二人自不必說,諸葛亮也有別人舉薦和劉備當時實在無人可用的窘迫有關係。

但是像魏延,馬謖這樣的例子就非常說明問題了,魏延是草根出身,劉備在時,非常重用他,甚至最後力壓張飛成爲漢中太守。馬謖更是連諸葛丞相都看走了眼,劉備卻能直接指出此人言過於實,不堪大用。

甚至張飛的性格缺點也被劉備多次提醒過“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而且劉備雖然沒有像曹操一樣提出唯纔是舉的口號,但是在蜀漢政權中,卻有非常多出身平民的高級將領,這也是劉備識才的過人之處。

四、堅忍不拔

這一點演義也有突出表現,年過四十跟劉表喝酒,因爲髀肉復生,皇叔還能哭一場。真實的歷史中,劉備也確實屢敗屢戰,從不氣餒,一直相信自己!即使經常投靠別人,也終不爲下。

這其實是非常可貴的品質,結合我們普通人心性,有多少人能在30歲以後依舊毫無所成還能始終保持鬥志,而不是選擇“平淡是真”?也正因爲如此,無論劉備多麼落魄,身邊一直聚集着一批和他有着共同目標的人。

五、寬容大度

作爲領導,能力都是其次,眼界,格局,胸懷纔是更重要的品質。眼界格局上,劉備從來沒想過自己去給人打工,做個高級將領混日子。而劉備的容人之量也是他非比常人的可貴之處。

兩個事例:一、糜芳背反關羽,投降孫權,導致荊州失陷,關羽被殺。劉備怒不可遏,身在蜀中的糜竺,將自己綁起來請劉備治罪,劉備卻嘆了口氣說,弟弟犯罪,做哥哥的有什麼錯呢,將糜竺放了,並始終沒有追究。

二、夷陵之戰,黃權曾勸諫劉備,不要攻吳,夷陵敗後,劉備退守,黃權的撤退路線卻被切斷了,無奈之下選擇投降了曹魏。當時有人建議將黃權的家人治罪,劉備想了想卻說,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不要爲難他的家人。

劉備的身世怎麼樣?他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呢? 第2張

劉備最終能成就帝業絕非偶然,也不是靠哭鼻子,而是依靠他過人的膽識,志向,眼界,毅力和胸懷以及不斷拼搏進取得來的。因此很多人說讀三國,年輕時喜歡能力卓越的曹操,年紀大了覺得劉備的品質更爲可貴。也正因如此,後世才一直將劉備,曹操放在同一水平看待:“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