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道號“曹仙姑”的北宋女道士,蘇軾都曾親自拜訪

道號“曹仙姑”的北宋女道士,蘇軾都曾親自拜訪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道號“曹仙姑”的北宋女道士,蘇軾都曾親自拜訪,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北宋有一位女道士,因在北宋都城汴京能詩善文,而引來大文豪蘇軾前來拜訪,後來更是受到宋徽宗的賜名和褒獎,她就是道號爲“曹仙姑”的——曹希蘊。

曹希蘊,生卒年不詳,趙州寧晉(今河北邢臺寧晉)人,乃宋初宰相曹利用之族孫。

曹利用曾代表北宋出使遼國,成功簽訂“澶淵之盟”,因議和有大功,宋真宗爲獎賞他,就賜了一座位於京城普惠坊的院子給他。

曹希蘊也算是出身於宋室貴族之門。她自幼聰慧,五歲即能賦詩屬文。十五歲時,凡古今書籍,博覽無遺,書一經目,終身不忘。

然而,這樣一位天才女子,在十五歲那年卻做出了一件讓人不解的事,

“嘗謂處世居家,均在樊籠,因不願嫁,脫身遁去。”

道號“曹仙姑”的北宋女道士,蘇軾都曾親自拜訪

在古代,十五歲的女子是最佳的待嫁年齡,然而,此時的曹希蘊卻認爲待在家裏,如同是被囚在籠裏,她更是不願嫁人,偷偷的離家出走了!

經過幾年的遊歷生涯,在21歲那年,曹希蘊隱居於少室山玉華峯,

“棲神導氣者凡十餘年。惟恐一物累己,衣糧不齎,人自供給,有若神助。”

後來,家人得知曹希蘊在少室山修道,前來尋覓,曹希蘊又“宛轉潛避”,不見家人。

齊人張公諫議得知曹希蘊之異,度爲女冠。後來,曹希蘊欲受籙[lù](道士獲得官方承認時頒發證書的儀式),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她就四處雲遊,以積累受籙之資。

等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曹希蘊受籙於閣皁山(位於今江西省樟樹市東南)。於是,四方始知仙姑之名矣。

曹希蘊並不是四處化緣,而是利用自己的文采,通過賣詩文來獲得資金並維持生計。

某一天,曹希蘊到達汴京化緣,京城街頭出現一個擅詩能文的道姑,這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一個大新聞,當時有很多人前來圍觀。

這同樣也引起了大文豪蘇軾的關注,爲了一睹女道姑的學識和風采,蘇軾還特意邀請了幾位文壇好友前去拜訪曹希蘊。

蘇軾等人一見到曹希蘊,只見這位道姑一臉莊嚴肅穆,完全不是市井那些舞文弄墨的輕浮女子,蘇軾等人在欣賞之餘不由得又多了幾分敬重。

蘇軾曾在《書曹希蘊詩》中說:“近世有婦人曹希蘊者,頗能詩,雖格韻不高,然時有巧語。嘗作《墨竹》詩云: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此語甚工。”

蘇軾對“記得小軒岑寂夜,月移疏影上東牆”這兩句的喜愛,更是化用在了自己的詞中:

《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 蘇軾

雨洗娟娟嫩葉光,風吹細細綠筠香。

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清陰微過酒尊涼。

人畫竹身肥擁腫,何用?先生落筆勝蕭郎。

記得小軒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東牆。

只是遺憾的是,曹希蘊所作的《墨竹》一詩並未流傳下來,只是留下了那兩句,這大概還是受蘇軾《書曹希蘊詩》的緣故才流傳了下來。

曹希蘊有三首完整的詩詞,我們來欣賞下:

《新月》 曹希蘊

禁鼓初聞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

誰家寶鑑新磨出,匣小參差蓋不交。

《西江月·燈花》 曹希蘊

零落不因春雨,吹噓何假東風。紗窗一點自然紅。費盡工夫怎種。

有豔難尋膩粉,無香不惹遊蜂。更闌人靜畫堂中。相伴玉人春夢。

《踏莎行·燈花》 曹希蘊

解遣愁人,能添喜氣。些兒好事先施力。畫堂深處伴妖嬈,絳紗籠裏丹砂赤。

有豔難留,無根怎覓。幾回不忍輕輕別。玉人曾向耳邊言,花有信、人無的。

《新月》一詩用“寶鑑新磨出”來比喻剛出林梢的新月,顯得新奇而巧妙。

《西江月·燈花》

上片着重描寫燈花的生命歷程,下片則寫燈花本身的品性,字裏行間都透露出詩人本身的審美情趣。燈花有豔無香,淡泊自然,不像自然界之花,憑着豔麗的花容和一縷幽香,處處招蜂引蝶。

這首詞難道不是曹希蘊自身的寫照嗎?她即使出身名門,才華橫溢,但追求的卻是一種冷僻孤寂的人生,一種自甘淡泊的境界。

《踏莎行·燈花》一詞的意境和《西江月·燈花》

相似,但語境更加活波。

道號“曹仙姑”的北宋女道士,蘇軾都曾親自拜訪 第2張

曹希蘊在寫詩文的時候,署名往往是

“曹仙姑”

,於是,她的“曹仙姑”名號也隨同她的詩文一樣流傳了出來,成爲當時衆人皆知的“仙姑”。

曹希蘊還寫過一首道家經典的詩歌——《靈源大道歌》(又名《文逸曹仙姑大道歌》),這是一篇比較通俗的道家鍊金丹讀本,全篇共一百二十八句,運用自然的鋪敘,闡明自己的觀點,解說修道之術,可謂是一首道學上的經典詩作。

北宋末期的皇帝宋徽宗生性好道,又喜歡會做詩文的人,他聽聞曹仙姑之名後,詔其入京城,

“欲爲仙姑建宮觀,懇辭不獲,則僅受數楹,爲樓以奉三清。”

宋徽宗還專門爲曹希蘊賜名

“道衝”

,詔加號“清虛文逸大師”、“道真仁靜先生”。

在宮觀即將落成之時,仙姑辭世,葬於開封縣新裏鄉。曹希蘊去世之後,宋徽宗

“詔盡索其所作,貯於玉清和陽宮”

。不久,“靖康之恥”爆發,仙姑的作品大概隨同宋室珍藏的那些寶物一起毀於戰火,因而民間少有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