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言官制度在明朝得到了哪些完善?

言官制度在明朝得到了哪些完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言官制度是歷代王朝所不斷完善的一種制度,到了明代的時候,這種制度逐漸完善。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國之後,開始從前代的制度之中尋找大明的政治制度,言官制度也不例外。朱元璋繼承了前代的監察制度,並且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創新,御史臺變爲了都察院就是其中最爲典型的代表。都察院成爲了明代最高的監察機關,主要的職責就是開始考察和監督全國的所有官員活動。

明代的言官制度是朱元璋所苦心孤詣探索出來的明代制度,都察院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經歷了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之後纔出現的。皇權的不斷加強,使得自己需要聽取民意,不得不開始打通言路,言官就要對皇帝即將要犯錯的時候進行規諫。

一、明代言論的收集

朱元璋自從廢除了一系列的制度之後,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自己要全權負責朝政的大小事情。如果言路不通,那麼皇帝就只能夠被蒙在鼓中,所以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開始對於大明朝的制度進行了改革。通政使司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通政使司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爲了皇帝的耳目,目的就是爲了讓皇帝瞭解天下的民情動向,從而把控言路的窗口。所有通政使司的作用不言而喻,不僅皇帝對於通政使司十分的重視,大臣之間也是開始爭奪通政使司的把控權,誰控制了通政使司那麼就可以控制了言路,使得好的輿論往自己身上發展。

由此來看,通政使司的作用在不同的時期之間帶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最初的時候政治清明,通政使司帶來的則是一系列的有利的影響。但是隨着皇權沒有加緊對於通政使司的控制,從而使得原本的通政使司開始被其餘宦官、大臣們開始爭奪,其功能也是開始逐漸的被破壞。到了明中後期的時候,通政使司已然沒法發揮作用。

言官制度在明朝得到了哪些完善?

二、明政府對於地方上言論的控制

爲了維護王朝的意識形態和君主的利益,明代政府都會採取一系列嚴格的措施來控制社會輿論的出現。教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明政府在文化教育上開始了專制主義的思想,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的主要思想。朱元璋爲了穩定自身的統治也是開始全國上下不斷的強化儒學,希望通過孔孟之道來禁錮住人們的思想。明代的程朱理學開始逐漸的強化,對於程朱理學的非議書籍大多都是被統治者禁燬。

廠衛制度是明代專制主義集權發展的一種頂峯的表現,廠衛制度能夠嚴格的進行監控天下臣民,同時對於皇帝負責。廠衛擁有了大規模的情報網,能夠將天下的臣民言論控制,如果稍有百姓不慎說出了不正當的言路,那麼就很容易導致殺身之禍。同時明代廠衛的肆意暴行,也是加劇了社會的矛盾,從而使得明朝最終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言官制度在明朝得到了哪些完善? 第2張

結語

朱元璋認爲元代之所以滅亡是在於中書省的言路不通,使得皇帝不能夠知曉天下事,所以使得元朝覆滅。所以朱元璋開始建立了一系列言路制度來收集民情,其中通政使司就是其中的代表,通過通政使司的對於皇帝的直接負責,能夠使得皇帝知曉天下事,但是也是帶來了很多的弊端,成爲了臣子和宦官爭奪的一種工具。爲了能夠加強思想上的禁錮,朱元璋開始從教育和廠衛制度上對其進行一系列的加強,使得天下的輿論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