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張居正去世後,張居正改革爆發了哪些不利影響?

張居正去世後,張居正改革爆發了哪些不利影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居正改革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經過十年的嘔心瀝血,張居正改革一舉扭轉了嘉靖、隆慶時期政治腐敗、武備廢弛、財政匱乏的局面,使得步入末期的大明一度出現了中興的景象。

即便如此,張居正改革終究還是難以跳出凡事皆有利弊兩面的桎梏,當張居正在世時,改革中利的一面還能勉強維持住中興的景象,而當張居正去世後,改革中弊的一面對明末時期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就開始集中爆發。

張居正去世後,張居正改革爆發了哪些不利影響?

一、內閣受到打壓

張居正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推行考成法,而考成法的第一步則是對明代頂層行政結構的重建。

在明代原本的頂層行政結構中,內閣實際上僅承擔了宰相的部分職能,它對上輔佐皇帝理政,對下協調六部。

可當時皇帝朱翊鈞只有十歲,即使有了張居正的輔佐,他也無法成爲改革的最高決策者,並且張居正還認爲內閣對六部僅有協調之權,無法從根本上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所以,在完成重建的頂層行政結構中,內閣首輔張居正取代了皇帝成爲改革的最高決策者,而六部也相應的成了內閣的下屬行政機構。

這種情況下,大明到底是姓朱還是姓張就成了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張居正去世後不久,時年二十一歲正值血氣方剛的皇帝朱翊鈞頓時就被這個問題氣的暴跳如雷:“好你個張居正,我支持你改革是讓你挽救我大明江山社稷的,不是讓你來替我當皇帝的。”

就這樣,考成法成了皇帝朱翊鈞眼中最大的弊端,於是他立即下詔廢止了考成法。

張居正去世後,張居正改革爆發了哪些不利影響? 第2張

不僅如此,爲了防止內閣中再度出現類似張居正的人物,從朱翊鈞開始,明末時期的歷代皇帝都大力打壓內閣,尤其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之初竟然通過抓鬮的方式選閣臣,內閣變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

在我個人看來,崇禎朝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內閣職能的缺失:儘管皇帝朱由檢十分勤政,但由於缺失了內閣的輔佐,導致他很難抓住重點;儘管六部不乏人才,但由於缺失了內閣的協調,導致他們本該投入到內憂外患中的精力卻浪費在了內耗中。

所以說,張居正改革對明末時期造成的第一個不利影響就在於考成法引起了皇帝對內閣的打壓。

張居正去世後,張居正改革爆發了哪些不利影響? 第3張

二、宦官集團乘機崛起

在皇帝打壓內閣的同時,六部爲了恢復跟內閣平起平坐的地位也開始了同內閣的爭鬥。

隨着閣部之爭的日趨激烈,宦官集團乘機崛起,而宦官集團的崛起不僅直接促成了魏忠賢柄政局面的形成,還使得明末時期的朝堂紛爭更加的激烈和複雜。

所以說,張居正改革對明末時期造成的第二個不利影響就在於宦官集團乘機崛起。

三、黨爭的全面爆發

面對由皇帝、內閣、六部和宦官之間相互爭鬥所造成的嚴酷政治環境,那些失意的中下級官僚和士子們只能通過結成大大小小的學社來抱團取暖。

當這些學社被不同的政治抱負和利益訴求整合成若干個更大的政治勢力時,明末時期的黨爭就會全面爆發。

與此同時,那些在張居正改革中利益受到損失的階層也紛紛通過結黨來保全自己的利益,比如說齊、楚、浙等黨保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階層的利益,東林黨保全的是中小地主和官僚階層的利益,他們之間爲了爭權奪利進行了長時間的爭鬥。

這樣一來,明末時期黨爭的激烈性和複雜性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引發的惡果就是朝堂上的混亂、無度和戰爭上的連連失利。

所以說,張居正改革對明末時期造成的第三個不利影響就是促成了黨爭的全面爆發。

張居正改革之所以會對明末時期產生這些不利影響,其根本原因並非是改革措施上的缺陷,而是由於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人或勢力的短視所致。如果他們能看得長遠一些,不僅他們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大明也能重獲新生。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他們的短視最終使得大明和他們一起墜入了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