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朱棣親征漠北時有兩位隨軍術士立下功勞,二人的結局如何?

朱棣親征漠北時有兩位隨軍術士立下功勞,二人的結局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即明成祖、永樂帝,在舉兵“靖難之役”後,攻進南京擊敗建文帝,成爲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當朱棣即位時,漠北草原的蒙古已經分裂爲韃靼[dá dá]和瓦剌[wǎ là]兩大勢力,並且彼此水火不容,互相鬥的厲害。

朱棣稱帝后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國內的建設上,因此,他最初也是企圖和蒙古勢力言和。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給韃靼可汗本雅失裏寫信,裏面說:“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

不料,朱棣派出的使節竟然被殺,朱棣大怒,當年七月,朱棣派靖難有功的淇國公丘福爲徵虜大將軍,率師十萬北征韃靼。

但由於明軍對韃靼的力量估計不足,再加上丘福輕敵,十萬大軍竟在臚朐河(今蒙古境克魯倫河)全軍覆沒,丘福等將領也都戰死。

朱棣更加怒不可遏,他準備親自動手收拾韃靼所部。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組織了號稱“五十萬”大軍,從北平啓程出塞,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向蒙古腹地挺進,並於五月一日順利到達了臚朐河。

明軍的前鋒探知韃靼內部發生分裂,大汗本雅失裏不願跟隨太師阿魯臺向東逃竄,而是獨自率領一部分親信向西,現已奔逃兀古兒扎河(克魯倫河北)一帶。

朱棣果斷分兵,自己帶領精兵攜帶二十日的糧草,向西追擊,在五月十三日這一天,趕到斡難河畔,追上並重創了這一部的韃靼軍,本雅失裏汗只與七名親信乘亂渡過斡難河逃脫了。

接下來,明軍主要的目標便是向東逃竄的阿魯臺所部,一場龍虎鬥又即將展開。但是,由於漠北草原的無限寬廣,明軍一時尋找不到韃靼的主力部隊。

朱棣親征漠北時有兩位隨軍術士立下功勞,二人的結局如何?

六月初九,明軍來到興安嶺靜虜鎮(兀兒古納河一帶),仍遲遲找不到敵軍的主力。是繼續前進,還是班師回朝?舉棋不定的朱棣只好求助於隨軍的術士。

當時,那些隨朱棣“靖難”起事的諸如姚廣孝、金忠、袁珙等奇人異士均不在軍中,姚廣孝、金忠留京輔助太子監國,而袁珙因爲年事已高,在朱棣首次北征的這一年已死亡。

據《明史》記載,當時軍中只有兩名年輕的隨軍術士:袁忠徹(袁珙之子)、皇甫仲和。

袁忠徹曾經參與過靖難舉事,現在是朱棣的隨軍扈從。皇甫仲和是睢州(今河南商丘睢縣)人氏,史稱其精通“天文推步學” ,能夠利用天文來預知世事,如今的他還是一介布衣,正想利用自身的本領爲帝王效勞,以作爲進身之階。

朱棣即命皇甫仲和與袁忠徹占卜,以定進退。很快,兩人便得出了答案。皇甫仲和的回覆是:“今日未申間,寇當從東南來。王師始卻,終必勝”(《明史·方技》),袁忠徹的應答與皇甫仲和相同。

朱棣得知敵軍有可能出現的消息後,便打消了撤軍的念頭,決定繼續等候。

然而,一直等到日上中天仍然沒有敵人的蹤影。朱棣等得有點不耐煩,便叫來皇甫仲和與袁忠徹,質問兩人是否計算有誤?兩人回答仍和原來的一樣。

朱棣親征漠北時有兩位隨軍術士立下功勞,二人的結局如何? 第2張

急性子的朱棣發火了,他命左右給這兩名年輕的術士戴上刑具,並說如果到時沒有應驗,即將兩人處死。

正在朱棣暴跳如雷的時候,哨兵從外奔跑進來報告: “敵軍已經來到! ”

朱棣轉怒爲喜,連忙下令將皇甫仲和與袁忠徹釋放。

正如皇甫仲和與袁忠徹所預言的那樣,韃靼軍從東南方向發起攻勢,而明軍也在接戰時稍微退卻了一下,然後,依靠着新式部隊神機營的火器輪番射擊,打得韃靼軍隊人仰馬翻。

在山崗上指揮的朱棣知道反擊的時機已經來到,當機立斷指揮明軍向韃靼軍殺去。韃靼軍隊全線潰退,阿魯臺在逃跑時竟然墜於馬下,不過沒有摔死,又攀上戰馬狂奔。

雙方正在你追我趕之時,變幻莫測的草原上突然颳起大風,塵土飛揚,能見度隨之降低,韃靼人乘機溜走。

深入敵人腹地的朱棣想乘夜班師。而袁忠徹與皇甫仲和再次提出反對意見,聲稱: "明天會有敵人來降,請姑且等待一下。”

朱棣已經對這兩名術士的話是言聽計從。不出所料,第二天,果然有部分韃靼軍隊來降。至此,這兩位年輕的術土被軍中將士奉若神明。

朱棣親征漠北時有兩位隨軍術士立下功勞,二人的結局如何? 第3張

等朱棣大獲全勝回朝後,將袁忠徹升爲中書舍人,而皇甫仲和則由白身晉升爲欽天監正,如願以償地成爲明朝掌管天文曆法的長官。

這位皇甫仲和也是明朝著名的科學家,今北京市的古觀象臺,其建設過程中就有皇甫仲和的功勞。明正統二至七年(1437年-1443年),當時的欽天監正皇甫仲和還按照南京雞鳴山觀星臺的元朝時期儀器複製了渾儀、簡儀、圭表、渾象等鑄銅儀器。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皇甫仲和已老,明英宗受宦官王振的欺騙,要效仿明成祖親征瓦剌。百官諫阻不聽。皇甫仲和審時度勢,建議先立儲君,以防敵人劫持皇上以要挾,後來果然有“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領袖也先所俘。

也先挾持明英宗率瓦剌大軍兵臨城下,京城內人心震動時,皇甫仲和仰觀天象,預言敵兵必退。第二天,總兵楊洪自宣府、石亨自大同帶兵馳援北京,不數日,敵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