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封建王朝完成大統一之後,停止對外擴張的原因是什麼?

古代封建王朝完成大統一之後,停止對外擴張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華夏封建王朝大一統之後爲何就不對外擴張了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古中國可考最早的王朝是商朝,在商朝末期,商紂王帝辛征伐東夷,是爲第一次對外擴張。爲的是緩解國內土地的缺乏,但卻讓商朝走向了末路,周朝取而代之。

此後的八百年時間是春秋戰國,各路諸侯都忙於內戰,無暇對外擴張。一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原後,這纔對嶺南用兵,打下了南越,讓趙佗駐兵於此,完成了領土擴張。

漢朝時期,中原王朝的領土趨於穩定。漢武帝驅逐匈奴也只是爲了防禦,畢竟匈奴所生存的草原對於農耕文明的漢朝相當於雞肋。因此,中華的領土在漢朝時期沒有什麼擴張。東漢末年之後是五胡亂華,華夏大地開始了民族大融合之路,領土擴張成爲了奢望。

一直到唐朝,李世民將東突厥滅亡後,華夏的領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巔峯。唐高宗李治也是個戰爭達人,他對外用兵的次數比唐太宗李世民還要頻繁。但這種領土的擴張也只是在王朝初年,到了武週年間,甚至是開元天寶年間,大唐的疆土不但沒有擴張,反而縮小了一些。

古代封建王朝完成大統一之後,停止對外擴張的原因是什麼?

唐末宋初之間,天下又走向分裂。趙匡胤一統中原後,以文治天下,武將被壓制到歷史最低點,對外擴張甚至成爲了無稽之談。南宋時期更是被外族步步緊逼,一直到滅亡。

到了元朝,外來民族入住中原,元朝的版圖可稱歷史之最。這是因爲元朝是遊牧民族,他們的文明就在於擴張。但到了中後期,因爲人口的制約,元朝的疆域也到了頂點。

明朝時期,天下百姓已經厭倦了戰爭,所以即使明朝皇帝們個個都有對外戰爭的動機,但底層百姓不幹,所以明朝在百年的時間變動不大。

到了清朝,滿族統治者急於穩定國內局勢,所以也不對外用兵。清朝早期也沒有領土擴張,到後來,國內局勢穩定,統治者們卻沒有了對外擴張的意圖。

那爲何古中國的王朝在大一統後,越趨於穩定,越不想對外擴張呢?

如果秦始皇能夠多活那麼二三十年,或許華夏的領土會對外繼續擴張。畢竟當時的秦法就是爲了戰爭服務的,沒有了戰爭,秦法就廢了一大半。但可惜的是,隨着秦始皇的死亡,秦朝覆滅,秦法也隨之消亡。

到了漢朝之後,特別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成爲了政治高層理論。於是,王朝內部的氣氛偏向中庸,主要以防守爲主。再加上國內人口不多,又是農業文明,土地暫時夠用。

西漢末年,隨着土地的兼併,上層人士土地越多,底層人士土地越少。爲了控制底層百姓,上層建築的人們把商鞅的馭民五術用在了百姓的身上:

古代封建王朝完成大統一之後,停止對外擴張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一民,即統一思想;弱民,國強而民弱,方便管理;疲民,讓百姓有事可做,多事可做,使其無暇他顧;辱民,使民失去自尊,讓其互相檢舉,生活在恐懼之中;貧民,除了生活,剝奪其多餘財富,充入國庫,人窮志短。

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輕易地統治底層百姓。帝國的擴張只會讓士大夫階層們的地位動搖,於是,他們反對帝國的擴張,想要保持現狀,維持他們的地位和生活。這被他們美其名曰:不興不義之師。

所以,只有在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而儒家學說還剛起來的時候,漢朝纔有對外擴張的機會。可惜的是,此時的漢武帝也只是將這場對外戰爭打成另類的防禦戰而已。

大唐初年,唐朝的版圖之所以能夠那麼大,也是因爲外族的入侵讓大唐統治者們不堪其擾,這纔想着一勞永逸,將突厥滅亡。如果突厥安安穩穩地生活在草原,急於休養生息的大唐統治者們也不會去滅了他們。

諸多王朝中,也只有明朝是積極對外擴張的。但可惜的是,明朝的君主們不給力,武將們也都比較偏科,擅長防守。儒家的學說在此刻達到了最巔峯,也開始拖王朝擴張的後腿。這個時候,土地兼併特別嚴重。上層貴族以掌控土地來掌控底層百姓,如果大明疆域擴大了,這些地主階層的土地又有誰來耕種呢?老百姓們都開荒去了。

所以,皇帝們雖然都想讓自己的疆域擴大,努力趕超歷代君王,讓自己能夠名留青史。但官員們卻是皇帝最大的掣肘,他們與皇帝對抗,忽悠百姓,以此來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

古代封建王朝完成大統一之後,停止對外擴張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在封建王朝,最大的統治者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這些上中層建築的官員。只要這些官員不想發動戰爭,皇帝再怎麼有想法也沒用。

所以,一旦王朝大一統並且趨於穩定之後,官員們首先想到的是穩定自己的地位,控制大量的土地資源和人口資源,摒棄外部的不利因素,讓自己的家族能夠長盛不衰。而領土的不斷擴張會損害這些官員的利益,所以,古中國的王朝越趨於穩定的時候,對外擴張就愈發艱難,外部因素有一部分,但更大的阻力來源與內部。

一個大一統,穩定的封建王朝的戰爭更多的是被動防守和鎮壓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