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玉樹後庭花》爲什麼被稱爲亡國之音?曲子背後有什麼故事?

《玉樹後庭花》爲什麼被稱爲亡國之音?曲子背後有什麼故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玉樹後庭花》是一首宮體詩,由南北朝時期南朝陳末代皇帝陳叔寶所作,這首詩歌被稱爲亡國之音。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 》杜牧 (唐)

朝代的更替本是歷史的必然,然而,總要有人爲國家的滅亡承擔責任。我們經常說紅顏禍水,由女子背上亡國的罵名。也有奸佞小人成爲國家滅亡的罪魁禍首。畢竟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總會出現一些特例,一首無辜的曲子,也被人們扣上了“亡國之音”的帽子。這就是南朝陳後主陳叔寶所填詞創作的《玉樹後庭花》。很多人很費解,一首曲子聽聽也就罷了,怎麼會造成亡國這樣的後果呢?接下來給大家敘述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玉樹後庭花》爲什麼被稱爲亡國之音?曲子背後有什麼故事?

後庭花原本只是一種花的名字,後來被用作樂府詩的曲牌名。這種花鮮豔美麗,開在我國的南方地區,被古人喜愛,多用於種植在庭院之中,以供觀賞。因此後庭花也和雕樑畫棟的宮廷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皇宮的庭院之中也種滿了這種花,陳叔寶不理政事,在詩詞上的造詣卻非常的出色,他創作的曲子原名叫作《玉樹後庭花》,本來是一首樂府情詩,這樣的靡靡之音自然是銷魂蝕骨,皇帝終日沉湎其中,自然會做出很多的荒唐事。

陳叔寶懈怠朝政,整天都沉醉在後宮之中,富麗堂皇的建築,場面盛大的聚會,甚至一場酒宴需要上千個靚麗的美女歌舞助興。陳叔寶本人則是在幾位寵妃的圍繞下饒有興致地欣賞歌姬們曼妙的舞姿和天籟般的嗓音。整個宴會君臣通宵達旦,吟詩作畫,杯觥交錯,整個場面看起來非常的“和諧”。奢華的生活,讓陳朝君臣都享受在這種喜樂之中,對於國事置之不理,這就是南朝後主陳叔寶窮奢極欲的一生。

《玉樹後庭花》爲什麼被稱爲亡國之音?曲子背後有什麼故事? 第2張

隋文帝開國8年,文治武功的隋文帝楊堅,始終惦記着江南這塊沃土,得知陳後主每日花天酒地、逍遙快活,便覺得“豐收”的時機已經到了。當年8月份,隋文帝下詔書細數陳後主的20大罪狀,將其公示於天下。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陳後主拿到罪詔書後竟如此答覆:“我自己的國家,我奢華也是我自己的事,花錢也花我自己的錢,關你什麼事,瞎操心!”隨手便將其丟掉,不予理睬,這種霸氣恐怕只有陳後主這種“威武”只能才能做得出來。

沒過多久,隋朝50萬大軍在楊廣的帶領下,分7路向江南殺來。陳後主聽聞後,不但沒有慌張,反而學曹孟德一般哈哈大笑起來,在場的大臣心中不解,陳後主緣何如此坦然自若?後主邊笑邊說:“江南是吉祥之地,龍脈的根源,自有上天庇佑,以前北齊打過3次,北周打過2次,哪次不是我們陳朝大獲全勝呢?”,接着又說道:“隋朝看似氣勢洶洶,但是我們有長江天險爲依託,我軍以逸待勞便是,隋朝軍隊來了就相當於送死一般,何懼之有!”

《玉樹後庭花》爲什麼被稱爲亡國之音?曲子背後有什麼故事? 第3張

結果可想而知,無人安排防禦,繼續縱情聲色,想不到如狼似虎的隋朝大軍巧過長江,直接包圍了帝都。陳後主聽聞後,整天抱着愛妃張麗華哭泣,十萬守軍不堪一擊,手下親信跑的一乾二淨。陳後主藏身枯井,被隋朝士兵俘虜,成爲了階下之囚。4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正式宣告結束,隋朝時代正式開啓。

魏徵曾經說過,“陳叔寶生於深宮之中,不知稼穡艱難。”在榮華富貴的環境下長大的陳叔寶,必然不清楚民間的疾苦,也並不清楚陳朝當時所面臨的危難。這與他的父親陳宣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於當皇帝,陳叔寶更適合當一個文人雅士,治理朝政只會讓他感覺到無味,詩詞歌賦更能引起他的興趣。陳叔寶十分擅長作詩,尤其最爲擅長宮體詩。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陳王朝的國勢一天天衰敗了下來,上行下效,君臣一起沉浸在奢靡的生活中。以至於後來邊情緊急,陳叔寶也與衆多的文臣沉浸於宮廷生活中,並且稱邊關將士爲匹夫之勇,這也決定了陳後主的亡國命運。

陳後主創作的《玉樹後庭花》多被後世稱爲亡國之音的原因,並不在於這個曲目的本身。而在於這首曲子的背後,是陳叔寶的昏庸怠政。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數不勝數,宮殿間的朱牆隔絕了王朝的一切不幸,生於富貴帝王家的陳叔寶並不會體味到民間的疾苦,對於他來說民間百姓的死活,國家大事都與他沒有關係,他怎麼可能不會成爲亡國之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