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爲什麼說杜牧是個“風流才子”呢?他有哪些事蹟?

爲什麼說杜牧是個“風流才子”呢?他有哪些事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牧,字牧之,晚年時期居住在樊川別業,世稱杜樊川,他是晚唐時期官員,也是文學家。他的詩文負有盛名,代表作有《阿房宮賦》《題烏江亭》等,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杜牧的故事吧。

在唐代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佳作如林的詩壇中,杜牧在晚唐以獨樹一幟的風格自成一家,爲萎靡薄弱的晚唐詩壇帶來清新振奮之風,成爲煌煌唐詩中的璀璨明珠。

杜牧,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生於仕宦之家。京兆杜氏自魏晉以來就是高門望族,子孫世代爲官。在唐代,杜氏一門更爲煊赫。杜牧的祖父杜佑官至宰相。他的父親與伯父也都在京爲官,家宅正居長安城中心的安仁坊,一時顯貴無比。

對於自己的家族,杜牧一直頗爲自得,他曾寫詩誇耀家中的萬卷藏書,可見很珍視這種家學傳統。他生平留心當世之務,論政談兵很有見地,也精通詩賦古文,是當時‘名振京邑’的才子。杜牧雖是中晚唐人,詩歌卻有盛唐風骨,發出俊秀豪爽之氣。

爲什麼說杜牧是個“風流才子”呢?他有哪些事蹟?

不過,一提到杜牧,人們總會浮現出“風流才子”的形象。爲什麼呢?

《唐才子傳·卷六》記載了杜牧一件事情,其文曰:“牧美容姿,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時淮南稱繁盛,不減京華,且多名妓絕色,牧恣心賞,牛相收街吏報杜書記平安帖子至盈篋。”

這裏說的是杜牧在揚州時候的故事。當年,牛增儒在揚州作淮南節度使,也就是當地的軍政一把手,杜牧就在牛增儒的手下擔任節度使掌書記,也即祕書。當時的揚州,經濟發達,文化開明,社會繁榮,百姓富庶,第三產業興旺,是絕對的遊玩聖地,那時杜牧還年輕,貪玩,幾乎夜夜都流漣於煙花巷。但牛增儒又怕他有什麼閃失,於是祕密派了保鏢暗中保護他,並且隨時記錄並彙報他的狀況,一連好幾年都是如此。

後來,當杜牧離開揚州時,得知老領導如此“觀照”自己,因而泣拜致謝,終身對牛增儒心存感激。後來,杜牧還專門爲他的揚州生活,賦詩一首,名爲《遺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佔得青樓薄倖名!”

《唐才子傳·卷六》還記載了杜牧另外一件事情,其文曰:“後以御史分司洛陽,時李司徒閒居,家妓爲當時第一,宴朝士,以牧風憲,不敢邀。牧因遣諷李使召己,既至,曰:‘聞有紫雲者,妙歌舞,孰是?’即贈詩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狂言驚四座,兩行紅袖一時回。’意氣閒逸,傍若無人,座客莫不稱異。”

爲什麼說杜牧是個“風流才子”呢?他有哪些事蹟? 第2張

這一件說的是杜牧在洛陽時候的故事。當年,杜牧同志在洛陽當紀檢幹部。正好碰上李司徒被上級撤了職,在家閒着沒事幹,經常舉辦飯局和輕歌舞晚會招待各路名士,礙於杜牧紀檢幹部的身份,老李不想請他參加,但是貪玩的杜牧很想參加這樣的盛會,於是想法設法向老李表達參加宴會的意願。老李不得已,只好寫了請柬邀請。到了宴會上,杜牧知道自己紀檢幹部身份,會讓在座的公職人員尷尬,所以不怎麼說話,只是一本正經地吃菜喝酒。

當杜牧吃飽喝足了的時候,剛好到了輕歌舞的時間,他盯着臺上的衆多佳麗,一眼就看上了一個名叫紫雲的姑娘,然後叫老李送給他,引起衆人一陣狂笑,尷尬的氣氛得知緩解。此時的杜牧更有興致了,先是連幹三杯酒,然後大聲吟誦了一首詩:“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偶發狂言驚四座,三重粉面一時回!” 這首詩歌,就是杜牧有名的《兵部尚書席上作》。

還有一次,杜牧在宣州幕下任書記時,聽說湖州美女如雲,便去到湖州遊玩,在一次龍舟賽上看中了一位13歲的小女孩,當即下了厚重的聘禮,許諾10年後來湖州做官就娶下這位姑娘,誰知道他過了14年纔來到湖州做官,那位姑娘早已嫁人,杜牧傷心不已,感慨萬千,當即寫下一首《悵別》詩:“自是尋春去較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

爲什麼說杜牧是個“風流才子”呢?他有哪些事蹟? 第3張

儘管風流才子這個美名也沒什麼不好,但是“風流”並非杜牧的初心。由於杜牧是世家出身,所以從小他就有一種以天下爲己任的想法。面對朝廷的內憂外患,他渴望舒展才能,內削藩鎮,外除邊患,濟世安民,實現“壽域富農商”,讓人民安居樂業。用他的話說就是“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

但是,當時的大唐王朝衰落之勢已難扭轉,皇帝庸弱,朝政混亂,官員鉤心鬥角,爭權奪利。儘管杜牧從小熟讀詩書才華橫溢。二十三歲時就寫下了《阿房宮賦》,一時洛陽紙貴,二十六歲就考上了進士,之後他一直不停地找機會,上書給當時的宰相李德裕,提出了不少治理邊疆的軍事上的方略,但是李德裕大概懶得看杜牧一眼,杜牧大部分時間是給人家做祕書,而且還不是帶長的那種。

因此杜牧就空有理想和治國平邊之策了,最後,杜牧也只能寫詩發牢騷:“請數擊虜事,誰其爲我聽。”杜牧原本就生活浪漫,不拘小節,理想破滅之後,他就放浪形骸,買醉青樓。杜牧壯志難酬,風流卻不快樂,享年僅五十歲。臨終前,自撰墓誌,清理平生著作,只保留部分詩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其餘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