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姜太公爲什麼要對周武王說愛屋及烏?愛屋及烏的由來

姜太公爲什麼要對周武王說愛屋及烏?愛屋及烏的由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姜太公爲何向周武王提到愛屋及烏的比喻?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愛屋及烏’是指因爲愛一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頂上的烏鴉。這個成語用來比喻非常喜愛某人,從而連帶愛及和他有關的人或物,最早出於《尚書大傳·大戰》中周武王與姜太公之間的對話。

“紂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姜太公爲什麼要對周武王說愛屋及烏?愛屋及烏的由來

原來,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紂王)窮兵黷武、不得人心,西岐一個叫做周的方國在首領姬發(周武王)決心討伐商朝。在軍事姜尚(太公)、同母弟姬旦(周公)和異母弟姬奭(召公)的輔佐下,聯合各路諸侯討伐紂王,並在牧野之戰中擊敗了商軍。此後,紂王自焚、商朝覆滅,周朝從此建立起來。

然而,周武王在紂王死後卻並不感到安寧,依然覺得天下還沒有安定,於是就召見太公、周公和召公前來商議。之所以能讓武王有如此強烈的憂患意識,一方面在於當初與周人一同推翻商朝統治的諸侯坐鎮各方、急需安撫(這其中尤其以南方的楚人勢力最大);另一方面則在於商朝滅亡之際的國力尚未完全衰落、其東征東夷的軍事力量猶存。如何安撫這些非嫡系(甚至是前朝)勢力,成爲周武王鞏固統治的關鍵。

武王問及三位輔佐大臣,“進了殷都(商朝後期都城),對於前朝的士衆應該如何處置呢?”

對此,太公、召公和周公分別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太公的回答便如前文所述,認爲“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故而不喜歡一個人,也就會厭惡他人的牆壁籬笆。其潛臺詞就是建議武王殺盡全部敵對分子,一個也不留。對於太公的回答,武王並不滿意,他很清楚在周人初定天下的局勢下,不宜節外生枝、再起刀兵。

接着,召公上前提議將這些前朝舊人依據是否有罪劃分,誅殺有罪的、留下無罪的。對於這樣的提議,武王依然不是很滿意。畢竟是否有罪完全取決於周人的立場,作爲前朝舊人的殷商臣民未必會信服,更何況這也不符合周武王期盼天下安定的心願

姜太公爲什麼要對周武王說愛屋及烏?愛屋及烏的由來 第2張

這時候,周公旦上前對周武王說,應該遣散這些前朝部衆,全都不予以追究。同時他還建議武王不偏愛自己的舊友和親屬,用仁政感化普天下的人。武王聽了周公的話之後非常高興,心中豁然開朗。於是,武王就按照周公的方式去頒佈政策廣泛分封諸侯到各地,並且安頓了殷商遺民(紂王庶兄微子被分封至宋、紂王叔父箕子建朝鮮),從此西周也變得更加強大了。其實,不論是分封天下諸侯還是安撫前朝遺民,都是周人依據當時的形勢、爲了儘快建立起穩定的天下秩序而採取的措施。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其中儒家以周公旦作爲開創周禮的宗師,此後的儒家經典大多對周公旦的仁政思想大加推崇和讚揚。

伴隨着《尚書大傳》的傳播,人們對這則故事中姜太公所提及的“愛屋及烏”的提法逐漸熟知,從此以“愛屋及烏”作爲推愛的比喻,或者稱這樣的推愛爲“屋烏之愛”(“屋烏及愛”)。