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理國家的?他追求以德治國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理國家的?他追求以德治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的盛世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開元盛世更是達到了史前的萬國來朝,盛唐的名字也由此而來。唐玄宗使唐朝國力達到鼎盛,在此之前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功不可沒的,他爲盛唐的到來奠定了基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唐太宗李世民把大唐的歷史推向了後人無法超越的地步,更是被人譽爲“天可汗”。作爲天下盟主,他讓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難以望其項背。相比明成祖朱棣,似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聲要好許多。不但文武雙全,甚至留下了納諫的美名。

011:唐太宗有三面鏡子,客觀總結前朝教訓,以便大唐傳之萬世

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國家有三面鏡子,因爲古代鏡子是銅的,照臉可以正衣冠。後面兩面是以古爲鏡,以史爲鏡,用歷史來照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便於完善自己。歷史就是古人的智慧,把這些精華全部吸收,用古代的智慧就可以幫助我們開闢未來。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理國家的?他追求以德治國

之所以把歷史看作第一位,首先李世民客觀總結前朝的教訓。唐朝之前的一個朝代是隋朝,可在短短三十幾年便轟然倒塌。成爲了繼秦朝之後第二個短命王朝,不好的人才能從他身上找尋失敗的東西。唐太宗大力修史,房玄齡等主持,有的時候皇帝親自去做。

隋朝做的一些好事情給予高度肯定,比如說在三十八年的短暫生涯中廢除郡縣,修通大運河,將江南跟中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重修長城打敗了外敵入侵,這是他所做的大事;最讓人詬病的隋煬帝被罵了一千多年,他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核心一點沒有考慮到老百姓,這麼多大事老百姓到底能不能負擔起?如果不能,那麼你的江山就會岌岌可危。

修運河老百姓也造反,就是因爲遠遠超出了老百姓所承受的範圍。隋朝治理國家的成功經驗也值得被唐朝吸取,比如說三省六部制度,比較實用。唐朝建立後乾脆把那一套直接搬來。這就是典型的唐朝隋制,除此之外還有近代的歷史。由於隋朝存在時間太短,根本沒有來得及修晉書。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理國家的?他追求以德治國 第2張

所以這個工作就交給了大唐來完成,晉給唐的啓發同樣也很大。爲什麼晉武帝能夠一統中國?結果在短短五十多年時間裏,帝國內部如何迅速走向腐爛,外敵纔有機會入侵直到滅亡晉帝國。

唐太宗之前上朝的時候經常和大臣們討論爲什麼隋朝會滅亡?魏徵總結的不太一樣,他認爲隋文帝隋煬帝父子都屬於那種勵精圖治的皇帝。隋煬帝明明後妃不多,卻還是被後世黑得那麼慘。魏徵說:“隋朝統一後軍力強大,統一中國的三十多年歲月中行程萬里。突然崩潰那是有原因的,絕對不是他們有意而爲之。”

主要是有了隋文帝開皇之治打下的基礎,隋煬帝楊廣認爲有本錢可以糟蹋。這麼一來就爆發了一系列不良後果,唐朝就應該吸取教訓居安而思危。隋朝的根病就是歸納爲恃力而驕,縱慾奢侈,任用小人,兵力無度等。

唐太宗提出隋文帝是一個怎樣的皇帝?當朝宰相魏徵認爲他是個有作爲的好皇帝,唐太宗說非也,你只知道這個不知道還有一點。太過精明,消息上來的時候反覆打探,整天疑神疑鬼不相信下面。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親自做的,避免了一定程度的風險。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治理國家的?他追求以德治國 第3張

022:唐太宗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謙虛納恭懂得跟文人相處

唐太宗有了這三面鏡子,天天照就是爲了當一個後世敬仰的千古明君。歷史上的很多明君就是因爲善於聽取不同意見而出名,作爲國家首腦,應該學會自我控制才能用正直的人。同時得警惕身邊的人。下朝的時候把一些心腹叫到一邊,天天談論歷史應當如何治國。跟品德高尚的人一起談學問,才能夠淨化自己的心靈。

李世民貞觀年間,曾經集中了一些受到朝廷重用的人才。這些人才各個都很有脾氣,如何才能夠和他們和平相處?就必須禮賢下士,優待他們。除了工資之外,對他們要格外尊重。跟他們相見需要膽肝相照,坦誠相見。這一點唐太宗做的非常好,不管是對老師還是君臣,朋友都應該坦然相待。你對別人好,別人才能回饋你的好。所以唐朝文人待遇要比隋朝高許多。

漢代宰相精通儒家經典,以文治國。現在的官文化不通,所以整個社會風氣也再度敗壞。根本一點就是要以德治國,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畢生所追求的一點。他本人謙虛納諫,知人善任,恭儉愛民,所以貞觀之風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