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鄭和冒着生命危險多次下西洋,爲什麼後來會被明朝大臣們指責?

鄭和冒着生命危險多次下西洋,爲什麼後來會被明朝大臣們指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鄭和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較爲強盛的朝代,北方驅逐蒙古,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經濟方面,改革稅制,增加財富,只是到後期逐漸封閉,很少與外界聯繫,除了隆慶帝短暫的開關以外,其他時間基本處於封閉狀態,這導致中國與外界的交流斷開,逐漸落後於西方。

在明朝早期,國勢漸升的時候,明朝對於外界還有些排斥,朱元璋下令,片帆不出海。明成祖朱棣在位時,開始主動與外界溝通,不斷與西方各國友好往來。多次派鄭和帶領船隊出使國外,從東南亞過馬六甲,再經過獅子國,最遠到達紅海附近、甚至是北非地區,船隊規模龐大,船隻數量與噸位都遠超西方船隊。

鄭和冒着生命危險多次下西洋,爲什麼後來會被明朝大臣們指責?

從永樂一直到宣德年間,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不但重新恢復我國在亞洲的威望,而且更進一步的鞏固了新的朝貢貿易。從歷史記載來看,鄭和在公元1405年首次下西洋,便到達印度,一些國家的使者紛紛隨船到中國朝見,而後不斷的擴大距離與範圍,前來朝見的使者也是越來越多,可謂是萬邦來朝。

鄭和下西洋的利好在於再一次重申了對於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保證了明朝的近海安全,除此之外,在貿易過程中,帶回了大量的農業新品種,這些包括番薯、玉米在內的的高產作物被帶到中國,經過數代的培育,最終幫助明朝養活了更多的人口,進一步提升了明朝的整體實力,也豐富了我國農業種類。

鄭和冒着生命危險多次下西洋,爲什麼後來會被明朝大臣們指責? 第2張

鄭和死後,由於政策和國力的關係,明朝再一次選擇了封閉,減少與西方的往來,到了明朝後期,一些大臣甚至指責鄭和下西洋的行爲是在虛耗國庫,於國無益。一個甘冒生命危險多次下西洋的功臣爲什麼會被大臣指責?甚至這種現象還不止一次地發生,在國力衰退,他們又是基於什麼道理?

從動機上來說,永樂大帝派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並不純粹,至少主觀上並不是要與各國往來,而是希望外邦小國瞭解明朝的強大,知道自己的功績,也就是宣揚國威。在明朝後期的大臣看來,這是赤裸裸的炫耀,單純爲了炫耀自己的功績而花費巨大,這本身不符合一個君主的行爲。其次,在古代中國人看來,自己是天朝上國,西方小國不需往來,有損上國排面,實在是多此一舉。

根據一些民間傳說,朱棣之所以不惜代價是爲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因爲在靖難之役後,朱允炆下落不明,這讓朱棣始終不放心,生怕哪天朱允炆會突然出現,一呼百應,奪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允炆很有可能從泉州港登船,跟隨阿拉伯商船出逃海外。但是根據後來考證,發現泉州港並不構成這一條件,而朱允炆也很難在那種情況逃脫,這一說法始終存在爭論,真實度不高。

鄭和冒着生命危險多次下西洋,爲什麼後來會被明朝大臣們指責? 第3張

從利益來看,船隊的規模和船隻的規格都遠超一般商隊,甚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與龐大的船隊,這樣的船隊註定需要極大的消耗,無論是打造船隻的成本,還是後期的維護與補給都是無底洞,但是當時的貿易方式與目的並非以賺錢爲主,多是物物交換,甚至單方面賞賜,以彰顯大國威儀,也就造成船隊出行的直接效益低下,長遠利益又不被人們察覺,也就體現出了朱棣的鋪張浪費與鄭和下西洋的不智。

從明朝後期的政治局勢來看,明朝後期國庫空虛,特別是在萬曆三大徵之後,國力下降到極點,而海上同時有倭寇作亂,不斷在沿海襲擾,爲了防止海民與倭寇勾結,更加不允許開關行商,爲了杜絕這種事,刻意的強調永樂大帝的不智行爲以及鄭和下西洋的作用,本質是不希望當朝皇帝模仿。

筆者以爲,鄭和下西洋卻是有利有弊,但是肯定利大於弊,因爲鄭和下西洋的壯舉纔有對海洋的重視感,也正因此才能加強與西方的交流,引進一些技術與作物,完善我國的農業和經濟體系,爲後來的發展奠定基礎,開放、溝通是保證一個國家保持實力並不斷進步的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