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八旗制是怎麼產生的?八旗軍戰鬥力有多強?

八旗制是怎麼產生的?八旗軍戰鬥力有多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八旗軍是八旗制度下的軍隊。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徵。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八旗軍戰鬥力有多強?八旗軍隊和關寧鐵騎哪個的實力更高一籌?

八旗制是怎麼產生的?八旗軍戰鬥力有多強?

1601年,努爾哈赤將自己統治下的臣民按黃、白、紅、藍四種顏色編成四旗。後來隨着努爾哈赤勢力不斷擴大,四旗中的人口越來越多。爲了提高組織效率,努爾哈赤又於1615年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確立。八旗制度是滿洲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裏面既包括了軍隊,也包括了普通百姓。八旗中的基本單位叫牛錄,每個牛錄300人,每牛錄設長官一人叫“牛錄額真”,副長官二人叫岱子,辦事員四人叫章京,噶珊管理員四人叫撥什庫。牛錄是軍政合一的機構,牛錄額真平時負責管理本牛錄的生產、生活事務,戰時組織出徵作戰。牛錄內的成年男丁都是“無事耕獵,有事徵調”。

牛錄的上級單位叫甲喇,五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每個甲喇1500人,長官叫“甲喇額真”;五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每個固山7500人,長官叫“固山額真”。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制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所以固山在漢語中譯爲“旗”的意思。

1615年的時候,滿洲共有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共八種旗幟,因此被稱爲“八旗滿洲”。後來隨着滿清勢力不斷擴大,並吸納了大量蒙古人和漢人的加入,因此又先後於1635年和1642年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凡是在八旗中的人員,無論滿人、蒙古人還是漢人,都稱旗人。

1619年,明朝出動11萬大軍,試圖徹底剷除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政權。當時努爾哈赤手下約有6萬餘人的軍隊,雙方在兵力對比上還較爲懸殊。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場被稱爲“薩爾滸之戰”的戰役卻是以明朝軍隊完敗而告終。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除了至今仍存在爭議的明軍指揮問題外,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八旗軍戰鬥力實在太強了。

有一種說法是“八旗軍成員平時皆民,戰時皆兵,因此具有很強的戰鬥力”。這個解釋其實不僅非常馬虎,而且完全不靠譜。全民皆兵確實會擁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前提是要看對手是誰。如果對手是普通百姓,那自然可以輕鬆吊打。但“薩爾滸之戰”中,八旗軍的對手全是明朝的軍人,大家都是專業人士,誰能比誰強太多呢?

因此,全民皆兵雖然確實可以提升八旗軍的戰鬥力,但這並非是他們能打敗明軍的主要原因。八旗軍戰鬥力強悍的關鍵一點其實就在於它基層組織方面的優勢,也就是上文中提到過的牛錄。當時的牛錄都是以血親、家族、村寨爲紐帶組成的團體,每個牛錄中的人都和周圍的人存在血親、家族關係。因此牛錄作爲基層戰鬥單位,其凝聚力之強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由於大家存在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因此在戰場上往往就會更加拼命,不會出現那種“你行你先上”的情況。此外,在後勤方面,每個牛錄都需負責自己牛錄的物資。由於同個牛錄中大家都是親朋好友,自然會不遺餘力給前線作戰的親人們提供最好的物資保障。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前線和後方非常緊密的聯繫,從而大幅提高戰爭效率。反觀明朝這邊,雖然軍隊人數衆多,但組織效率低下,軍備廢弛,士兵紀律鬆散。這樣的部隊打流寇尚且可以應付,但要遇到真正強勁的對手,則往往是一觸即潰。

從統一女真到成功入關,八旗軍隊立下汗馬功勞,野戰訓練,嚴格的管理。八旗軍隊對戰的關寧鐵騎,究竟誰更勝一籌?八旗鐵騎的戰鬥力又爲何可以用恐怖二字形容?

一個王朝要想成功建立,除了有一個英明的決策者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必須有一支過硬的軍事力量。什麼是清軍入關過硬的軍事力量呢?那就不得不說到清軍奇蹟般的八旗軍隊了,提到清軍八旗,世人們都會聯想到茶館裏的那些紈絝子弟,但是那已經是後期的八旗風氣了。八旗軍隊在大清初期擁有着恐怖的戰鬥力,令當時的很多勢力聞風喪膽。

爲什麼說八旗軍隊有着恐怖的戰鬥力呢?先不提他們的領袖如何厲害,單單就說他們從馬背上長大,常常在森林裏爲伍過着生活,這一點就是非常了不起的。舉個例子,在1619年努爾哈赤趁明朝內部矛盾的時候,決定在遼寧撫順向明軍開戰。當時的明朝一看,竟然膽敢跟大明王朝開戰。於是明朝就立刻派出了10多萬的士兵從四路開始包圍努爾哈赤的軍隊。

明朝派出的是10萬多人,努爾哈赤只派出了6萬精兵,這差着4萬多人,從氣勢上明朝就壓過了努爾哈赤。但是不只能看數量,不看質量,這場戰役最終的結果可是出乎意料,努爾哈赤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連續作戰,逐個擊破的方針,最終擊破了明朝的10多萬大軍,取得了薩爾滸大捷。只是此次大戰是在明朝內部矛盾之時突然襲擊,總歸贏得沒有那麼正大光明,那麼八旗軍隊真的這麼神勇嗎?

