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後進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如何遷都洛陽的?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後進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如何遷都洛陽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孝文帝拓跋宏親政後,實行均田制,他主張推行漢化,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遷都洛陽。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早期的鮮卑族人居無定所,不斷遷徙。

公元258年,酋長拓跋力微由蒙古高原遷徙到陰山南部的盛樂城,並開始定居。

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建國後,把都城又盛樂遷到了平城。在此後的近百年時間裏,平城一直是北魏的統治中心。

到了孝文帝時期,爲了進一步向南推進,拓跋宏決定力排衆議,遷都洛陽。

他怕大臣們發對遷都,就等到上朝的時候,假裝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結果大臣們還是表示反對,最激烈的當屬任城王拓跋澄。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後進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如何遷都洛陽的?

拓跋宏發火道:“國家是我的國家,天下是我的天下,你難道想阻止我用兵嗎?”

拓跋澄反駁道:“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是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瞭解陛下做得不對,當然要盡力勸阻。”

拓跋宏想了一下,退朝後就單獨召見了拓跋澄,“其實我真正的意思是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政治改革,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進行改革,非遷都不可。現在我主張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後進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如何遷都洛陽的? 第2張

拓跋澄這才恍然大悟,馬上同意了拓跋宏的主張。

公元493年,拓跋宏親自率領步騎兵30多萬南下,向洛陽出發。

到了洛陽,正好遇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多月,道路泥濘,行軍困難。

拓跋宏假裝沒有停下來休整的意思,命令繼續行軍。

大臣們本來就不想南下伐齊,這下正好有藉口阻止行軍了。

拓跋宏假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衆,廢了老大的力氣纔到了洛陽,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要被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繼續南下,不如把國都遷到這裏,也算不虛此行,大家認爲怎麼樣。”

大臣們只得二選一,聽說可以不用繼續行軍,只好表示擁護遷都。

於是孝文帝拓跋宏就把都城定在了洛陽。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後進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如何遷都洛陽的? 第3張

孝文帝改革,推行漢語

北魏自從太武帝死後,政治腐敗,鮮卑族貴族和商人壓迫人民,不斷激起北方人民的反抗。

公元495年,爲了北魏能更加強盛,孝文帝決心實行改革。

北魏孝文帝規定了官員的俸祿,嚴懲貪官污吏,實行“均田制”,把荒地分給農民。成年男子沒人四十畝地,婦女沒人二十畝地,“使耕者有其田”,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

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地外,都要歸還官府。

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穩定了,官府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後進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如何遷都洛陽的? 第4張

除此之外,孝文帝還強制推行漢語:三十歲以上的人改口比較困難,可以暫緩;三十歲以下,現任朝廷官員,一律改說漢語,違反者降職或撤職。

規定官民一律改穿漢服;鼓勵鮮卑族人與漢族通婚;改用漢族的姓。

北魏皇室本來姓拓跋,孝文帝第一個吃螃蟹,改姓元,從此拓跋宏變成了元宏。

孝文帝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北魏在政治、經濟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同時促進了鮮卑族和漢族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