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元朝建立後,爲何進行的對外擴張都失敗了?

元朝建立後,爲何進行的對外擴張都失敗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忽必烈,元朝開國皇帝,消滅南宋殘餘勢力後完成了大統一。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中,總是少不了戰爭與和平。這樣的情況,尤其在王朝不斷更迭的歷史中,成爲了一種日常。我們要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找尋一個最爲崇尚武力的朝代的話,那麼,元朝一定會摘得桂冠。

自忽必烈滅掉南宋,一統宇內之後。元朝秉持着先祖遺留下的傳統,通過斥之以武力,來解決一切問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元朝大軍對外展開了瘋狂的擴張,這完全可以用東征西討來形容。這中間元朝先後兩次征討日本、三徵安南、兩徵爪哇、一徵佔城,這樣的大舉擴張成爲了元朝剛建立時,一種對外政策的常態。但是,讓人產生疑問的是,這些戰爭無一例外,全部都以失敗而告終,並且造成了剛建立的元朝,陷入了空前的財政危機。那麼,忽必烈在建立元朝後,進行的對外擴張爲何全部失敗?這三點原因道出真相。

元朝建立後,爲何進行的對外擴張都失敗了?

缺少戰略謀劃

回顧歷史我們能夠發現,忽必烈在滅掉南宋後,發動的這一系列對外戰爭,明顯是帶有蒙古西征色彩的。此前,蒙古帝國存在的時候,對外擴張似乎輕而易舉,並不注重戰略上的謀劃以及準備,但也能取得勝利。可這畢竟是過去,元朝在建立後,進行的很多征討,顯然都是缺少戰略謀劃、以及準備的,這樣的情況在元朝徵安南的時候,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諸如,歷史上元朝的南征安南,因爲對於南方熱帶氣候缺少估量,使得三次征討安南,使得元朝大軍因爲疫病就折損大半。根據史料記載,第二次與第三次徵安南,元朝軍隊北撤,很大原因都是因爲不適應氣候,所帶來的疫病。由此可見的是,元朝雖然有戰略目標,但是對於要面對的敵人,卻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對於熱帶疾病沒有絲毫的防備。並且,爲了應對元朝大軍,安南更是化整爲零同元軍打上了游擊戰,這更是元軍統帥始料未及的。

元朝建立後,爲何進行的對外擴張都失敗了? 第2張

受限於軍事技術

蒙古人的騎兵,在冷兵器時代,可以被稱爲無敵的存在。但是,在航海這樣的軍事技術上,顯然元朝就要差很多,尤其是在造船技術上,元朝並不精通。不論是徵日本還是徵爪哇,對於元朝來說都是跨海作戰。不同於以往的陸路作戰,在那個時代跨海作戰,不僅需要國家實力雄厚,也需要足夠硬的軍事技術作爲支撐。顯然,擅長在馬背上作戰的蒙古人,對於航海是一竅不通。

歷史上兩次徵日的失敗,很大程度上,都要歸結於元朝軍隊所乘坐的船隻上面。因爲,蒙古統治者對高麗民衆以及南宋民衆的壓迫,使得當時的生產出來的船隻很多質量都不合格,這使得在徵日過程中,元朝軍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尤其是第二次徵日後,因爲颱風的原因,元朝損失了諸多的兵船。

元朝建立後,爲何進行的對外擴張都失敗了? 第3張

輕敵思想

十三世紀蒙古人的崛起,將擴張的步伐近乎伸展到了當時已知的世界,並且一連串的勝利,也使得元朝統治階層,普遍有輕敵的思想。尤其是對於當時東南亞小國的征討,元朝統治者往往認爲大軍一到,必然望風歸降。顯然,元朝錯了,在一次又一次的對外征討過程中,元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樣輕敵的思想,使得元朝在處理對外關係的時候,很少會用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並且,這也使得元軍一旦進入這些東南亞小國後,就會立馬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當然,歷史已經過去數百年,人們在回首這一系列的失敗時,便能明白爲什麼元朝只維持了98年的時間。對外無節制的擴張與征討,如果獲得勝利還好,可一旦失敗,則必然會加重國內的矛盾。有趣的是,這些元朝征討失敗的國家,到了明朝的時候,全被朱元璋列入了“不徵之國”的行列,這也許是對元朝的統治教訓,進行的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