薩爾滸大捷,大家很可能覺得這只是一次偶然的經歷,並不能證明八旗軍隊就是一直這麼的神勇厲害。可是他們就是很神勇很厲害。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的當年,也就是公元1627年,皇太極派了他的三萬八旗軍隊,打向了朝鮮,越過了鴨綠江,一直打到了平壤。

結果把朝鮮國王打的逃跑了,不久後朝鮮國王表示投降,就這樣最終拋棄了明朝而投向了清朝,這就是八旗軍隊的厲害之處。因爲八旗軍隊的不斷壯大,讓朝鮮成了大清的臣子,所以在皇太極西進,靠近明朝之時,免除了後顧之憂,可是如此英勇的八旗將士一直都是這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嗎?

八旗子弟在努爾哈赤手裏能夠以少勝多,在皇太極手裏能夠讓朝鮮俯首稱臣,簡直就是一隻神話般的軍隊。但很多人就好奇了,這八旗軍隊這麼厲害,可爲什麼先攻入京師的是李自成呢?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袁崇煥。他雖然是文人出身,但他每一次都能夠讓努爾哈赤吃癟,爲什麼袁崇煥這麼厲害呢?

其實這是因爲他太瞭解八旗軍隊的特長了,這八旗軍隊有什麼特長呢?八旗軍隊是打野戰的好手,如果雙方在野外進行作戰,那明軍根本就不是八旗軍隊的對手。袁崇煥率領的明軍之所以在對八旗的作戰中屢戰屢勝,是因爲他率領的明軍不是堅守着城池,那就是背城而戰,很明顯袁崇煥非常清楚自己要儘量避免與八旗軍隊在野外作戰。

而且還有一點我們要注意,大清有八旗軍隊,而袁崇煥手下有着強大的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是明末組建的一支兵力並不很多,但戰鬥力相當強的奇兵部隊,是明末最精銳的部隊。能與大清的八旗有着一戰之力,那麼這兩個到底哪個實力更強呢?

面對着關寧鐵騎,八旗軍隊也有打過敗仗的時候。天啓七年的夏天,皇太極率領着八旗的清兵來到寧遠城下,在寧遠城外就紮下了九道大營,形成了對寧遠城的包圍之勢。此時剛剛登基不久的這皇太極面對着寧遠城,那是心潮澎湃,特別的複雜,爲什麼呢?因爲想當年他的父親就是在寧遠城下,被袁崇煥打敗的,自己現在又到了寧遠城下。

所以皇太極這一次是有備而來的,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拿下寧遠,爲自己的父親努爾哈赤報仇雪恨。三聲號炮響起,八旗軍隊洶涌而來,直向寧遠城下撲去,明軍依然延續以往的戰略戰術,依然是城牆上用大炮轟,一排又一排的八旗精兵在炮火中倒下,人仰馬翻,血肉橫飛。但是皇太極所屬的軍隊是面無表情,皇太極也是堅定的一揮手,八旗軍隊冒着炮火繼續前進。

皇太極面對這樣的局勢,爲何如此冷靜?原因在於他已經研究過關寧鐵騎的戰法優勢,只要他的八旗衝過城牆上大炮編制的火線,到達大炮的死角,他的八旗就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了。但是令信心十足的皇太極吃驚的是,明君竟然還留有一手,那麼到底明君還有什麼祕密武器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呢?

八旗制是怎麼產生的?八旗軍戰鬥力有多強? 第2張

就在八旗軍隊奮勇爭先的時候,大明的大炮仍然在城上轟擊,炮火聲中卻殺出一隻幾萬人的馬隊來,這馬上的士兵手持三眼火銃,離八旗軍還有百八十米開外的時候就開始射擊,那個鉛彈如疾風暴雨般的向八旗軍隊轟來。三眼火銃也被我們稱爲三眼鐵銃,就是古代的一種火器,要擱到今天來說完全沒有什麼先進的技術,但是在當時來說那就是最先進的武器了。

當時八旗兵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的時候,關寧鐵騎已經殺到陣前來。一場混戰下來,從早晨一直持續到了中午,八旗軍隊是慘敗而回,狼狽逃竄。戰後皇太極才知道這隻兇猛異常的部隊,那就是袁崇煥新組建的關寧鐵騎。關寧鐵騎因爲寧遠這一仗的勝利而名聲大振,在此後的戰爭中已是一直保持着超高水準,是八旗軍隊最強勁的對手,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與之相比,八旗軍隊的優勢在哪裏?怎樣才能戰勝關寧鐵騎?寧遠城一站八旗軍隊完全沒有想到明朝有關寧鐵騎這個祕密武器,所以就吃了大虧。但是八旗兵最擅長的就是野外戰鬥,一旦在野外上,那八旗精兵的優勢就能夠充分的展示出來。在1629年袁崇煥手下大將趙率教的四千關寧鐵騎打到遵化地帶,與八旗精兵相遇。

這個時候八旗精兵的優勢就完全暴露出來了,先是整個一個埋伏,接下來打了個措手不及。然後又備好弓箭手,先射關寧鐵騎的戰馬。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關寧鐵騎變成了關寧廢鐵。結果趙率教帶領的這四千關寧鐵騎全軍覆沒,趙率教也中箭摔落馬下,最終戰死。到了這裏,這我們就知道袁崇煥的擔憂那是非常正確的。在野外戰鬥中八旗軍隊真的是太強悍了。

兩支隊伍各有各的優點,雙方也在竭力避免對方的優勢發揮。可惜的是袁崇煥的離去,使得關寧鐵騎士氣大傷。關寧鐵騎的沒落,使得大明最後的希望也消失了。而八旗在皇太極的帶領之下卻是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